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4200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属于甘氨酸生产技术领域,以氯乙酸和氨气为原料,在催化剂乌洛托品的水溶液中进行氨解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第一次降温结晶得到混合晶体和母液,混合晶体用水溶解后进行第二次降温结晶,得到的初产品进行低温水洗涤后离心分离并干燥得到甘氨酸产品,母液经电渗析分离得到甘氨酸、乌洛托品混合液和氯化铵水液;甘氨酸和乌洛托品混合液送回前序工序套用;氯化铵水液蒸发浓缩结晶得到氯化铵。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醇水混合液加大生产成本、母液蒸馏需要大量能耗和副产物氯化铵品质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甘氨酸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
技术介绍
甘氨酸亦称氨基乙酸,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农药等行业,在医药中主要用于氨基酸制剂,金霉素缓冲剂,咪唑酸乙酯中间体。在食品工业中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调味、杀菌防腐、抗氧化、营养强化等。在农药工业中主要用作合成草甘膦和增甘膦的原料。甘氨酸合成,目前国外多数采用以氰化钠(或含氰废水)为主要原料的Strecker法,该法工艺条件苛刻,收率不高,但可利用丙烯氰生产的废水作原料,成本低。我国普遍采用α-卤代酸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成熟,但存在催化剂不能回收、反应收率仅在80~85%之间、大量甲醇需蒸馏从而蒸汽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成本高等缺点。公告号为CN1340498,公告日为2002年3月20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甘氨酸制备工艺,用氯乙酸和氨作液相反应,反应后分离出甘氨酸,其特征是包括步聚:(1)将反应后的溶液冷却结晶分离出甘氨酸/氯化铵混晶;取出混晶后的母液返回反应体系,循环套用;(2)所述的混晶用醇—水混合液溶解其中的氯化铵,分离出甘氨酸;取出甘氨酸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在反应釜内配制氯乙酸溶液,并加入乌洛托品,向反应釜内缓慢通入氨气反应,溶液pH为8时结束通氨;B、反应结束后将溶液转移至第一结晶釜进行第一次降温结晶,再通过离心分离得到甘氨酸与氨化铵的混合结晶,剩下的母液备用;C、将混合结晶放入第二结晶釜内加水溶解,然后再进行第二次降温结晶,再进行离心分离得到初产品,用低温水洗涤初产品,洗涤后再进行离心脱水,最后进行干燥得到甘氨酸产品;D、母液经电渗析分离得到甘氨酸—乌洛托品混合液和氯化铵水液;甘氨酸—乌洛托品混合液送回步骤A重复利用;氯化铵水液蒸发浓缩结晶得到氯化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在反应釜内配制氯乙酸溶液,并加入乌洛托品,向反应釜内缓慢通入氨气反应,溶液pH为8时结束通氨;B、反应结束后将溶液转移至第一结晶釜进行第一次降温结晶,再通过离心分离得到甘氨酸与氨化铵的混合结晶,剩下的母液备用;C、将混合结晶放入第二结晶釜内加水溶解,然后再进行第二次降温结晶,再进行离心分离得到初产品,用低温水洗涤初产品,洗涤后再进行离心脱水,最后进行干燥得到甘氨酸产品;D、母液经电渗析分离得到甘氨酸—乌洛托品混合液和氯化铵水液;甘氨酸—乌洛托品混合液送回步骤A重复利用;氯化铵水液蒸发浓缩结晶得到氯化铵。2.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氨酸合成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氯乙酸的浓度为75~85%。3.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美忠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乐山市福华通达农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