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3-烷基取代-4-色满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8443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烷基取代‑4‑色满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硝酸银为催化剂,添加过硫酸钾,邻烯丙基苯甲醛和三级羧酸为反应物,乙腈和水作为混合溶剂,温度控制在80‑90℃,氮气保护下回流12‑15小时后,经过柱层析分离得到3‑烷基取代‑4‑色满酮类化合物。本反应的原料易得,价格廉价,操作简便,合成效率高,在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烷基取代-4-色满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烷基取代-4-色满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具有色满酮结构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中,此类化合物表现出抗炎、抗血小板聚集、抗HIV和抗癌等活性。文献报道,6取代的4-色满酮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的化合物,例如带有6-Cl,8-Br结构的4-色满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抑制SIRT2酶的活性(J.Med.Chem.2012,55,7104−7113)。近来,有文献报道使用邻烯丙氧基苯甲醛与芳基甲酰自由基、膦酰自由基分别发生串联环化反应可以合成相应的3-芳甲酰基取代-4-色满酮、3-膦酰基取代-4-色满酮类化合物(Chem.Commun.2016,52,3661;Adv.Synth.Catal.,2017,359,2390.)。本专利技术中所公布的以邻烯丙氧基苯甲醛与三级羧酸为原料,通过脱羧偶联环化合成3-烷基取代-4-色满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暂时没有相关文献及专利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3-烷基取代-4-色满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可“一锅煮”同时构建环系和C-C键,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效率高、原料廉价易得等优势,是一种高效合成3-烷基取代-4-色满酮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烷基取代-4-色满酮类化合物(III),结构式如下:其R1为氟、氯、溴、甲基、甲氧基;R2为叔丁基、叔戊基、1,1-二甲基-丁基、1-金刚烷基、1-甲基-环己烷基、1-甲基-环戊烷基、1,1-二甲基-3-苯基-丙基。所述的3-烷基取代-4-色满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邻烯丙氧基苯甲醛(I)、三级羧酸(II)加入到圆底烧瓶中,再加入溶剂,随后加入硝酸银和过硫酸钾,氮气保护下回流反应,得到3-烷基取代的4-色满酮类化合物(III)。所述的邻烯丙氧基苯甲醛类化合物(I)的结构如下:其中R1为氟、氯、溴、甲基、甲氧基。所述的三级羧酸(II)结构如下:所述溶剂为乙腈和水按体积1:1混合。所述的反应温度为80-90℃,反应时间为12-15h。所述邻烯丙氧基苯甲醛、三级羧酸、硝酸银和过硫酸钾的摩尔比为1:(2-4):0.2:3。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的反应通式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首次提供了一种合成3-烷基取代-4-色满酮类化合物的新方法:通过脱羧反应产生叔碳自由基与邻烯丙氧基苯甲醛发生串联环化反应。相对于传统方法,本方法不需要预先制备4-色满酮环系,可通过“一锅煮”同时构建环系和C-C键,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效率高、原料廉价易得等特点。反应底物适用范围好,可以合成大量的3-烷基取代-4-色满酮化合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3-烷基取代-4-色满酮类化合物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在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邻烯丙氧基苯甲醛(0.5mmol),特戊酸(2.0mmol),溶剂乙腈/水(1:1)4mL,再加入硝酸银(0.1mmol)和过硫酸钾(1.5mmol),氮气保护下80℃回流12小时,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最终产物。1HNMR(400MHz,CDCl3)δ:0.97(s,9H),1.05(dd,J=14,4,5.6Hz,1H),2.06(dd,J=14.4,4Hz),2.69-2.75(m,1H),4.18(t,J=11.2Hz),4.50(dd,J=11.2Hz,5.2Hz,1H),6.95(d,J=8.4Hz,1H),7.00(t,J=8.0Hz,1H),7.46(td,J=8.4,1.6Hz,1H),7.90(dd,J=8.0,1.6Hz,1H).13CNMR(100MHz,CDCl3)δ:29.4,30.6,38.2,42.7,71.8,117.5,120.7,121.1,127.5,135.4,161.1,194.5.HRMSCalcd.forC14H18O2[M+H]+:219.1380,Found219.1379.实施例2在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邻烯丙氧基苯甲醛(0.5mmol),2,2-二甲基丁酸(1.0mmol),溶剂乙腈/水(1:1)4mL,再加入硝酸银(0.1mmol)和过硫酸钾(1.5mmol),氮气保护下90℃回流12小时,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最终产物。1HNMR(400MHz,CDCl3)δ:0.85(t,J=7.6Hz,3H),0.90(s,9H),1.05(dd,J=14.8,6Hz,1H),1.25-1.35(m,2H),2.06(dd,J=14.4,3.6Hz,1H),2.68-2.74(m,1H),4.17(t,J=11.2Hz,1H),4.49(dd,J=11.2,5.2Hz,1H),6.94(d,J=8.4Hz,1H),7.00(t,J=8.0Hz,1H),7.45(m,1H),7.89(dd,J=8.0,1.6Hz).13CNMR(100MHz,CDCl3)δ:8.4,26.50,26.55,33.1,34.3,36.0,42.4,71.9,117.5,120.8,121.2,127.5,135.5,161.4,194.8.HRMSCalcd.forC15H20O2[M+H]+:233.1536,Found233.1538.实施例3在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2-烯丙氧基-5-氯苯甲醛(0.5mmol),特戊酸(2.0mmol),溶剂乙腈/水(1:1)4mL,再加入硝酸银(0.1mmol)和过硫酸钾(1.5mmol),氮气保护下80℃回流15小时,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最终产物。1HNMR(400MHz,CDCl3)δ:0.96(s,9H),1.04(dd,J=14.4,5.6Hz,1H),2.04(dd,J=14.4,3.6Hz),2.67-2.73(m,1H),4.17(t,J=11.2Hz,1H),4.49(dd,J=11.6,5.2Hz,1H),6.91(d,J=8.8Hz,1H),7.38(dd,J=8.8,2.8Hz,1H),7.83(d,J=2.4Hz,1H).13CNMR(100MHz,CDCl3)δ:29.4,30.7,38.2,42.5,72.0,119.3,121.5,126.7,126.8,135.4,159.8,193.6.HRMSCalcd.forC14H17ClO2[M+H]+:253.0990,Found253.0988.实施例4在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邻烯丙氧基苯甲醛(0.5mmol),1-金刚烷甲酸(1.0mmol),溶剂乙腈/水(1:1)4mL,再加入硝酸银(0.1mmol)和过硫酸钾(1.5mmol),氮气保护下80℃回流15小时,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最终产物。1HNMR(400MHz,CDCl3)δ:0.90(dd,J=14.4,5.6Hz,1H),1.53(s,6H),1.63(d,J=11.6Hz,3H),1.70(d,J=11.6Hz,3H),1.91(dd,J=14.4,3.6Hz,1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烷基取代‑4‑色满酮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烷基取代-4-色满酮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其中R1为氟、氯、溴、甲基、甲氧基;R2为叔丁基、叔戊基、1,1-二甲基-丁基、1-金刚烷基、1-甲基-环己烷基、1-甲基-环戊烷基、1,1-二甲基-3-苯基-丙基。2.3-烷基取代-4-色满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步骤如下:将邻烯丙氧基苯甲醛、三级羧酸加入到圆底烧瓶中,再加入溶剂,随后加入硝酸银和过硫酸钾,氮气保护下回流反应,得到3-烷基取代的4-色满酮类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烷基取代-4-色满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邻烯丙氧基苯甲醛的结构式如下:其中R1为氟、氯、溴、甲基、甲氧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烷基取代-4-色满酮类化合物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岚胡昊於兵屈凌波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