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分离膜及其制法、利用该多孔分离膜所制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53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孔分离膜及其制法、利用该多孔分离膜所制电池,所述多孔分离膜原料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物质:膜基材9.8~60wt%、导电剂0.1~18wt%、溶剂20~90wt%、分散剂0.1~2wt%。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膜基体材料、导电剂、溶剂、分散剂混合,经20~60℃搅拌研磨后得到料浆;(2)将料浆通过喷丝头挤出,在与水或乙醇中进行相转化成型,固化得到多孔分离膜坯体;(3)将多孔分离膜坯体进行烘干、切割,即可制得多孔分离膜。所述电池利用权多孔分离膜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孔分离膜机械性能好,制备简单;此外,作为电池隔膜应用的传质阻力小,可以有效的降低电池的欧姆阻抗和极化阻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分离膜及其制法、利用该多孔分离膜所制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离膜,具体为一种多孔分离膜及其制法、利用该多孔分离膜所制电池。
技术介绍
锌溴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储能技术,这种电池通过电解液中正极侧溴离子和络合溴以及负极侧锌离子和锌单质相互转化,完成电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化,实现电能的存储和释放。充电过程中,正极溴离子失去电子生成络合溴,发生氧化反应,负极锌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锌单质,发生还原反应,实现电能到化学能的转化。其它储能技术相比,锌溴液流电池具有如下的优点:1.安全性较高,2.可以进行深度的充放电,3.安全环保,4.价格低廉,5.系统设计较为灵活,电池功率与能量的配置较为独立。锌溴液流电池在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消纳、电网调峰调频、用户侧储能、应急电源系统等方便有着极佳的应用前景。锌溴液流电池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电堆、电解液、管路系统等。其中电堆为双极性结构,电解液通过管路系统均匀的分配到每片单电池中。作为锌溴液流电池的核心部件,电堆一般需要包含隔膜、电极、电解液分配装置及集流装置等。其中,隔膜起到阻隔正负极之间的化学反应,提供离子通道并阻止电池自放电的作用。在锌溴液流电池中一般使用多孔分离膜,这种分离膜可以阻止电池正极生成的络合溴通过,但是可以为电解液中的溴离子和锌离子提供通道。多孔分离膜的厚度、孔径大小、孔隙率、电阻率、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等直接影响到电池的内阻和使用寿命,此外多孔分离膜的形状结构也可以改变电解液的流动方式,进而对电池的极化阻抗造成影响。从锌溴液流电池的性能角度出发,一般要求多孔分离膜有较低的面电阻和较低的络合溴渗透率,同时还要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目前国内锌溴液流电池中使用的分离膜主要是平板状的多孔分离膜,通常使用平面挤出法、辊压法或流延法制备。这种方法制备的分离膜存在曲折因子高(4~10)、孔隙率低(≤30%)等缺点;且在使用过程中平板膜承受剪切力较大,容易出现膜基体疲劳或破损等现象,为了保证分离膜在使用过程中的机械强度,只有增加膜的厚度,这进一步增大了分离膜的传质阻力。传统制膜工艺中常选用萃取法、造孔剂法等造孔技术,这种方法造出的孔结构常常为无序的海绵状孔道,其曲折因子高,传质阻力大。平板膜应用于液流电池时,电堆中电解液的流场需要精细规划,以避免其在膜表面流动时出现流动不均匀甚至是死区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性能好的多孔分离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容易出现膜基体疲劳或破损等现象的多孔分离膜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解液流动均匀的利用多孔分离膜制得的管式锌溴液流电池。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孔分离膜,其原料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物质:膜基材9.8~60wt%、导电剂0.1~18wt%、溶剂20~90wt%、分散剂0.1~2wt%。优选地,原料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物质:膜基材25~40wt%、导电剂1~2wt%、溶剂60~70wt%、分散剂1~2wt%。膜基材为聚乙烯和聚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醋酸乙烯酯、氯磺化聚乙烯、磺化聚乙烯、磺化聚乙烯和聚苯乙烯共聚物、聚N,N-二甲基丙烯酸丁酯、聚N,N-二甲基丙烯酸丁酯和磺化聚乙烯共聚物、聚异戊二烯、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聚乙烯优选分子量200万以上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或分子量30万以下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导电剂为单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乙炔黑、银粉、铜粉或镍粉,添加导电剂后,所述多孔分离膜的面电阻小于2Ω·dm-2。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氨基三乙酸、乙二胺四乙酸、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多孔分离膜为中空的管式结构,其外径为0.5~200mm,优选为1.5~2mm,膜壁厚度为0.05~10mm,优选为0.08~0.12mm。多孔分离膜的孔径为2~50nm,优选为10~20nm,孔隙率为20~65%,优选为30~40%。上述多孔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膜基体材料、导电剂、溶剂、分散剂混合,经20~60℃搅拌研磨后得到料浆,优选搅拌研磨温度为25~40℃;(2)将料浆通过喷丝头挤出,在与水或乙醇中进行相转化成型,固化得到多孔分离膜坯体,相转化成型的步骤包括:在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为45~60%的环境下进行,通过对流蒸发,溶剂开始挥发后,静置于19~21℃凝胶浴中22~28小时,再放入20~30℃的超纯水中,静置4~8小时,除去膜中残余的少量溶剂和非溶剂添加剂;(3)将多孔分离膜坯体进行烘干、切割,即可制得多孔分离膜。用于料浆挤出的喷丝头,由两个同心圆管构成,其内管外径与多孔分离膜内径相同,外管内径与多孔分离膜外径相同。一种利用上述的多孔分离膜制得的管式锌溴液流电池。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性特点:1、中空的管式结构的多孔分离膜的管径通常在2毫米以下,因此其单位体积内的填充的有效膜面积与平板式分离膜相比可以提高约1个数量级;2、多孔分离膜的中空管式结构沿各个剖面的应力对称分布,相同厚度的管式分离膜的机械强度要高于平板式分离膜,因此可以承受更大的内外液压差,耐受相同液压差的条件下,管式分离膜的膜厚度要低于平板式分离膜,可以降低由膜厚度带来的欧姆阻抗,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空纤维管式分离膜的管壁较薄,通常为0.1~0.3毫米,其传质过程中的阻力大大降低;3、相转化法制备出的沿径向低曲折因子的直孔结构,可以大大降低电池的浓差极化;4、管式膜由于其中空的管式结构便于液体流动,电解液流场规划难度大大降低,不需要精细规划;5、膜基材中的氯磺化聚乙烯,磺化聚乙烯、磺化聚乙烯和聚苯乙烯共聚物等聚合物含有磺酸基等极性基团,分子结构中含有氯磺酰活性基团,耐化学腐蚀,同时磺酸基团与水有较强相互作用,可以通过调控形成不同尺寸的膜孔,控制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溴单质透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使用喷丝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多孔分离膜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径向断面形貌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中的搅拌研磨均使用行星球磨机进行,研磨时间为48小时。以下各实施例中的多孔分离膜的面电阻均按照GB/T1410-2006《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所测得。如图1,用于浆料挤出的喷丝头为两个同心圆管,具有夹层结构,其内管2外径与多孔分离膜内径相同,外管1内径与多孔分离膜外径相同,多孔分离膜的壁厚为0.05~10毫米。同心圆管的外管1内径为0.5~200毫米。优选地,多孔分离膜的壁厚为0.08~0.12毫米,外管1内径为1.5~2毫米。料浆通过挤压进入喷丝头外流道4,氮气等填充气体进入喷丝头内流道3,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挤出步骤中的挤出压力没有特殊限制,优选地,喷丝头外流道4中料浆的挤出压力为0.01~0.15Mpa,喷丝头内流道3中通入0.01~0.2Mpa的氮气。实施例1一种多孔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9.8wt%聚乙烯和聚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膜基体材料、0.1wt%单层石墨烯导电剂、90wt%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0.1wt%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剂混合,经20℃搅拌研磨后得到料浆;(2)将料浆通过内管2外径为0.45mm、外管1内径为0.5mm的喷丝头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分离膜,其特征在于多孔分离膜的原料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物质:膜基材9.8~60wt%、导电剂0.1~18wt%、溶剂20~90wt%、分散剂0.1~2w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分离膜,其特征在于多孔分离膜的原料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物质:膜基材9.8~60wt%、导电剂0.1~18wt%、溶剂20~90wt%、分散剂0.1~2w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分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基材为聚乙烯和聚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醋酸乙烯酯、氯磺化聚乙烯、磺化聚乙烯、磺化聚乙烯和聚苯乙烯共聚物、聚N,N-二甲基丙烯酸丁酯、聚N,N-二甲基丙烯酸丁酯和磺化聚乙烯共聚物、聚异戊二烯、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分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为单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乙炔黑、银粉、铜粉或镍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分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分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氨基三乙酸、乙二胺四乙酸、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分离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何振宇杨冬梅曾雨竹陈永华吕宏水杨志宏朱金大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