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架桥下的立体绿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0254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2:51
一种高架桥下的立体绿化装置,包括种植模块、雨水处理装置和浇灌装置;种植模块包括框架,若干种植槽;种植槽内设隔板,隔板上设若干透水孔及一溢水孔;种植槽底部设排水孔,溢水孔和排水孔由管道连接;雨水处理装置设置于高架桥下,包括:蓄水池,雨水收集管,过滤器,贮水池;浇灌装置包括:主输水管及其支管,支管位于种植模块框架顶层种植槽上方;若干喷头设于支管上,并对应位于种植槽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善了高架桥下的光照条件,将雨水资源化与模块式种植和浸润浇灌系统相结合,使立体绿化可持续利用,突破传统桥阴绿地平面绿化和植物所用种类的限制,充分利用桥下空间,为城市高架下空间利用提供可复制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架桥下的立体绿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城市绿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架桥下的立体绿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0亿辆,其中汽车2.17亿辆,而且正以飞快的速度继续增长。2017年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新注册登记的机动车3352万辆,其中新注册登记汽车2813万辆,均创历史新高。国内“堵城”已从一线城市逐渐蔓延到二、三线,城市高架桥大多依托原有道路建设,在扩大交通容量的同时,可节省用地,并且具备结构简单连续、施工便利快速等优势而被城市管理者广泛采用,成为在有限交通用地内解决拥堵的重要措施。高架桥道路给城市交通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衍生出一定的桥下消极空间,给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例如,由于桥面的覆盖,使得高架桥下采光不良、雨水锐减,灰尘、噪声、振动,对桥下及周边环境、商业开发造成了很大影响。当前,高架桥下的空间利用主要为道路交通和绿化。通过桥阴绿化,可以使高架桥带来的便利交通的同时,缓解其造成的城市环境恶化问题,现有的高架桥下的绿化方式主要采用绿地平面绿化、藤蔓类垂直绿化形式,但是,由于桥体遮盖引起的光照不足、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架桥下的立体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模块,包括,框架,竖直设置于所述高架桥外立面;若干种植槽,沿所述框架高度方向设置,形成若干层排列;每个种植槽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种植槽内部空间分隔成上部种植区和下部储水区,种植区用于放置种植盆;隔板上设若干透水孔及一溢水孔;种植槽底部设排水孔,隔板上的溢水孔和种植槽底部排水孔之间由管道连接;雨水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高架桥下,其包括:蓄水池,设置于所述高架桥桥柱下或引桥低净空端;雨水收集管,其进口端设置于所述高架桥桥面,出口端连接至所述蓄水池;过滤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蓄水池;贮水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过滤器出口管道;浇灌装置,包括:主输水管及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架桥下的立体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模块,包括,框架,竖直设置于所述高架桥外立面;若干种植槽,沿所述框架高度方向设置,形成若干层排列;每个种植槽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种植槽内部空间分隔成上部种植区和下部储水区,种植区用于放置种植盆;隔板上设若干透水孔及一溢水孔;种植槽底部设排水孔,隔板上的溢水孔和种植槽底部排水孔之间由管道连接;雨水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高架桥下,其包括:蓄水池,设置于所述高架桥桥柱下或引桥低净空端;雨水收集管,其进口端设置于所述高架桥桥面,出口端连接至所述蓄水池;过滤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蓄水池;贮水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过滤器出口管道;浇灌装置,包括:主输水管及其上支管;所述主输水管进口端连接至所述贮水池;所述支管设置于位于所述种植模块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强秦俊胡永红黄卫昌叶康汪洋白稼铭康敏明吴永河张宪权张哲沈戚懿金亦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辰山植物园上海沃植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