【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哈氏合金C-276的锻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锻造工艺,尤其是一种哈氏合金C-276C的锻造工艺。
技术介绍
哈氏合金C-276C作为镍基合金的重要成员,因其含有大量镍、铬、钼、钨元素,具有超强的耐蚀性能,在氧化性及还原性介质中都有较强的耐蚀能力,同时兼顾良好的力学性能,称为“耐蚀之王”。哈氏合金C-276适用于化工制造、电厂烟气脱硫、造纸、海洋等众多领域的腐蚀环境;因此,也被称为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镍基耐蚀合金之一。哈氏合金C-276拥有着广阔的应用市场,但其生产却受到严重限制,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哈氏合金C-276的热加工。哈氏合金C-276在热锻过程中,由于锻造温度窗口较小,最佳的温度区间为1000~1150℃,当温度低于此温度区间,会在晶界处快速产生析出相,导致晶界脆化,降低材料的热塑性,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锻造开裂现象,严重影响材料的生产进度及成材率。如何避免因出现析出相而导致的高温塑性降低及锻造过程中的温降,成为限制哈氏合金C-276锻造加工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避免晶界脆化的哈氏合金C-276的锻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哈氏合金C‑276的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锻前热处理、加热和锻造过程;所述锻前热处理过程为:合金材料升温至980℃~1020℃,保温1~1.5h;再次升温至1080℃~1120℃,保温15~16h;出炉空冷;所述加热过程为:合金材料升温至980℃~1020℃,保温1~1.5h;再升温至1140℃~1160℃,保温5~6h;所述锻造过程:采用多火次锻造,锻压时采用锻压机的温度补偿装置进行加热,控制每火次终锻温度在1000℃及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哈氏合金C-276的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锻前热处理、加热和锻造过程;所述锻前热处理过程为:合金材料升温至980℃~1020℃,保温1~1.5h;再次升温至1080℃~1120℃,保温15~16h;出炉空冷;所述加热过程为:合金材料升温至980℃~1020℃,保温1~1.5h;再升温至1140℃~1160℃,保温5~6h;所述锻造过程:采用多火次锻造,锻压时采用锻压机的温度补偿装置进行加热,控制每火次终锻温度在1000℃及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英利,张雲飞,嵇爽,韩彦光,陈文,王学慧,
申请(专利权)人: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