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飞行的体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0497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05
一种模拟飞行的体感装置,包含一底座单元,及一摆荡单元。该底座单元包括一底座座体。该摆荡单元包括一摆荡座体、至少二枢接于该底座座体与该摆荡座体之间的摆荡支撑构件,及一用以控制该二摆荡支撑构件的摆荡位置的摆荡致动构件。该二摆荡支撑构件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该二摆荡支撑构件与该底座座体的二接点形成一固定基线,该二摆荡支撑构件与该摆荡座体的二接点形成一摆荡基线,该固定基线与该摆荡基线长度相等。该二摆荡支撑构件、该固定基线与该摆荡基线呈平行四边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拟飞行的体感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体感装置,尤其是一种模拟飞行的体感装置。
技术介绍
早期,游乐园的设施是以实体游戏为主,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了虚拟体感的游乐设施,是以大型投影屏幕,配合体感座舱,使乘坐者具有视觉、听觉,及身体感觉的效果。参阅图1,为中国台湾专利第546595号,一种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具有一底座平台11、一运动平台12,及复数致动器13。该复数致动器13设置于该底座平台11及该运动平台12之间,该复数致动器13相互配合,以使该运动平台12进行摆荡,以模拟实际的身体感觉。但是,借由六自由度的运动来模拟飞行时的体感,与实际飞行的体感还是有明显的差别,仿真度还是不够,无法模拟乘坐于飞机上,平稳地上升及下降的体感。除此之外,习知需使用高达六组制动器,不仅控制难度提升,也增加建置成本。值得一提的是,六自由度的体感设施虽然可以提供基本的身体感觉,但是复数伸缩杆交错设置于平台之间,每一伸缩杆的动作都会影响其它伸缩杆,除此之外,六自由度的体感设施要精确地模拟乘坐于飞机的体感,复数伸缩杆需要大幅度的延伸或紧缩,必要扩大零件的使用及设置尺寸,进一步提升了设置的成本,以及设置的难度。因此,体感设施如何减少致动零件的设置来达到降低成本的成果,还能有效及精准地模拟飞行的体感,是相关技术人员亟需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模拟飞行的体感装置,包含一底座单元,及一摆荡单元。该底座单元包括一底座座体。该摆荡单元包括一摆荡座体、至少二枢接于该底座座体与该摆荡座体之间的摆荡支撑构件,及一用以控制该二摆荡支撑构件的摆荡位置的摆荡致动构件。该二摆荡支撑构件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该二摆荡支撑构件与该底座座体的二接点形成一固定基线,该二摆荡支撑构件与该摆荡座体的二接点形成一摆荡基线,该固定基线与该摆荡基线长度相等,该摆荡支撑构件、该固定基线与该摆荡基线呈平行四边形。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模拟飞行的体感装置更包含一倾倒单元,包括一乘坐座体、一设置于该摆荡座体及该乘坐座体之间的倾倒支撑构件,及一用以控制该乘坐座体的倾倒角度的倾倒致动构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摆荡致动构件具有一设置于该底座座体的摆荡马达、一与该摆荡马达连接的摆荡转动杆,及一与该摆荡转动杆及该摆荡座体连接的摆荡推拉杆,该摆荡马达控制转动的角度,以控制该摆荡座体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倾倒致动构件具有一设置于该摆荡座体的倾倒马达、一与该倾倒马达连接的倾倒转动杆,及一与该倾倒转动杆及该乘坐座体连接的倾倒推拉杆,该倾倒马达控制转动的角度,以控制该乘坐座体的转动角度。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固定基线的高度大于该摆荡基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模拟飞行的体感装置,包含一底座单元,及一摆荡单元。该底座单元包括一底座座体。该摆荡单元包括一枢接于该底座座体的摆荡支撑构件,及一用以控制该摆荡支撑构件的摆荡角度的摆荡致动构件。该倾倒单元包括一枢接于该摆荡支撑构件的乘坐座体、一设置于该摆荡支撑构件及该乘坐座体之间的倾倒支撑构件,及一用以控制该乘坐座体的倾倒角度的倾倒致动构件。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摆荡致动构件具有一设置于该底座座体的摆荡马达、一设置于该摆荡马达的摆荡转动杆,及一设置于该摆荡转动杆与该摆荡支撑构件之间的摆荡推拉杆。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倾倒致动构件具有一设置于该摆荡支撑构件的倾倒马达、一设置于该倾倒马达的倾倒转动杆,及一设置于该倾倒转动杆与该乘坐座体之间的倾倒推拉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模拟飞行的体感装置,更包含一控制单元,包括一体感控制器,该体感控制器与该摆荡马达及该倾倒马达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借由该体感控制器分别控制该摆荡致动构件及该倾倒致动构件,该摆荡致动构件控制该乘坐座体的摆荡角度,该倾倒致动构件控制该乘坐座体的倾倒角度,以乘坐于该乘坐座体的人员可以体验到稳定上升的体感。附图说明图1是装置示意图,说明为中国台湾专利第546595号一种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图2是装置示意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模拟飞行的体感装置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态样;图3是装置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摆荡低点的态样;图4是装置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摆荡高点的态样;图5是装置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摆荡致动构件;图6是装置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乘坐座体后仰态样;图7是装置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乘坐座体前倾态样;图8是方块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控制单元;图9是装置示意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模拟飞行的体感装置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图10是装置示意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摆荡致动构件;及图11是装置示意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倾倒致动构件。符号说明:11底座平台,12运动平台,13致动器,3底座单元,31底座座体,4摆荡单元,41摆荡座体,42摆荡支撑构件,43摆荡致动构件,431摆荡马达,432摆荡转动杆,433摆荡推拉杆,44固定基线,45摆荡基线,5倾倒单元,51乘坐座体,52倾倒支撑构件,53倾倒致动构件,531倾倒马达,532倾倒转动杆,533倾倒推拉杆,6控制单元,61体感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相关申请专利特色与
技术实现思路
,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两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在进行详细说明前应注意的是,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做表示。参阅图2、3、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模拟飞行的体感装置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底座单元3、一摆荡单元4、一倾倒单元5,及一控制单元6。该底座单元3包括一底座座体31,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该底座座体31设置于地面上,并以撑立于地面的方式供该摆荡单元4设置,以使该摆荡单元4可相对该底座座体31进行摆荡。实际实施实,该底座座体31可悬挂于建筑物的顶部,更可以结合转动装置进行转动,或是设置于载具以进行移动,不应以此为限。该摆荡单元4包括一摆荡座体41、至少二枢接于该底座座体31与该摆荡座体41之间的摆荡支撑构件42,及一用以控制该二摆荡支撑构件42的摆荡位置的摆荡致动构件43。由于该底座座体31本体撑高,所以该二摆荡支撑构件42与该底座座体31的枢接点位置较高,以使该二摆荡支撑构件42可相对该底座座体31进行摆荡。该二摆荡支撑构件42长度相等,该二摆荡支撑构件42相互平行,该二摆荡支撑构件42与该底座座体31的二接点形成一固定基线44,该二摆荡支撑构件42与该摆荡座体41的二接点形成一摆荡基线45,该固定基线44与该摆荡基线45长度相等,该固定基线44与该摆荡基线45相互平行,以使该二摆荡支撑构件42、该固定基线44与该摆荡基线45形成一平行四边形。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该二摆荡支撑构件42设置两组,以稳定该倾倒单元5,其中,每一只摆荡支撑构件42的长度必须相等,以维持侧视时该二摆荡支撑构件42、该固定基线44与该摆荡基线45呈平行四边形,实际实施实,该摆荡支撑构件42的数量不应以本较佳实施例的举例为限。该固定基线44为该二摆荡支撑构件42与该底座座体31的枢接点,该底座座体31固定不动,因此该固定基线44为固定不动,该摆荡基线45为该二摆荡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飞行的体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底座单元,包括一底座座体;及一摆荡单元,包括一摆荡座体、至少二枢接于该底座座体与该摆荡座体之间的摆荡支撑构件,及一用以控制该二摆荡支撑构件的摆荡位置的摆荡致动构件;该二摆荡支撑构件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该二摆荡支撑构件与该底座座体的二接点形成一固定基线,该二摆荡支撑构件与该摆荡座体的二接点形成一摆荡基线,该固定基线与该摆荡基线长度相等,该摆荡支撑构件、该固定基线与该摆荡基线呈平行四边形。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03 TW 1061342541.一种模拟飞行的体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底座单元,包括一底座座体;及一摆荡单元,包括一摆荡座体、至少二枢接于该底座座体与该摆荡座体之间的摆荡支撑构件,及一用以控制该二摆荡支撑构件的摆荡位置的摆荡致动构件;该二摆荡支撑构件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该二摆荡支撑构件与该底座座体的二接点形成一固定基线,该二摆荡支撑构件与该摆荡座体的二接点形成一摆荡基线,该固定基线与该摆荡基线长度相等,该摆荡支撑构件、该固定基线与该摆荡基线呈平行四边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飞行的体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倾倒单元,包括一乘坐座体、一设置于该摆荡座体及该乘坐座体之间的倾倒支撑构件,及一用以控制该乘坐座体的倾倒角度的倾倒致动构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飞行的体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摆荡致动构件具有一设置于该底座座体的摆荡马达、一与该摆荡马达连接的摆荡转动杆,及一与该摆荡转动杆及该摆荡座体连接的摆荡推拉杆,该摆荡马达控制转动的角度,以控制该摆荡座体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飞行的体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倾倒致动构件具有一设置于该摆荡座体的倾倒马达、一与该倾倒马达连接的倾倒转动杆,及一与该倾倒转动杆及该乘坐座体连接的倾倒推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伟清简阁成郑天倪
申请(专利权)人:智崴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