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的生产淬火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7548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丝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钢丝的生产淬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放线:通过钢丝放、收线装置使钢丝以一定速度向所述收线装置方向传输;加热:对运动着的钢丝进行马弗炉加热或电加热,加热温度在850~1000℃之间,使钢丝奥氏体化;拉拔:对奥氏体化的钢丝进行辊模拉拔,拉拔压缩量控制在20%~40%;水浴:将拉拔后的钢丝进行水浴处理。该钢丝的生产淬火工艺,通过硼砂循环温度、浓度均匀,节约硼砂且利于拉拔;提高涂硼结合力;烘干效果改变钢丝颜色和表面涂硼质量,收线钢丝更利于存放和拉拔;酸洗浓度高耗酸多,而提高些温度对酸洗效果提高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丝的生产淬火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丝加工
,具体为一种钢丝的生产淬火工艺。
技术介绍
在钢丝的生产过程中,特别是中、高碳钢丝生产过程中,为保证拉拔过程的正常进行及达到所要求的最终性能,目前广泛采用铅淬火处理的方式进行中间热处理,以期获得高的综合力学性能和拉拔性能,但由于铅蒸汽和铅尘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体的危害,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寻找一种经济、清洁和安全的热处理方式来取代铅淬火处理,已成为金属制品领域非常关注又急待解决的问题,水浴处理是取代铅淬火,彻底根除铅污染的一种有效方法,但传统水浴处理后钢丝强度比铅淬火处理的钢丝强度低,且保温炉使用前后未经过有效处理导致工艺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丝的生产淬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放线:通过钢丝放、收线装置使钢丝以一定速度向所述收线装置方向传输;加热:对运动着的钢丝进行马弗炉加热或电加热,加热温度在850~1000℃之间,使钢丝奥氏体化;拉拔:对奥氏体化的钢丝进行辊模拉拔,拉拔压缩量控制在20%~40%;水浴:将拉拔后的钢丝进行水浴处理,水浴溶液温度控制在80~90℃之间;冲洗:选用酸液进行酸洗,酸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的生产淬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放线:通过钢丝放、收线装置使钢丝以一定速度向所述收线装置方向传输;加热:对运动着的钢丝进行马弗炉加热或电加热,加热温度在850~1000℃之间,使钢丝奥氏体化;拉拔:对奥氏体化的钢丝进行辊模拉拔,拉拔压缩量控制在20%~40%;水浴:将拉拔后的钢丝进行水浴处理,水浴溶液温度控制在80~90℃之间;冲洗:选用酸液进行酸洗,酸洗时间为2~3min,酸洗完成后使用清水冲洗,冲洗时间为5~6min。保温:酸洗处理后的钢丝进入保温炉中保温,保温炉温度控制在500~60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的生产淬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放线:通过钢丝放、收线装置使钢丝以一定速度向所述收线装置方向传输;加热:对运动着的钢丝进行马弗炉加热或电加热,加热温度在850~1000℃之间,使钢丝奥氏体化;拉拔:对奥氏体化的钢丝进行辊模拉拔,拉拔压缩量控制在20%~40%;水浴:将拉拔后的钢丝进行水浴处理,水浴溶液温度控制在80~90℃之间;冲洗:选用酸液进行酸洗,酸洗时间为2~3min,酸洗完成后使用清水冲洗,冲洗时间为5~6min。保温:酸洗处理后的钢丝进入保温炉中保温,保温炉温度控制在500~60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的生产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处理后的钢丝进入保温炉保温前需要进行炉前处理,所述炉前处理具体为:提高冷水洗温度至70±10℃,再此前提下调整碱洗浓度,降低碱洗电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的生产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炉使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强劲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