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大比例烟气再循环的对流换热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384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大比例烟气再循环的对流换热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包括炉膛、与炉膛相连通的烟道和烟气再循环系统;锅炉炉膛为采用耐火浇注料的绝热炉膛,通过采用大比例烟气再循环来中和炉内燃烧温度和降低炉膛出口烟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由于锅炉进口工质温度显著增加所带来的炉膛气冷壁辐射受热面的超温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大比例烟气再循环的对流换热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结构
本技术属于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大比例烟气再循环的对流换热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结构。
技术介绍
不断提高发电机组的效率是电力行业研究的永恒主题和目标。对于发电企业而言,系统的循环效率越高,单位发电量的能耗就越低,对应的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就越低。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是目前火力发电效率突破50%最具竞争优势的技术路线之一。对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由于系统回热量大,锅炉进口工质温度显著升高(高达500℃左右),给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的设计和运行带来巨大挑战。目前,国内外已公开的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的研究资料中,其受热面布置均参照传统蒸汽锅炉受热面结构进行。对于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来讲,如果仍按照传统蒸汽锅炉的受热面结构来布置其受热面,必然会存在严重的锅炉气冷壁超温问题。特别是在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的炉膛燃烧器区域,由于该区域燃料燃烧放热集中,热负荷明显增加,导致该区域气冷壁极易发生超温现象,给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的正常安全运行带来严重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解决超临界二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大比例烟气再循环的对流换热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1)、与炉膛相连通的烟道和烟气再循环系统;炉膛(1)内壁面铺设有耐火浇注料(2),炉膛(1)内壁面下部布置有燃烧器(3),炉膛(1)底部设置有炉膛底部再循环烟气送入喷口(16),炉膛(1)布置燃烧器(3)的位置设置有燃烧器区再循环烟气送入喷口(17),炉膛(1)上部设置有炉膛上部再循环烟气送入喷口(18);与炉膛(1)相连通的烟道内沿烟气流通方向依次布置有高温过热器(4)、高温再热器(5)、包墙过热器(6)、低温过热器(7)、低温再热器(9)、中隔墙过热器(8)、烟气挡板(10)、烟气冷却器(11)、SCR烟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大比例烟气再循环的对流换热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1)、与炉膛相连通的烟道和烟气再循环系统;炉膛(1)内壁面铺设有耐火浇注料(2),炉膛(1)内壁面下部布置有燃烧器(3),炉膛(1)底部设置有炉膛底部再循环烟气送入喷口(16),炉膛(1)布置燃烧器(3)的位置设置有燃烧器区再循环烟气送入喷口(17),炉膛(1)上部设置有炉膛上部再循环烟气送入喷口(18);与炉膛(1)相连通的烟道内沿烟气流通方向依次布置有高温过热器(4)、高温再热器(5)、包墙过热器(6)、低温过热器(7)、低温再热器(9)、中隔墙过热器(8)、烟气挡板(10)、烟气冷却器(11)、SCR烟气脱硝装置(12)和空气预热器(13),其中,低温过热器(7)和低温再热器(9)并排布置于中隔墙过热器(8)的左右两侧;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烟道上设置的烟气再循环抽取口(14),与烟气再循环抽取口(14)通过管道连通的设置在炉膛(1)上的炉膛底部再循环烟气送入喷口(16)、燃烧器区再循环烟气送入喷口(17)和炉膛上部再循环烟气送入喷口(18),以及设置在管道上的烟气再循环风机(15);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中高温回热器的冷侧出口工质与烟气冷却器(11)的出口工质经过管道并管后依次经过包墙过热器(6)、中隔墙过热器(8)、低温过热器(7)和高温过热器(4)后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中高压透平的入口相连通;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中高压透平的出口工质依次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文刚杨玉张磊吴帅帅李红智姚明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