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18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基板;多个第二电极层,沿第一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在基板的第一侧面上、并与基板绝缘;多个光电转化层,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第二电极层的背向基板的侧面上;和多个第一电极层,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光电转化层的背向基板的侧面上,且在第一方向上,前侧的第一电极层还延伸至后侧相邻的光电转化层上、并通过导电通孔与后侧相邻的第二电极层电连接,且相邻的第一电极层相间隔而不直接连通,太阳能电池内部实现串联,无需后续对电池进行切割以及拼接串联等的操作,简化了太阳能组件的制作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组件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和包含该太阳能电池的一种太阳能组件。
技术介绍
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光电转化层和两个导电层,两个导电层设置在光电转化层的两个侧面上。太阳能电池通过裁切形成依次此排列的多个小电池,小电池的上侧面设置汇流条,前一个小电池的汇流条连接至下一个小电池的下侧面,以此来实现多个小电池串联拼接,此工艺繁琐复杂,而且相邻小电池之间会产生拼接缝隙,后期需要使用阻隔膜进行封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其内部实现串联,无需后续对电池进行切割以及拼接串联等的操作,简化了太阳能组件的制作工艺。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组件。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包括:基板;多个第二电极层,沿第一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一侧面上、并与所述基板绝缘;多个光电转化层,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电极层的背向所述基板的侧面上;和多个第一电极层,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光电转化层的背向所述基板的侧面上,且在第一方向上,前侧的第一电极层还延伸至后侧相邻的光电转化层上、并通过导电通孔与后侧相邻的第二电极层电连接,且相邻的第一电极层相间隔。可选地,在第一方向上,自第二个光电转化层起,任一所述光电转化层的前端设置一个或多个所述导电通孔。可选地,所述导电通孔包括通孔和设置在所述通孔内侧面上的导电层。可选地,所述导电通孔包括通孔和设置在所述通孔内的导电柱。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层上均设置有汇流条。可选地,在第一方向上,任一第二区域的前侧均具有多个第一区域。可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还包括:阻隔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一侧面上,多个所述第二电极层沿第一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阻隔绝缘层上。可选地,所述阻隔绝缘层为氮化硅层或氧化铝层。可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还包括:封装层,封装在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层的背向所述基板的一侧。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极层为通过激光划刻或掩膜版蒸镀的方式制作而成的金属电极层。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极层为钼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为氧化铟锡层,所述光电转化层为PN结半导体层。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组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组件,多个第二电极层沿第一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在基板的第一侧面上、并与基板绝缘,多个光电转化层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第二电极层的背向基板的侧面上,多个第一电极层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光电转化层的背向基板的侧面上,且在第一方向上,前侧的第一电极层还延伸至后侧相邻的光电转化层上、并通过导电通孔与后侧相邻的第二电极层电连接,且相邻的第一电极层相间隔而不直接连通,太阳能电池内部实现串联,无需后续对电池进行切割以及拼接串联等的操作,简化了太阳能组件的制作工艺。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封装层未示出;图3为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基板,2第二电极层,3光电转化层,4第一电极层,51第一区域,52第二区域,53第三区域,531导电通孔,54第四区域,6阻隔绝缘层,7封装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基板1;多个第二电极层2,沿第一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基板1的第一侧面上、并与所述基板1绝缘;多个光电转化层3,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电极层2的背向所述基板1的侧面上;和多个第一电极层4,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光电转化层3的背向所述基板1的侧面上,且在第一方向a上,前侧的第一电极层4与其后侧相邻的第二电极层2电连接(等同方案为:在第一方向上,后侧的第一电极层与第一电极层前侧相邻的第二电极层电连接,也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在此不再赘述)。该太阳能组件,多个第二电极层2沿第一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在基板1的第一侧面上、并与基板1绝缘,多个光电转化层3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第二电极层2的背向基板1的侧面上,多个第一电极层4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光电转化层3的背向基板1的侧面上,且在第一方向上,前侧的第一电极层4与其(指该前侧的第一电极层4)后侧相邻的第二电极层2电连接,太阳能电池内部实现串联,无需后续对电池进行切割以及拼接串联等的操作,简化了太阳能组件的制作工艺。其中,相邻第一电极层4在第一方向上相间隔而不直接连通,相邻第二电极层2在第一方向上也相间隔而不直接连通。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第一方向a上,自第二个第二电极层2起,任一第二电极层2的背向所述基板1的侧面均包括第一区域51和用于设置光电转化层3的第二区域52,前侧的第一电极层4延通过汇流条连接其后侧相邻第一区域51上,以此来实现在第一方向上,前侧的第一电极层4与其后侧相邻的第二电极层2电连接,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内部串联。其中,在第一方向上,任一第二区域52的前侧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区域51,多个可以是两个、三个或四个等,均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技术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汇流条为金属汇流条,第一电极层需要兼顾透光性,其电阻大,仅靠局部区域与第二电极层串联连接,接触区域电阻太大,因此第一电极层上增加金属汇流条,使用金属汇流条降低电阻,这样每个光电转化层就可制作的比较大。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在第一方向上,自第二个光电转化层3起,任一光电转化层3的背向所述基板1的侧面均包括第三区域53和用于设置第一电极层4的第四区域54,所述第三区域53上设置有贯通光电转化层3的导电通孔531,前侧的第一电极层4通过汇流条(图2和图3中未示出)连接至其后侧相邻的第三区域53上、通过导电通孔531与第二电极层2电连接,以此来通过导电通孔531实现在第一方向上,前侧的第一电极层4与其后侧相邻的第二电极层2电连接,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内部串联。其中,在第一方向上,任一第四区域54的前侧均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三区域53,多个可以是两个、三个或四个等,均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技术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汇流条为金属汇流条,第一电极层需要兼顾透光性,其电阻大,仅靠局部区域与第二电极层串联连接,接触区域电阻太大,因此第一电极层上增加金属汇流条,使用金属汇流条降低电阻,这样每个光电转化层就可制作的比较大。导电通孔可以是通孔内设置导电层的结构来实现,也可以是在通孔内设置导电柱的结构来实现等的方式,均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技术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可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多个第二电极层,沿第一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一侧面上、并与所述基板绝缘;多个光电转化层,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电极层的背向所述基板的侧面上;和多个第一电极层,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光电转化层的背向所述基板的侧面上,且在第一方向上,前侧的第一电极层还延伸至后侧相邻的光电转化层上、并通过导电通孔与后侧相邻的第二电极层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多个第二电极层,沿第一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一侧面上、并与所述基板绝缘;多个光电转化层,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电极层的背向所述基板的侧面上;和多个第一电极层,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光电转化层的背向所述基板的侧面上,且在第一方向上,前侧的第一电极层还延伸至后侧相邻的光电转化层上、并通过导电通孔与后侧相邻的第二电极层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向上,自第二个光电转化层起,任一所述光电转化层的前端设置一个或多个所述导电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通孔包括通孔和设置在所述通孔内侧面上的导电层;或所述导电通孔包括通孔和设置在所述通孔内的导电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层上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举苏志倩
申请(专利权)人:汉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