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电源线扣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291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改进的电源线扣固结构,包括扣座,扣座的顶面设有对接管,对接管的一端下部设有锁块,锁块的下部设有锁轴,扣座的顶面一侧设有锁管,锁轴安装在锁管的轴向位置,对接管的顶面一侧插接有调节轴,调节轴的内端设有锁座,调节轴的外端为自由端;扣座的下部设有导向管,导向管内套装有插接轴,插接轴的一端设有第一锁架,插接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锁架,第二锁架与第一锁架的下部之间设有粘结座,粘结座的底面设有粘结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方便对对接管进行牢固锁接,调节轴通过锁座可以方便对电源线进行紧扣,扣接更加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的电源线扣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扣固结构,特别涉及改进的电源线扣固结构。
技术介绍
电源线是传输电流的电线。通常电流传输的方式是点对点传输。电源线按照用途可以分为AC交流电源线及DC直流电源线,通常AC电源线是通过电压较高的交流电的线材,这类线材由于电压较高需要统一标准获得安全认证方可以正式生产。电源线的结构并不是十分复杂,但是也不要从表面就简单的可以一下子看穿它,如果好好的去研究电源线的话,有的地方还是需要专业的去了解电源线的结构的。电源线的结构主要要外护套、内护套、导体,常见的传输导体有铜、铝材质的金属丝等。现有的电源线不方便进行紧固,且对电源线进行扣固操作不方便,扣固操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以方便对对接管进行牢固锁接,调节轴通过锁座可以方便对电源线进行紧扣,扣接更加牢固的改进的电源线扣固结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改进的电源线扣固结构,包括扣座,扣座的顶面设有对接管,对接管的一端下部设有第一锁块,第一锁块的下部设有第一锁轴,扣座的顶面一侧设有第一锁管,第一锁轴安装在第一锁管的轴向位置,对接管的另一端下部设有第二锁块,第二锁块的下部设有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改进的电源线扣固结构,包括扣座(11),其特征在于:扣座(11)的顶面设有对接管(12),对接管(12)的一端下部设有第一锁块(13),第一锁块(13)的下部设有第一锁轴(14),扣座(11)的顶面一侧设有第一锁管(15),第一锁轴(14)安装在第一锁管(15)的轴向位置,对接管(12)的另一端下部设有第二锁块(16),第二锁块(16)的下部设有第二锁轴(17),扣座(11)的顶面另一侧设有第二锁管(18),第二锁轴(17)安装在第二锁管(18)的轴向位置;对接管(12)的顶面一侧插接有第一调节轴(19),第一调节轴(19)的内端设有第一锁座(20),第一调节轴(19)的外端为自由端;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的电源线扣固结构,包括扣座(11),其特征在于:扣座(11)的顶面设有对接管(12),对接管(12)的一端下部设有第一锁块(13),第一锁块(13)的下部设有第一锁轴(14),扣座(11)的顶面一侧设有第一锁管(15),第一锁轴(14)安装在第一锁管(15)的轴向位置,对接管(12)的另一端下部设有第二锁块(16),第二锁块(16)的下部设有第二锁轴(17),扣座(11)的顶面另一侧设有第二锁管(18),第二锁轴(17)安装在第二锁管(18)的轴向位置;对接管(12)的顶面一侧插接有第一调节轴(19),第一调节轴(19)的内端设有第一锁座(20),第一调节轴(19)的外端为自由端;对接管(12)的顶面另一侧设有第二调节轴(22),第二调节轴(22)的内端设有第二锁座(23),第二调节轴(22)的外端为自由端;扣座(11)的下部设有导向管(26),导向管(26)内套装有插接轴(27),插接轴(27)的一端设有第一锁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文雅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坤诚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