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天然气蓄热式熔铅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熔炼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改进型天然气蓄热式熔铅炉。
技术介绍
在金属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含有较多铜、锌、铅等金属的废渣,这些含有重金属的废渣直接排放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根据国家环保部门规定,含铅量低于2%的铅渣才能深埋地底,因此需要对冶炼产生的废渣进行处理,降低其中的含铅量。在处理废渣的时候要用到熔铅炉,熔铅炉主要用于低熔点(≤500℃)金属如铅、锌、锡及其合金的熔化,然而现有的熔铅炉,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排烟温度高、炉温不均匀、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改进型天然气蓄热式熔铅炉,以解决当前熔铅炉普遍存在的排烟温度高、炉温不均匀、热效率较低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型天然气蓄热式熔铅炉,包括炉体、第一蓄热式燃烧器、第二蓄热式燃烧器、四通换向阀、鼓风机以及引风机,所述炉体外围设有加热腔,所述炉体收容于所述加热腔内,且所述加热腔周缘与所述炉体外壁密封焊接,所述加热腔内设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天然气蓄热式熔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第一蓄热式燃烧器(2)、第二蓄热式燃烧器(3)、四通换向阀(19)、鼓风机(5)以及引风机(4),所述炉体(1)外围设有加热腔(17),所述炉体(1)收容于所述加热腔(17)内,且所述加热腔(17)周缘与所述炉体(1)外壁密封焊接,所述加热腔(17)内设有螺旋隔板(171),所述螺旋隔板(171)沿所述炉体(1)外周呈螺旋状固定在所述炉体(1)外壁与所述加热腔(17)内壁上,所述螺旋隔板(171)的坡度为15°‑20°,所述炉体(1)顶部固定有炉盖(15),所述炉盖(15)上设有进料口,所述炉体(1)底部连有排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天然气蓄热式熔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第一蓄热式燃烧器(2)、第二蓄热式燃烧器(3)、四通换向阀(19)、鼓风机(5)以及引风机(4),所述炉体(1)外围设有加热腔(17),所述炉体(1)收容于所述加热腔(17)内,且所述加热腔(17)周缘与所述炉体(1)外壁密封焊接,所述加热腔(17)内设有螺旋隔板(171),所述螺旋隔板(171)沿所述炉体(1)外周呈螺旋状固定在所述炉体(1)外壁与所述加热腔(17)内壁上,所述螺旋隔板(171)的坡度为15°-20°,所述炉体(1)顶部固定有炉盖(15),所述炉盖(15)上设有进料口,所述炉体(1)底部连有排液管(112),侧壁上部开有排渣口,所述加热腔(17)内固定有气压感应器(172),所述炉体(1)侧壁上固定有温度感应器(111),所述加热腔(17)侧壁连有排气管(173);所述第一蓄热式燃烧器(2)和所述第二蓄热式燃烧器(3)分别固定在所述炉体(1)两侧,且关于所述炉体(1)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蓄热式燃烧器(2)和所述第二蓄热式燃烧器(3)结构相同,均包括蓄热室(21)和烧嘴(22),所述蓄热室(21)填充有蓄热体(211),所述烧嘴(22)固定在所述蓄热室(21)侧壁上部,所述烧嘴(22)一端与所述蓄热室(2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加热腔(17)连通,每个所述烧嘴(22)中均固定有电子点火器(223);两个所述蓄热室(21)的底部均开有接口,两个所述蓄热室(21)的接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四通换向阀(19)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连通,所述鼓风机(5)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四通换向阀(19)的第三开口连通,所述引风机(4)的进风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四通换向阀(19)的第四开口连通;所述第一蓄热式燃烧器(2)的所述烧嘴(22)上连有第一支管(115),所述第二蓄热式燃烧器(3)的所述烧嘴(22)上连有第二支管(114),所述第一支管(115)与所述支管均与进气管(113)连通,所述进气管(113)外接天然气源,所述进气管(113)上连有控制阀(117),所述第一支管(115)与所述第二支管(114)上均连有转换阀(116);所述排渣口外接输送装置(20),所述输送装置(20)一端与所述排渣口连通,另一端连有收集箱(7),所述输送装置包括驱动电机(201)、壳体(203)、第一转轴(202)与第一螺旋输送叶(204),所述壳体(203)通过所述排渣口与所述炉体(1)内部连通,且所述壳体(203)远离所述炉体(1)一端的高度高于靠近所述炉体(1)一端的高度,所述第一转轴(202)沿所述壳体(203)的中轴线设置在所述壳体(203)内,且由所述驱动电机(201)驱动,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叶(204)沿所述第一转轴(202)的轴线方向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202)外壁上,所述壳体(203)与所述炉体(1)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转轴(202)贯穿所述排渣口延伸进所述炉体(1)内部,位于所述炉体(1)内的一段所述第一转轴(202)上设有多个第二螺旋输送叶(205),端部固定连有第一锥齿轮(23),多个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叶(205)均沿所述第一转轴(202)的轴线方向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202)外壁,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叶(205)远离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强,
申请(专利权)人:大余明发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