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支吊架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079207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支吊架及其装配方法,所述支吊架:包含一个或多个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及一个或多个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每个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下端对应与之相邻的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通过竖向连接件连接;相邻两个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之间通过一根第三横担连接;每个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上端对应与之相邻的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或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的下端通过竖向连接件连接;相邻两个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之间通过竖向连接件连接或通过一根第四横担连接。所述装配方法是:先依据客户需求在工厂完成一系列独立门式单元架拼接后,再运至现场像搭积木一样拼接出支吊架整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组装灵活,方便快捷,施工速度快,工期短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支吊架及其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吊架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支吊架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大型室内工程的设备、风管、电缆桥架及各类管道的综合排布与安装往往会影响到本身及相关专业施工进度、施工成本、安全可靠性和更换、扩展性,而支吊架的选择大多为角钢支吊架、复合材料支吊架、成品支吊架和固德金支吊架,这些支吊架都需要将槽钢、支座、连接件等构件运至现场进行切割、打磨和焊接,需要大量人力,且二次优化能力及更换,扩展性也较差,不便于在有限的空间里快速施工,增加了成本。根据本申请从事安装工程多年的经验来看,可将上述支吊架用到的槽钢截面进行定型设计,即只分单槽钢和双槽钢,其中双槽钢由两个单槽钢焊接而成。在实际生产中,整个流水线只需生产一种截面的槽钢,然后依据客户需求在工厂就将这些槽钢拼接成一个个独立的门式单元架后,再运至现场直接像搭积木那样拼接安装即可。这样不仅可达到结构最优化,从根本上解决性能过剩或承载力不足等安全问题,而且还可以大幅度的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期,降低人工成本及造价,相对于国内同类型的其它装配式支吊架结构,在总造价上其降低幅度最低能达到20%。这种标准化、规模化的门式单元架系列支吊架目前在国内外至今未见相关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灵活,安装快捷、方便、能有效的减少模具数量、加快施工速度、缩短了工期及降低人工成本和造价的装配式支吊架及其装配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支吊架,包含一个或多个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及一个或多个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每个所述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下端均同与之相邻的一个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上端通过一组竖向连接件连接;每个所述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左侧或/和右侧通过一根第三横担同与之相邻的一个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连接;每个所述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上端均同与之相邻的一个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下端或一个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下端通过一组竖向连接件连接;每个所述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下端均同与之相邻的一个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上端通过一组竖向连接件连接;每个所述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左侧或/和右侧通过一根第四横担同与之相邻的一个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每根所述第三横担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三角连接件同与之相对的两个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连接;每根所述第四横担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四角连接件同与之相对的两个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均包含两根第一竖向吊杆、一根第一横担、两个固定支座及两个第一角连接件;每个所述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均包含两根第二竖向吊杆、一根第二横担及两个第二角连接件;每根第一竖向吊杆上端均与一个固定支座连接,下端均通过一对竖向连接件同与之相邻的第二门式支吊架单元体的一根第二竖向吊杆连接;每根第二竖向吊杆上端均同与之相邻的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的一根第一竖向吊杆下端或与之相邻的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的一根第二竖向吊杆下端通过一对竖向连接件连接,下端均同与之相邻的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的一根第二竖向吊杆上端通过一对竖向连接件连接;在每个所述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的两根第一竖向吊杆之间均设置着一根所述的第一横担,所述第一横担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一角连接件同与之相对应的两根第一竖向吊杆连接;在每个所述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的两根第二竖向吊杆之间均设置着一根所述的第二横担,所述第二横担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角连接件同与相对应的两根第二竖向吊杆)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每根所述第一竖向吊杆和第二竖向吊杆均采用的是一根长为1000mm的双槽钢;每根所述第一横担及第三横担均采用的是一根长为800mm的单槽钢;每根所述第二横担及第四横担均采用的是一根长为800mm的双槽钢;每根所述长为1000mm的双槽钢均由两根长为1000m的单槽钢背靠背焊接而成;每根所述长为800mm的双槽钢均由两根长为800mm的单槽钢背靠背焊接而成;每根所述长为1000mm及800mm的单槽钢槽口处的两个折弯边的末端均设有第一锯齿。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固定支座均包含一个底板、一个矩形管及两个第一牙板,所述底板焊接在所述矩形管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一牙板相互对称且均穿设在所述矩形管内,并分别通过两个第一螺栓对应与所述矩形管的左右两侧管壁连接;在每个所述第一牙板面向所述矩形管内侧管壁的端面两侧边缘处均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锯齿相啮合匹配的第二锯齿。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竖向连接件均包含一个U型槽钢及一个第二牙板,所述第二牙板穿设在所述U型槽钢的U型槽内,并通过两个第二螺栓对应与所述U型槽钢的槽底壁连接;在每个所述第二牙板面向所述U型槽钢槽底壁的端面两侧边缘处均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锯齿相啮合匹配的第三锯齿。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第一角连接件及第三角连接件均由一个L型角连接件构成;每个所述第二角连接件及第四角连接件均由两个L型角连接件构成;每个所述L型角连接件均包含一个L型角连接板及两个第三牙板,所述两个第三牙板均穿设在所述L型角连接板的内部,并分别通过两个第三螺栓对应与所述L型角连接板的长边和短边连接;在每个所述第三牙板面向所述L型角连接板的端面两侧边缘处均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锯齿相啮合匹配的第四锯齿。一种基于装配式支吊架的装配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步骤1、工厂预制(1)根据加工图纸,在工厂完成全部的单元构件的加工;(2)将加工好的各构件按照图纸要求,组装成一个个独立的门式单元支吊架单元体,并将对各门式单元支吊架单元体进行编号:步骤2、现场安装(1)将工厂预制好且编号好的各门式单元支吊架单元体运输到施工现场;(2先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按照编号,依次完成最上层门式单元支吊架的各支吊架单元体安装,然后再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按照编号,依次完成其余各层门式单元支吊架的各支吊架单元体安装;或者先由上至下按照编号,依次完成最左列或最右列门式单元支吊架的各支吊架单元体安装,然后再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依次完成其余各列门式单元支吊架的各支吊架单元体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减少了产品零件的多样化,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2)有利于产品的零部件的更换维修,降低产品零部件设计成本;(3)可标准化产品,流水线式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小了供货周期;(4)有利于减少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时间和费用,提高了安装效率,缩短了工期;(5)同一模块单元体的受力性能经过优化处理,在不超过其承载力范围可以保证安全可靠;(6)可以极大的提高设计优化效率,减小设计阶段的时间,因为是标准试件,模块化安装,每个单元体的质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7)实现模块化后,所有支吊架都是以单元体的显示拼装起来,每个单元体即独立又相互关联起来,共同组成综合管线支吊架体系;(8)如需更换某个杆件或者单元体,只需提供单元体编号,即可在短时间内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式支吊架的第一种实施例;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式支吊架的第二种实施例;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式支吊架的第三种实施例;图4为图1中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固定支座与第一竖向吊杆的连接节点示意图;图7为图2中第一竖向吊杆与第二竖向吊杆或两个第二竖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支吊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或多个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1)及一个或多个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2);每个所述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1)下端均同与之相邻的一个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2)上端通过一组竖向连接件(3)连接;每个所述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1)左侧或/和右侧通过一根第三横担(4)同与之相邻的一个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1)连接;每个所述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2)上端均同与之相邻的一个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1)下端或一个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2)下端通过一组竖向连接件(3)连接;每个所述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2)下端均同与之相邻的一个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2)上端通过一组竖向连接件(3)连接;每个所述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2)左侧或/和右侧通过一根第四横担(5)同与之相邻的一个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支吊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或多个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1)及一个或多个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2);每个所述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1)下端均同与之相邻的一个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2)上端通过一组竖向连接件(3)连接;每个所述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1)左侧或/和右侧通过一根第三横担(4)同与之相邻的一个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1)连接;每个所述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2)上端均同与之相邻的一个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1)下端或一个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2)下端通过一组竖向连接件(3)连接;每个所述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2)下端均同与之相邻的一个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2)上端通过一组竖向连接件(3)连接;每个所述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2)左侧或/和右侧通过一根第四横担(5)同与之相邻的一个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第三横担(4)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三角连接件(6)同与之相对的两个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1)连接;每根所述第四横担(5)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四角连接件(7)同与之相对的两个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1)均包含两根第一竖向吊杆(1.1)、一根第一横担(1.2)、两个固定支座(1.3)及两个第一角连接件(1.4);每个所述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2)均包含两根第二竖向吊杆(2.1)、一根第二横担(2.2)及两个第二角连接件(2.3);每根第一竖向吊杆(1.1)上端均与一个固定支座(1.3)连接,下端均通过一对竖向连接件(3)同与之相邻的第二门式支吊架单元体(2)的一根第二竖向吊杆(2.1)连接;每根第二竖向吊杆(2.1)上端均同与之相邻的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1)的一根第一竖向吊杆(1.1)下端或与之相邻的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2)的一根第二竖向吊杆(2.1)下端通过一对竖向连接件(3)连接,下端均同与之相邻的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2)的一根第二竖向吊杆(2.1)上端通过一对竖向连接件(3)连接;在每个所述第一门式单元支吊架(1)的两根第一竖向吊杆(1.1)之间均设置着一根所述的第一横担(1.2),所述第一横担(1.2)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一角连接件(1.4)同与之相对应的两根第一竖向吊杆(1.1)连接;在每个所述第二门式单元支吊架(2)的两根第二竖向吊杆(2.1)之间均设置着一根所述的第二横担(2.2),所述第二横担(2.2)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角连接件(2.3)同与相对应的两根第二竖向吊杆(2.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第一竖向吊杆(1.1)和第二竖向吊杆(2.1)均采用的是一根长为1000mm的双槽钢;每根所述第一横担(1.2)及第三横担(4)均采用的是一根长为800mm的单槽钢;每根所述第二横担(2.2)及第四横担(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升平马小霞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