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热氧化炉RTO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9269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热氧化炉RTO装置,包括上炉体与下炉体,上炉体包括上炉体壳体,在上炉体下部设有蓄热陶瓷,在蓄热陶瓷下面设有蜂窝蓄热体;下炉体包括设于下炉体上部的提升阀,所述提升阀包括环形阀座,环形阀座具有垂直于支撑板的内侧壁与外侧壁,在内、外侧壁之间设有环形的弹性密封圈,阀板下压时挤压弹性密封圈并且同时与环形阀座的外侧壁上端接触;所述蜂窝蓄热体截面的形状为八边形,在蜂窝蓄热体的表面均设有多个冲压而成的凸起,且蜂窝蓄热体表面的凸起交错设置;所述蓄热陶瓷包括马鞍形陶瓷底及若干个均匀分布在马鞍形陶瓷底上的陶瓷分支,陶瓷分支分为3段;该装置蓄热效率可达96%以上,实用性较好,操作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热氧化炉RTO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热氧化炉RTO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都比较重视环境的保护和能源的节约利用,以前的很多低浓度废气采用简单的处理装置或者直接排入大气,污染了环境也危害了人体健康,同时也是很多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欧美国家在很早就开始专利技术了节能环保热氧化炉RTO装置,有两塔、三塔、多塔、旋转结构等,但是目前德国杜尔采用的塔式结构RTO提升阀是水平结构,设计和加工成本较高,在安装过程和实际运行过程中水平结构易发生偏移,导致输出轴卡死,且该塔式结构RTO提升阀在底部,蓄热体主要靠侧壁槽钢支撑,蓄热体数量不可过多,导致RTO炉体的蓄热效率最高只能做到95%。此外,德国艾森曼采用的旋转RTO,旋转RTO去除废气的效果主要依靠密封条,但是密封条最长使用年限为2年,2年后更换密封条及密封条的再次维护非常麻烦。再者,国内最早做蓄热式氧化炉的厂家,都采用蝶阀。随着后来环保要求的提高,采用两塔RTO加提升阀结构,提升阀在国内环保行业广泛应用,各家提升阀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现有的提升阀密封一般都采用硬密封,硬密封对装配的要求高,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热氧化炉RTO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炉体与下炉体,上炉体包括上炉体壳体(8),设于上炉体壳体(8)外的加固筋(801),在上炉体下部设有厚度为5cm至15cm的蓄热陶瓷(802),在蓄热陶瓷(802)下面设有厚度为30cm至60cm的蜂窝蓄热体(803),上炉体壳体(8)内壁贴有保温模块(804);下炉体包括设于下炉体上部的三个提升阀(9),在下炉体左端设置的废气进气口(10),在下炉体右端设置的废气出气口(11),在下炉体下部设有三个的吹扫风门(12);所述上下炉体被分割成A、B、C三个塔炉,每个塔炉内设有一个提升阀(9);所述提升阀(9)包括支架(1),设于支架(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热氧化炉RTO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炉体与下炉体,上炉体包括上炉体壳体(8),设于上炉体壳体(8)外的加固筋(801),在上炉体下部设有厚度为5cm至15cm的蓄热陶瓷(802),在蓄热陶瓷(802)下面设有厚度为30cm至60cm的蜂窝蓄热体(803),上炉体壳体(8)内壁贴有保温模块(804);下炉体包括设于下炉体上部的三个提升阀(9),在下炉体左端设置的废气进气口(10),在下炉体右端设置的废气出气口(11),在下炉体下部设有三个的吹扫风门(12);所述上下炉体被分割成A、B、C三个塔炉,每个塔炉内设有一个提升阀(9);所述提升阀(9)包括支架(1),设于支架(1)顶部的直线行程气缸(2),设于支架(1)下部内部中空的圆筒形支撑件(4),所述支架(1)与直线行程气缸(2)之间通过气缸安装板(3)固定,所述直线行程气缸(2)下部连接有穿过气缸安装板(3)中心且下端延伸出支架(1)底部的输出轴(5);所述支撑件(4)是由筒形的上支撑件(401)与筒形的下支撑件(402)上下叠放组成,上支撑件(401)与下支撑件(402)之间夹有环形的支撑板(403);上支撑件(401)、下支撑件(402)及支撑板(403)通过法兰固定,在下支撑件(402)中心处设有高度与下支撑件(402)相同的支柱(6);输出轴(5)下端连接有控制杆(501),控制杆(501)的下端连接有圆形的阀板(502);在支撑板(403)上设有环形阀座(404),环形阀座(404)具有垂直于支撑板(403)的内侧壁(405)与外侧壁(406),外侧壁(406)高于内侧壁(405),在内、外侧壁(406)之间设有环形的弹性密封圈(407),弹性密封圈(407)的上端高出外侧壁(406),阀板(502)下压时挤压弹性密封圈(407)并且同时与环形阀座(404)的外侧壁(406)上端接触;所述蜂窝蓄热体(803)截面的形状为八边形,在蜂窝蓄热体(803)的表面均设有多个冲压而成的凸起(8031),且蜂窝蓄热体(803)表面的凸起(8031)交错设置;所述蓄热陶瓷(802)包括马鞍形陶瓷底(8025)及若干个均匀分布在马鞍形陶瓷底(8025)上的陶瓷分支(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晋刚张则言张敏张本玉
申请(专利权)人:力同环保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