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奥司他韦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8421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磷酸奥司他韦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式(Ⅳ)所示的中间体在溶剂中,经与醋酸钯、三苯基膦、N,N‑二甲基巴比妥酸反应,脱去烯丙基得到式(Ⅲ)所示的中间体,其中,式(Ⅳ)所示中间体、醋酸钯、三苯基膦、N,N‑二甲基巴比妥酸的当量比为1:0.01:0.04:1.2,其次将式(Ⅲ)所示的中间体经酸处理,脱去叔丁基得到式(Ⅱ)所示的奥司他韦游离碱,最后将奥司他韦游离碱在溶剂中与磷酸反应,并结晶纯化。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得到的磷酸奥司他韦中钯、砷、镉、钴、铜、汞、锂、镍、铅、锑、钛、钒等主要重金属残留量均在限度范围内,符合ICH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酸奥司他韦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品制备领域,具体涉及磷酸奥司他韦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磷酸奥司他韦,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口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长期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有效的防治流感药物之一。它能通过人体代谢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从而抑制新的病毒颗粒形成,减少其在人体内的传播,缓解流感症状。磷酸奥司他韦结构如式(Ⅰ)所示:目前磷酸奥司他韦合成路线很多,主要分为叠氮合成路线和非叠氮合成路线。其中叠氮路线大部分工艺都存在能耗高,操作危险,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专利CN1759093披露的非叠氮路线如下:中间体(Ⅳ)经三氟乙酸脱去叔丁基后得到中间体(Ⅴ),中间体(Ⅴ)经醋酸钯脱烯丙基保护基得到式(Ⅱ)所示的奥司他韦游离碱后,直接与磷酸成盐,得到磷酸奥司他韦。该方法收率高,操作简单,经济效益好,适合工业化生产,但不足之处在于得到的磷酸奥司他韦中重金属元素杂质残留过多。基于药品安全性的考虑,根据ICH相关指导原则,国内外在药品研究过程中,越来越关注元素杂质的残留和控制。使用上述方法得到的磷酸奥司他韦中重金属元素残留不符合ICH的相关标准,需要进一步被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磷酸奥司他韦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制备磷酸奥司他韦重金属元素杂质残留过多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制备磷酸奥司他韦的方法如下:(1)将式(Ⅳ)所示的中间体在溶剂中,经与醋酸钯、三苯基膦、N,N-二甲基巴比妥酸反应,脱去烯丙基得到式(Ⅲ)所示的中间体;(2)将式(Ⅲ)所示的中间体经酸处理,脱去叔丁基得到式(Ⅱ)所示的奥司他韦游离碱;(3)将式(Ⅱ)所示的奥司他韦游离碱,在溶剂中与磷酸反应,并经过结晶纯化,得到式(Ⅰ)所示的磷酸奥司他韦。其中,步骤(1)中,式(Ⅳ)所示中间体、醋酸钯、三苯基膦、N,N-二甲基巴比妥酸的当量比为1:0.01:0.04:1.2。反应温度为20-25℃。反应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中的一种或其混合溶剂,优选乙醇。步骤(2)中,中间体可先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再经酸处理,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甲苯、正庚烷、环己烷、正己烷、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或其混合溶剂,优选二氯甲烷或乙醇。所述的酸可为有机酸或无机酸,优选盐酸、硫酸、磷酸、三氟乙酸,最优选三氟乙酸。反应温度为35-50℃。步骤(3)中,所述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醇类溶剂或醇类溶剂与水的混合溶剂,但不限于此。反应温度为0-100℃,优选45-50℃。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得到的磷酸奥司他韦中钯、砷、镉、钴、铜、汞、锂、镍、铅、锑、钛、钒等主要重金属残留量均在限度范围内,符合ICH标准。具体实施例在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然而,本专利技术可能具体体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而且它不应该被局限于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中,提供这些实施例中的目的是使所披露内容更完整与全面。所用试剂和原料,除了提供制备方法的除外,其余均为市售。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所有科技术语具有的含义与权利要求主题所属
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实施例1使用CN1759093所公开的方法制备磷酸奥司他韦的对比例。称取式(Ⅳ)所示的化合物200g溶清于300ml二氯甲烷中,滴加到800ml三氟乙酸中,控温≤50℃反应1h。TLC监控终点,减压浓缩溶剂,加入甲苯带干三次。浓缩液加入800ml甲苯,800ml纯化水,剧烈搅拌30min,静止分层,有机层用400ml×2纯化水淬洗,合并水层。水层用200ml×2甲苯淬洗。水层加入800ml二氯甲烷,用饱和Na2CO3水溶液调pH=9.0。静置分层。水层用400ml×3二氯甲烷萃取。合并二氯甲烷层,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得式(Ⅴ)所示的中间体。氮气保护下,于2000ml反应瓶中,依次加入上述得到的式(Ⅴ)所示化合物、无水乙醇800g、N,N-二甲基巴比妥酸(85.0g,0.54mol)、醋酸钯(1.01g,0.0045mol)、三苯基膦(4.73g,0.018mol),加毕,控温20-25℃,搅拌反应2h。降温至10-15℃,保温30min,抽滤,滤液浓缩得式(Ⅱ)所示奥司他韦游离碱粗品,收率88%,纯度96.9%。室温将上述奥司他韦游离碱粗品溶于1000ml无水乙醇,升温至45~50℃,60分钟以上滴加完700ml无水乙醇溶解60g85%磷酸的混合溶液,维持45~50℃搅拌45分钟;缓慢降温,4.0h降至0℃,维持温度-5~0℃搅拌60分钟,抽滤,滤饼用300ml无水乙醇漂洗,抽干。真空干燥(45~50℃)6h,得白色固体式(Ⅰ)粗品。室温,将式(Ⅰ)粗品溶解于800ml无水乙醇+140ml纯化水的混合溶剂中,升温至45~50℃,维持温度继续搅拌60分钟,趁热快速过滤,母液在45℃浓缩至有固体析出;加入800ml无水乙醇,继续在45℃浓缩至糊状;加入800ml无水乙醇,升温,维持45~50℃继续搅拌60分钟;将搅拌速度调至75转/分钟,缓慢降温,2.5h将温度降至0℃,维持-5~0℃搅拌120分钟;抽滤,用300ml无水乙醇漂洗滤饼,抽干。45~50℃真空干燥6小时,得白色固体式(Ⅰ)磷酸奥司他韦。总收率63.5%,纯度99.5%。元素杂质检测结果如下:元素杂质限度(ppb)检测结果钯≤10001316砷≤15009809镉≤2007钴≤500211铜≤100003954汞≤300ND锂≤10000101镍≤20008354铅≤5001163锑≤100004030钛≤100001087钒≤1000582其中,重金属元素钯、砷、镍、铅都严重超标。实施例2氮气保护下,于2000ml反应瓶中,依次加入式(Ⅳ)所示化合物(179.5g,0.40mol)、无水乙醇776g、N,N-二甲基巴比妥酸(75.0g,0.48mol)、醋酸钯(0.90g,0.004mol)、三苯基膦(4.20g,0.016mol),加毕,控温20-25℃,搅拌反应2h。降温至10-15℃,保温30min,抽滤,滤液浓缩得,式(Ⅲ)粗品。上述式(Ⅲ)粗品,滴加到800ml三氟乙酸中,控温35-40℃反应1h。反应液控温≤50℃,减压浓缩溶剂,加入甲苯带干三次。浓缩液加入800ml甲苯,800ml纯化水,剧烈搅拌30min,静止分层,有机层用400ml×2纯化水淬洗,合并水层。水层用200ml×2甲苯淬洗。水层加入800ml二氯甲烷,用饱和Na2CO3水溶液调pH=9.0。静置分层。水层用400ml×3二氯甲烷萃取。合并二氯甲烷层,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得式(Ⅱ)奥司他韦游离碱粗品118g,收率94.4%,纯度98.2%。室温将上述奥司他韦游离碱粗品溶于950ml无水乙醇,升温至45~50℃,60分钟以上滴加完600ml无水乙醇溶解52g85%磷酸的混合溶液,维持45~50℃搅拌45分钟;缓慢降温,4.0h降至0℃,维持温度-5~0℃搅拌60分钟,抽滤,滤饼用250ml无水乙醇漂洗,抽干。真空干燥(45~50℃)6h,得白色固体式(Ⅰ)粗品。室温,将式(Ⅰ)粗品溶解于700ml无水乙醇+120ml纯化水的混合溶剂中,升温至45~50℃,维持温度继续搅拌60分钟,趁热快速过滤,母液在45℃浓缩至有固体析出;加入700ml无水乙醇,继续在45℃浓缩至糊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奥司他韦游离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奥司他韦游离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式(Ⅳ)所示的中间体在溶剂中,经与醋酸钯、三苯基膦、N,N-二甲基巴比妥酸反应,脱去烯丙基得到式(Ⅲ)所示的中间体,其中,式(Ⅳ)所示中间体、醋酸钯、三苯基膦、N,N-二甲基巴比妥酸的当量比为1:0.01:0.04:1.2;(2)将式(Ⅲ)所示的中间体经酸处理,脱去叔丁基得到式(Ⅱ)所示的奥司他韦游离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反应温度为20-2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反应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中的一种或其混合溶剂。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栋刘平陈德君
申请(专利权)人:博瑞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