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怀素专利>正文

家用贝类采挖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254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用贝类采挖工具,包括柄,以及安装在柄一端的采挖头,采挖头包括与柄固定连接的U形主固定框,U形主固定框内位于中部位置设有连接U形主固定框的两根纵梁的横梁,U形主固定框的U字开口侧设有采挖装置,采挖装置包括U型的挖沙刃板,挖沙刃板的开口两端分别对应固定于U形主固定框的两根纵梁端部,从而挖沙刃板构成封闭U形主固定框的开口,挖沙刃板呈横向扁平的薄片状,所述横梁中部固定有用于绑缚人体腰部的腰部牵引带。具有便于携带、收纳,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家用贝类采挖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沙滩中文蛤、蛤蜊等贝类采挖的工具。
技术介绍
贝类,即软体动物门。是三胚层、两侧对称,具有了真体腔的动物;具有鲜美可口,营养丰富的优点。在沿海地区的海滩中生活着大量的海贝,传统的贝类采集方法是在海滩中寻找气孔,然后用铲子、短柄耙子等工具挖开沙子实现采集,存在费时费力的缺陷。为更好的实现沙滩中贝类的采集,用于贝类采挖工具被改进和设计出。目前,贝类采挖的工具有:设备类,采用机械化的设计,其存在体积大,适用于大型养殖场使用,但不适用家庭使用。另外是简易工具类,具有便于携带,适合家用,如中国专利号为201721879273.3,授权公开号为CN207692767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挖蛤蜊的工具》,主要包括把手,把手上设置由细钢丝焊接成网兜装的采挖部分。操作时手持把手将采挖部分的尖部插入沙中顺着行走方向拉动工具,进行挖沙动作,可实现面化操作,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效率。但其依靠手部力量进行操作,采挖人员劳动强度大,较为费力,容易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可有效利用人体腰部力量操作的家用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贝类采挖工具,包括柄,以及安装在柄一端的采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挖头包括与柄固定连接的U形主固定框,U形主固定框内位于中部位置设有连接U形主固定框的两根纵梁的横梁,U形主固定框的U字开口侧设有采挖装置,采挖装置包括U型的挖沙刃板,挖沙刃板的开口两端分别对应固定于U形主固定框的两根纵梁端部,从而挖沙刃板构成封闭U形主固定框的开口,挖沙刃板呈横向扁平的薄片状,所述横梁中部固定有用于绑缚人体腰部的腰部牵引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贝类采挖工具,包括柄,以及安装在柄一端的采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挖头包括与柄固定连接的U形主固定框,U形主固定框内位于中部位置设有连接U形主固定框的两根纵梁的横梁,U形主固定框的U字开口侧设有采挖装置,采挖装置包括U型的挖沙刃板,挖沙刃板的开口两端分别对应固定于U形主固定框的两根纵梁端部,从而挖沙刃板构成封闭U形主固定框的开口,挖沙刃板呈横向扁平的薄片状,所述横梁中部固定有用于绑缚人体腰部的腰部牵引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家用贝类采挖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挖装置还包括有网兜,网兜包括固定于U形主固定框上的固定部,固定部上设有至少由若干等间隔排布的、纵向延伸的纵向钢丝构成的网兜主体,网兜主体位于挖沙刃板的后方,网兜的下部具有与挖沙刃板位置对应的兜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家用贝类采挖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兜的纵向钢丝包括与U形主固定框的纵梁呈夹角布置的直杆段,直杆段连接有向挖沙刃板后方凸起的弧形段,弧形段朝向挖沙刃板一侧形成凹陷,弧形段连接有朝向挖沙刃板延伸的前段,各根纵向钢丝的前段与弧形段形成兜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家用贝类采挖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沙刃板的底片呈向背离挖沙刃板U字开口侧凸起的圆弧形,各根所述纵向钢丝的前段呈与挖沙刃板的底片形状适配的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家用贝类采挖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兜的固定部固定于横梁上,且固定部具有分别固定于横梁长度方向两端的固定端,两固定端之间具有镂空设计的让位凹口。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家用贝类采挖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柄的固定端中部沿长度方向设有径向贯通的开口槽,在开口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怀素
申请(专利权)人:吴怀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