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59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腔穿刺器,包括穿刺针、引流管、三通阀、注射器、引流袋和穿刺针稳定器,引流管的一端与穿刺针连接、另一端与三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注射器连接,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与引流袋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胸腔穿刺器,能使得医生直观准确的知道穿刺深度,并能通过穿刺针稳定器防止穿刺针晃动,避免穿刺针移位引起并发症;且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胸腔穿刺器能使引流操作更简单,只需一人便可完成胸腔穿刺以及胸腔积液引流工作,以提高引流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胸腔穿刺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胸腔穿刺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进行胸腔穿刺时,一般是利用一带软管的穿刺针从背部刺入病入胸腔,然后用注射器与软管端部连接,利用注射器将胸腔中的积液抽出。这种胸腔穿刺引流存在以下缺点:1、穿刺针刺入胸腔的深度靠医生经验进行判断,不能准确的知道穿刺针的刺入深度。2、穿刺针没有进行固定,容易出现穿刺针晃动的问题,而穿刺针晃动容易造成穿刺针移位、伤口增大和感染等并发症。3、抽积液过程中,注射器每抽一次积液后,需要先用钳子夹住软管,再将注射器取下将积液排出到容器中,然后再与软管对接进行下一次抽液,如此反复操作多次才能完成引流工作,穿刺引流过程复杂,通常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引流工作,操作方便性差,引流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胸腔穿刺器,以解决现有胸腔穿刺引流存在的穿刺针刺入深度不能准确控制、穿刺针容易晃动、穿刺引流操作复杂等技术问题。本技术胸腔穿刺器,包括穿刺针、引流管、三通阀、注射器、引流袋和穿刺针稳定器,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穿刺针连接、引流管的另一端与三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注射器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与引流袋连接;所述穿刺针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标记穿刺深度的刻度环;所述穿刺针稳定器包括圆片状底座、一体连接在圆片状底座上的套管、以及粘贴在圆片状底座的底面边部上的粘贴层,所述套管用于套在穿刺针上以防止穿刺针晃动。进一步,所述三通阀的第二接口通过转接管头与注射器的乳头连接,三通阀的第三接口通过导管与引流袋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胸腔穿刺器,其穿刺针上设置有用于标记穿刺深度的刻度环,使得医生能直观准确的知道穿刺深度,通过准确的把握穿刺深度能提高穿刺引流效果。2、本技术胸腔穿刺器,其设置了穿刺针稳定器,穿刺前将穿刺针稳定器粘接固定在穿刺部位,然后将穿刺针从穿刺针稳定器的套管中刺入到胸腔,通过穿刺针稳定器防止穿刺针晃动,能避免穿刺针移位、伤口增大和感染的问题。3、本技术胸腔穿刺器,通过三通阀的手柄旋转阀芯控制三通阀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连通、并使第三接口关闭,这时注射器便可将积液从胸腔中抽出;通过三通阀的手柄旋转阀芯控制三通阀的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连通、并使第一接口关闭,这时便可将注射器中的积液推出转移到引流袋中。引流操作简单,只需一人便可完成胸腔引流工作,且能提高引流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胸腔穿刺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穿刺针稳定器部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本实施例胸腔穿刺器,包括穿刺针1、引流管2、三通阀3、注射器4、引流袋5和穿刺针稳定器6,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穿刺针连接、引流管的另一端与三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注射器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与引流袋连接。所述穿刺针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标记穿刺深度的刻度环7。相邻刻度环之间的距离可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中具体为5mm;在穿刺时通过数穿刺针上外露刻度环的数量即可知道穿刺的深度。所述穿刺针稳定器6包括圆片状底座61、一体连接在圆片状底座上的套管62、以及粘贴在圆片状底座的底面边部上的粘贴层63,所述套管用于套在穿刺针上以防止穿刺针晃动。本实施例中,所述三通阀的第二接口通过转接管头8与注射器的乳头连接,当然在具体实施中也可直接将三通阀的第二接口设置成可直接与注射器的乳头。本实施例中三通阀的第三接口通过导管9与引流袋连接。本实施例中胸腔穿刺器使用时,先将穿刺针稳定器通过粘贴层粘接固定在穿刺部位,然后将穿刺针从穿刺针稳定器的套管中刺入到胸腔,这样在穿刺针稳定器的固定下可防止穿刺针晃动,其设置了穿刺针稳定器,穿刺前将穿刺针稳定器粘接固定在穿刺部位,然后将穿刺针从穿刺针稳定器的套管中刺入到胸腔,通过穿刺针稳定器防止穿刺针晃动,能避免穿刺针移位、伤口增大和感染的问题。在抽积胸腔液过程中,通过三通阀的手柄旋转阀芯控制三通阀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连通、并使第三接口关闭,这时注射器便可将积液从胸腔中抽出;通过三通阀的手柄旋转阀芯控制三通阀的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连通、并使第一接口关闭,这时便可将注射器中的积液推出转移到引流袋中。引流操作简单,只需一人便可完成胸腔引流工作,且能提高引流工作效率。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腔穿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引流管、三通阀、注射器、引流袋和穿刺针稳定器,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穿刺针连接、引流管的另一端与三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注射器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与引流袋连接;所述穿刺针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标记穿刺深度的刻度环;所述穿刺针稳定器包括圆片状底座、一体连接在圆片状底座上的套管、以及粘贴在圆片状底座的底面边部上的粘贴层,所述套管用于套在穿刺针上以防止穿刺针晃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穿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引流管、三通阀、注射器、引流袋和穿刺针稳定器,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穿刺针连接、引流管的另一端与三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注射器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与引流袋连接;所述穿刺针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标记穿刺深度的刻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跃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