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石油钻井用隔水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557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上石油钻井用隔水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导管为塔式变刚度管柱,上部管柱刚度小,下部管柱刚度大,在井口防喷器形成的集中载荷和管柱使用的材料确定后,所述上、下段管柱的长度和管径满足以下隔水导管弹性稳定性的临界载荷公式:P↓[cr]=EI↓[1]π/l↑[3]α↓[1]+EI↓[2]π/l↑[3]α↓[2]-(q↓[2]β↓[2]/2lπ↑[2]+q↓[1]β↓[1]/2lπ↑[2]),根据这一公式,既可以方便地对工程参数进行设计,又可以对设计好的工程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海上石油钻井工程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隔水导管可以节省大量钢材,有效降低成本造价,保证工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它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海洋石油钻井工程中。(*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上石油钻井用隔水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导管为塔式变刚度管柱,上部管柱刚度小,下部管柱刚度大,在井口防喷器形成的集中载荷和管柱使用的材料确定后,所述上、下段管柱的长度和管径满足以下隔水导管弹性稳定性的临界载荷公式:    P↓[cr]=EI↓[1]π/l↑[3]α↓[1]+EI↓[2]π/l↑[3]α↓[2]-(q↓[2]β↓[2]/2lπ↑[2]+q↓[1]β↓[1]/2lπ↑[2])式中:    α↓[1]=π(l-l↓[2])+l/2sin2πl↓[2]/l    α↓[2]=l/2sin2πl↓[1]/l-πl↓[2]    β↓[1]=π↑[2]l↓[1]↑[2]-πll↓[1]sin2πl↓[2]/l-l↑[2]sin(πl↓[2]/l)↑[2]    β↓[2]=π↑[2]l↓[2](l+l↓[1])+πll↓[1]sin2πl↓[2]/l+l↑[2]sin(πl↓[2]/l)↑[2]    其中:P↓[cr]为临界轴向载荷[N],E为钢材弹性模量[N/m↑[2]],通常情况下:E=2.058×10↑[5]MPa;I为极惯性矩,I=3.14×(外径↑[4]-内径↑[4])/32[m↑[4]];l为隔水导管1从海底至顶部的长度[m];l↓[1]为下段管柱的长度;l↓[2]为下段管柱的长度;q↓[1]为上段管柱的单位长度重量[N/m];q↓[2]为下段管柱的单位长度重量[N/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