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动带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在无级变速器(以下记作CVT)等传动装置中的带以及制造该带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这种带的一例。专利文献1记载的带是能够称为推式带的带,通过将数百个程度的称为元件(或者单元)的金属制小片姿势一样地呈环状排列,利用环状的环带(或者承载部件或是圈)将这些元件箍紧(日文:結束)而构成。绕挂有该带的带轮为了能使绕挂半径连续地变化,由相互相对的面形成为锥形的一对滑轮构成,绕挂于该带轮的带的元件由这些滑轮夹持,以成为与摩擦力对应的规定的传递转矩容量。因此,沿带轮的径向向外侧推出的力作用于元件,所以利用环带产生与该力对抗的箍紧力。另外,由于元件被一对滑轮牢固地夹持,所以在元件自带轮脱出的情况下,需要对元件作用自滑轮间拔出的力。这样,CVT用的带上的元件需要为了维持环状的箍紧状态而与环带的内周面接触的部位,和为了使沿带轮的径向向外侧拉拽元件的力进行作用而卡挂于环带的外周面的部位。专利文献1所述的带是利用1条环带(在专利文献1中是环状承载部件)将两种类型的元件(在专利文献1中是横截构件)箍紧后得到的结构,各元件具有座板面(日文: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利用环状的环带将姿势一样地呈环状排列的多个标准元件箍紧,所述标准元件具有第1座板面、钩部、第1毂部以及第1凹窝部,所述第1座板面与所述环带的内周面接触,所述钩部在所述第1座板面的两端部以自所述第1座板面立起的状态设置,并与所述第1座板面上的所述环带的外周面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相对,所述第1毂部以及第1凹窝部形成在所述排列的方向上的前表面侧和后表面侧,相互嵌合以维持相邻的所述标准元件彼此的姿势,所述钩部彼此的间隔为所述环带的宽度以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具有插入在所述标准元件间的异型元件,所述异型元件具有第2座板面、支柱部,并且具有第2毂部和第2凹窝 ...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9 JP 2017-1906901.一种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利用环状的环带将姿势一样地呈环状排列的多个标准元件箍紧,所述标准元件具有第1座板面、钩部、第1毂部以及第1凹窝部,所述第1座板面与所述环带的内周面接触,所述钩部在所述第1座板面的两端部以自所述第1座板面立起的状态设置,并与所述第1座板面上的所述环带的外周面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相对,所述第1毂部以及第1凹窝部形成在所述排列的方向上的前表面侧和后表面侧,相互嵌合以维持相邻的所述标准元件彼此的姿势,所述钩部彼此的间隔为所述环带的宽度以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具有插入在所述标准元件间的异型元件,所述异型元件具有第2座板面、支柱部,并且具有第2毂部和第2凹窝部中的至少任一者,所述第2座板面与所述环带的内周面接触,所述支柱部在所述第2座板面的两端部以自所述第2座板面立起的状态设置,并且为所述环带的宽度以上的间隔,所述第2毂部与所述标准元件的所述第1凹窝部嵌合,所述第2凹窝部与所述标准元件的所述第1毂部嵌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柱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环带的外周面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相对的防脱部,所述防脱部彼此的间隔设定为小于所述环带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部具有与所述环带的外周面中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相对的移动限制面,所述移动限制面是倾斜面,该倾斜面与所述座板面的间隔在靠近所述座板面的中央的部位大于所述环带的厚度,并且在沿环带的宽度方向远离所述环带的部位小于所述环带的厚度。4.一种传...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