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肾部按摩的按摩椅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0422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对肾部按摩的按摩椅控制方法,按摩椅上设有两组揉捏头,驱动揉捏头转动的第一马达、驱动揉捏头沿按摩人员高度方向运动的第二马达,以及驱动揉捏头前后运动的第三马达,控制系统获取按摩人员的身高,按摩人员背腰分解线对应的第一位置以及腰骶分解线对应的第二位置,其通过舒缓推动、窄点按、窄推送、中推送、中点按、再次舒缓推动动作来实现对肾部的按摩,其区别于现有按摩椅中无针对性的按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对肾部按摩的按摩椅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按摩椅按摩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对肾部按摩的按摩椅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按摩椅,利用机械的滚动力作用和机械力挤压来进行按摩,人工推拿按摩能够疏通经络,使气血循环,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对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的按摩椅,只能起到对身体背部进行笼统的按摩,其无法针对身体特殊部位进行定向按摩,即按摩形式或种类少,无法带来更优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肾部按摩的按摩椅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按摩椅无法针对身体不同的部位进行不同方式按摩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对肾部按摩的按摩椅控制方法,按摩椅上设有两组揉捏头,驱动揉捏头转动的第一马达、驱动揉捏头沿按摩人员高度方向运动的第二马达,以及驱动揉捏头前后运动的第三马达,控制系统获取按摩人员的身高,按摩人员背腰分解线对应的第一位置以及腰骶分解线对应的第二位置,针对肾部按摩包括以下步骤:1)控制系统控制第二马达执行第一运动,第一运动为使揉捏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往复运动,在往复运动中控制第一马达运动,使所述揉捏头转动、且在转动过程中两组揉捏头间距变小;2)控制所述第一马达执行运动使两组揉捏头间的间距为最小值,控制第二马达和第三马达执行点按动作,点按动作为:控制系统将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等分成n段,n为自然数,控制第二马达使揉捏头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处运动,且运动过程中在第二位置、以及各段分界处、第一位置处均停留,在每个停留处控制所述第三马达使揉捏头从后极限位向前运动至前限位,停留预设时间后运动至后限位;3)控制所述第一马达运动使两组揉捏头间的间距为最小值,控制第二马达和第三马达循环执行推送动作,推送动作过程为:在第二位置处控制第三马达使揉捏头从后极限位向前运动至设定位,控制第二马达运动使揉捏头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处运动,在第一位置处控制第三马达使揉捏头运动至后限位,再控制第二马达运动使揉捏头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处运动;4)控制所述第一马达运动使两组揉捏头间的间距为中间值,控制第二马达和第三马达循环执行所述推送动作;5)控制所述第一马达运动使两组揉捏头间的间距为中间值,控制第二马达和第三马达执行所述点按动作;6)重复步骤4)。优选的,还包括:步骤7),控制所述揉捏头至所述第二位置处,控制所述第三马达运动使揉捏头向前运动至设定位,控制所述第一马达执行第三运动,第三运动使两组揉捏头间的间距在最小值和最大值间循环运动,且在循环运动中控制所述第二马达执行所述第一运动。优选的,所述第三运动中的循环顺序为:先使两组揉捏头间的间距处于最小值,停预设时间,再运动至最大值,停预设时间。优选的,还包括:步骤8),所述控制揉捏头从后极限位向前运动至设定位,以及两组揉捏头间的间距在最小值,控制第二马达运动执行第四运动,第四运动使揉捏头从第一位置处向第二位置处运动,在第二位置处控制所述两组揉捏头间的间距调整为最大值并且控制揉捏头运动至后极限,控制第二马达执行所述第二运动,在第一位置处控制揉捏头从后极限位向前运动至设定位以及将两组揉捏头间的间距调整为最小值;步骤9),重复步骤1)。优选的,还包括:步骤10)控制所述揉捏头处于所述第二位置处,且使所述揉捏头从后极限位向前运动至设定位,控制所述第一马达执行所述第三运动。优选的,还包括:最后,启动按摩椅中处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的加热片,进行对腰部加热。优选的,所述揉捏头的前限位、后限位是通过限位磁铁与前后设置的第一感应电子元件、第二感应电子元件配合反馈信号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限位磁铁安装在与所述揉捏头传动相连的前后联动杆上。优选的,所述第一马达运动使两组揉捏头间的间距检测方法为:在与所述揉捏头传动相连的揉捏联动杆上安装有限位磁铁,在所述第一马达上固设有感应电路板,且感应电路板中设有分别对应两组揉捏头间距的最小值、中间值和最大值的窄、中、宽感应元件,通过窄、中、宽感应元件感应限位磁铁反馈信号至控制系统,获知两组揉捏头间的当前间距值。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针对肾部按摩的按摩椅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可针对人体的肾部进行定向按摩,达到对肾部的最优化按摩,提高按摩的多样化。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按摩椅示意图。图2显示为按摩椅中的按摩机芯示意图。图3显示为按摩机芯中揉捏头间距变宽的状态示意图。图4显示为按摩机芯中揉捏头间距变窄的状态示意图。图5显示为按摩机芯中揉捏头后限位状态示意图。图6显示为按摩机芯中揉捏头前限位状态示意图。图7显示为步骤8)中揉捏头的运动轨迹图。元件标号说明1第一马达2皮带3第一齿轮箱4感应电路板5限位磁铁6揉捏头7揉捏联动杆8凸轮9揉捏曲柄10固定栓11基座12控制器13按摩机芯14行程导轨15传动齿轮16第二马达17第三马达18第二齿轮箱19前后联动杆20小齿轮21前后导轨齿轮22第一感应电子元件23限位磁铁24后限位挡板25前限位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说明书中的各方向定义为:按人体坐在按摩椅中,人体的身高方向为上下方向,人体的前后方向为前后方向,人体面部朝向为前方,人体背部朝向为后方;同理,人体面部所对应的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为本说明书中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如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按摩椅,其针对人体上部(包括肩部、背部和腰部)按摩的具体结构包括:控制器12、按摩机芯13和可使按摩机芯13沿人体背部上下运动的行程机构;按摩机芯设有两组揉捏头6、驱动揉捏头6转动的第一马达1、驱动揉捏头6沿按摩人员高度方向(即上下方向)运动的第二马达16,以及驱动揉捏头6前后运动的第三马达17。本实施例中第一马达1固定于基座11上,第一马达1通过皮带2带动第一齿轮箱3运动,第一齿轮箱3带动揉捏联动杆7,揉捏联动杆7带动揉捏曲柄9里的凸轮8转动,凸轮8的转动会带动揉捏曲柄9运动,通过固定栓10带动揉捏头6动作,其可带动两组揉捏头6转动,当两组揉捏头6均逆时针转动时,见图3所示,图中所指方向为逆时针转动方向,两组揉捏头6间的距离变宽;当两组揉捏头6均顺时针转动时,见图4所示,图中所指方向为顺时针转动方向,两组揉捏头6间的距离变窄。为检测当前两组揉捏头6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在与揉捏头6传动相连的揉捏联动杆7上安装有限位磁铁5,在第一马达1的第一齿轮箱3上固设有感应电路板4,该感应电路板4中有分别对应两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肾部按摩的按摩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摩椅上设有两组揉捏头,驱动揉捏头转动的第一马达、驱动揉捏头沿按摩人员高度方向运动的第二马达,以及驱动揉捏头前后运动的第三马达,控制系统获取按摩人员的身高,按摩人员背腰分解线对应的第一位置以及腰骶分解线对应的第二位置,针对肾部按摩包括以下步骤:1)控制系统控制第二马达执行第一运动,第一运动为使揉捏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往复运动,在往复运动中控制第一马达运动,使所述揉捏头转动、且在转动过程中两组揉捏头间距变小;2)控制所述第一马达执行运动使两组揉捏头间的间距为最小值,控制第二马达和第三马达执行点按动作,点按动作为:控制系统将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等分成n段,n为自然数,控制第二马达使揉捏头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处运动,且运动过程中在第二位置、以及各段分界处、第一位置处均停留,在每个停留处控制所述第三马达使揉捏头从后极限位向前运动至前限位,停留预设时间后运动至后限位;3)控制所述第一马达运动使两组揉捏头间的间距为最小值,控制第二马达和第三马达循环执行推送动作,推送动作过程为:在第二位置处控制第三马达使揉捏头从后极限位向前运动至设定位,控制第二马达运动使揉捏头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处运动,在第一位置处控制第三马达使揉捏头运动至后限位,再控制第二马达运动使揉捏头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处运动;4)控制所述第一马达运动使两组揉捏头间的间距为中间值,控制第二马达和第三马达循环执行所述推送动作;5)控制所述第一马达运动使两组揉捏头间的间距为中间值,控制第二马达和第三马达执行所述点按动作;6)重复步骤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肾部按摩的按摩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摩椅上设有两组揉捏头,驱动揉捏头转动的第一马达、驱动揉捏头沿按摩人员高度方向运动的第二马达,以及驱动揉捏头前后运动的第三马达,控制系统获取按摩人员的身高,按摩人员背腰分解线对应的第一位置以及腰骶分解线对应的第二位置,针对肾部按摩包括以下步骤:1)控制系统控制第二马达执行第一运动,第一运动为使揉捏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往复运动,在往复运动中控制第一马达运动,使所述揉捏头转动、且在转动过程中两组揉捏头间距变小;2)控制所述第一马达执行运动使两组揉捏头间的间距为最小值,控制第二马达和第三马达执行点按动作,点按动作为:控制系统将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等分成n段,n为自然数,控制第二马达使揉捏头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处运动,且运动过程中在第二位置、以及各段分界处、第一位置处均停留,在每个停留处控制所述第三马达使揉捏头从后极限位向前运动至前限位,停留预设时间后运动至后限位;3)控制所述第一马达运动使两组揉捏头间的间距为最小值,控制第二马达和第三马达循环执行推送动作,推送动作过程为:在第二位置处控制第三马达使揉捏头从后极限位向前运动至设定位,控制第二马达运动使揉捏头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处运动,在第一位置处控制第三马达使揉捏头运动至后限位,再控制第二马达运动使揉捏头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处运动;4)控制所述第一马达运动使两组揉捏头间的间距为中间值,控制第二马达和第三马达循环执行所述推送动作;5)控制所述第一马达运动使两组揉捏头间的间距为中间值,控制第二马达和第三马达执行所述点按动作;6)重复步骤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肾部按摩的按摩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7),控制所述揉捏头至所述第二位置处,控制所述第三马达运动使揉捏头向前运动至设定位,控制所述第一马达执行第三运动,第三运动使两组揉捏头间的间距在最小值和最大值间循环运动,且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琪王贵华王军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荣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