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管式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25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蒸汽发生装置,特别是一种热管式蒸汽发生器,包括锅炉、发生器、燃烧器,燃烧器的燃烧端伸进锅炉的炉膛内,锅炉与发生器相连,发生器内设有热管,热管外形成一次侧通道,热管内形成二次侧通道,一次侧通道内的介质与二次侧通道内的介质进行热量交换,锅炉与发生器的一次侧通道连接形成一次侧循环回路,一次侧循环回路真空密闭,一次侧通道的最低液面高度高于锅炉的最高液面高度,利用一次侧通道内液面与锅炉液面之间的高差,保证在一次侧循环回路中,发生器内的水溶液能够在没有水泵提供动力的情况下,仍可以回到锅炉内,从而避免外界氧化气体吸入一次侧水循环回路,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管式蒸汽发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汽发生装置,特别是一种热管式蒸汽发生器。
技术介绍
市场上的蒸汽发生器普遍存在故障率高、使用寿命短等问题,而引起这两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为蒸汽发生器水容量小,水位很难控制稳定,频繁假信号干扰造成电器误报警;传统蒸汽发生器对水质要求高、容易因为水垢问题引起蒸汽发生器产生不可修复的故障。例如公开号为CN202149475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热管式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发生室、燃烧室,其中,蒸汽发生室内设有热管,热管的受热端伸入燃烧室内。该申请存在以下问题:为了防止燃烧室干烧,该申请虽然采用防干烧传感器监测并向中央控制器反馈蒸汽发生室内的水位情况,但是水位控制过程较为复杂;该申请通过防垢镁棒防止蒸汽发生室内形成水垢,但是安装镁棒的作用主要用来防腐蚀,除水垢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该申请蒸汽发生器仍存在水垢问题,水垢将缩短设备使用寿命;该申请对排放的烟气没有进行处理,导致排放烟气无法达到低氮标准;该申请中热管式蒸汽发生器的体积较大,内部结构较为复杂,难以在市面上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热管式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难、易产生水垢、排放烟气中N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式蒸汽发生器,包括锅炉(1)、发生器(2)、燃烧器(3),所述燃烧器(3)的燃烧端伸进所述锅炉(1)的炉膛(11)内,所述锅炉(1)与所述发生器(2)相连,所述发生器(2)内设有热管(2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21)外形成一次侧通道,所述热管(21)内形成二次侧通道,所述一次侧通道内的介质与所述二次侧通道内的介质进行热量交换;所述锅炉(1)与所述发生器(2)的一次侧通道连接形成一次侧循环回路,所述一次侧循环回路真空密闭;所述一次侧通道的最低液面高度高于所述锅炉(1)的最高液面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式蒸汽发生器,包括锅炉(1)、发生器(2)、燃烧器(3),所述燃烧器(3)的燃烧端伸进所述锅炉(1)的炉膛(11)内,所述锅炉(1)与所述发生器(2)相连,所述发生器(2)内设有热管(2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21)外形成一次侧通道,所述热管(21)内形成二次侧通道,所述一次侧通道内的介质与所述二次侧通道内的介质进行热量交换;所述锅炉(1)与所述发生器(2)的一次侧通道连接形成一次侧循环回路,所述一次侧循环回路真空密闭;所述一次侧通道的最低液面高度高于所述锅炉(1)的最高液面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热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1)包括蒸汽出口(12)和进水口(13),所述发生器(2)包括一次侧进口(22),一次侧出口(23)、二次侧进口(24)和二次侧出口(25);所述蒸汽出口(12)通过蒸汽管(4)与所述发生器(2)的一次侧进口(22)连通,所述一次侧出口(23)通过冷凝管(5)与所述进水口(13)连通,所述二次侧进口(24)通过所述热管(21)与所述二次侧出口(25)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11)的一侧为炉体(120),所述炉体(120)的下方设有第一集水室(16),所述第一集水室(16)连通所述锅炉(1)的进水口(13);所述炉体(120)上方设有第二集水室(17),所述第二集水室(17)连通所述锅炉(1)的蒸汽出口(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20)内设有换热管道(143),所述第一集水室(16)通过所述换热管道(143)与所述第二集水室(17)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林郭跃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联赫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