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管铣削装置及铣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835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尾管铣削装置及铣削系统,该尾管铣削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铣刀以及导向部;导向部设置在第二连接柱上,导向部的底端直径小于尾管的内径,导向部顶端的直径大于尾管的内径,导向部上设置有切割部;铣刀设置在第一连接柱上,铣刀的直径大于导向部顶端的直径,铣刀用于对尾管的内壁进行铣削,以形成密封面;在对套管下部的尾管进行切削时,呈圆台状的导向部侧壁先与尾管的内壁接触,使得导向部的轴线与尾管的轴线共线,使得铣刀的轴线与尾管的轴线共线;之后控制钻杆转动进而使铣刀在尾管内壁上切削出密封面,密封面的精度较高,密封面与配合面之间的密封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管铣削装置及铣削系统
本技术涉及油井设备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尾管铣削装置及铣削系统。
技术介绍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需先向地下钻出井管,并在井管内设置套管;之后将油泵设置在套管内以抽取石油;但是由于套管的底部存在石块等颗粒物,颗粒物入容易对油泵造成影响;因此如何避免颗粒物进入到油泵内成为研究的热点。现有技术中,套管的底部设置尾管,尾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孔,且尾管的底端设置有封堵块,以使石油只能经过过滤孔进入到尾管内,进而被吸入到油泵内;过滤孔可以阻挡颗粒物进入到尾管内,以免颗粒物对油泵造成影响。安装时,需向将尾管输送至套管的底端的下部,之后,将呈圆柱状的铣刀安装在钻杆的底端,再将钻杆伸入到套管内,并向地下延伸,直至铣刀抵顶在尾管的顶端,之后扭转钻杆,以使铣刀在尾管的内壁上加工出呈喇叭口状的密封面,之后向上提拉尾管,以使套管的底端穿入到尾管内,并且密封面与套管底端外侧的配合面配合,以保证套管与尾管之间的密封性。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井下的环境较为复杂,铣削的过程中呈圆柱状的铣刀的轴线难以与尾管的轴线共线,使得密封面精度不足,进而导致密封面与配合面之间的密封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尾管铣削装置及铣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井下的环境较为复杂,铣削的过程中呈圆柱状的铣刀的轴线难以与尾管的轴线共线,使得密封面精度不足,进而导致密封面与配合面之间的密封性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尾管铣削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铣刀以及导向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顶端与钻杆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底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柱的顶端连接;所述导向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柱上,所述导向部呈圆台状,所述导向部的底端直径小于尾管的内径,所述导向部顶端的直径大于尾管的内径,所述导向部上设置有切割部,以在尾管内壁上加工出定位锥面;所述铣刀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柱上,所述铣刀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部顶端的直径,所述铣刀用于对尾管的内壁进行铣削,以形成密封面。如上所述的尾管铣削装置,优选地,所述导向部包括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柱的第一导向段以及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柱的第二导向段,所述切割部包括:在所述第一导向段的侧壁上设置的多个第一摩擦颗粒、以及在所述第二导向段的侧壁上设置的多个第二摩擦颗粒,所述第一摩擦颗粒的粒径小于所述第二摩擦颗粒的粒径。如上所述的尾管铣削装置,优选地,所述导向部上沿平行于所述第二连接柱轴线的方向设置有第一排屑槽。如上所述的尾管铣削装置,优选地,所述铣刀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柱上的第一柱段上,所述第一柱段下部的第二柱段上设置有多个第三摩擦颗粒。如上所述的尾管铣削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二柱段的侧面形成有呈圆台状的第一锥面,第一锥面底端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锥面顶端的截面面积,所述第一锥面底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部顶端的直径,所述第一锥面顶端的直径小于所述铣刀的直径,所述第三摩擦颗粒设置在所述第一锥面上。如上所述的尾管铣削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锥面上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柱轴线的方向设置有第二排屑槽。如上所述的尾管铣削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柱段上部的第三柱段上设置有多个第四摩擦颗粒。如上所述的尾管铣削装置,优选地,所述第四摩擦颗粒的粒径小于所述第三摩擦颗粒的粒径。如上所述的尾管铣削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连接柱间可拆卸的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铣削系统,包括:钻杆以及如上所述的尾管铣削装置,所述钻杆的底端与所述尾管铣削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柱的顶端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尾管铣削装置及铣削系统,通过使第一连接柱的顶端与钻杆连接,第一连接柱的底端与第二连接柱的顶端连接,铣刀设置在第一连接柱上;在第二连接柱上设置有呈圆台状的导向部,导向部的轴线与钻杆的轴线共线设置,导向部底端的直径小于尾管的内径,导向部顶端的直径大于尾管的内径,并且导向部顶端的直径小于铣刀的直径;在对套管下部的尾管进行切削时,呈圆台状的导向部侧壁先与尾管的内壁接触,使得导向部的轴线与尾管的轴线共线,使得铣刀的轴线与尾管的轴线共线;之后控制钻杆转动进而使铣刀在尾管内壁上切削出密封面,密封面的精度较高,密封面与配合面之间的密封性较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尾管铣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一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第二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导向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连接柱;101、铣刀;102、第三摩擦颗粒;1021、第二排屑槽;103、第四摩擦颗粒;1031、第三排屑槽;104、第五摩擦颗粒;20、第二连接柱;201、第一摩擦颗粒;202、第二摩擦颗粒;203、第一排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尾管铣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一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第二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导向部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尾管铣削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柱10、第二连接柱20、铣刀101以及导向部;第一连接柱10的顶端与钻杆的底端连接,第一连接柱10的底端与第二连接柱20的顶端连接;导向部设置在第二连接柱20上,导向部呈圆台状,导向部截面面积较小的底端背离第一连接柱10设置,导向部的底端直径小于尾管的内径,且导向部顶端的直径大于尾管的内径,导向部用于在尾管内壁上加工出定位锥面;铣刀101设置在第一连接柱10上,铣刀101用于对尾管的内壁进行铣削,以形成密封面。具体地,第一连接柱10与钻杆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在第一连接柱10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外螺纹,相应的在钻杆的底端设置与连接外螺纹配合的连接螺纹孔,连接外螺纹旋入到连接螺纹孔内;合理的设置内、外螺纹的旋向,以在钻杆在转动的同时,连接外螺纹不会与连接内螺纹分离;当然,也可以在第一连接柱10的顶端设置有连接螺纹孔,相应的在钻杆的底端设置有与连接螺纹孔配合的连接外螺纹,连接外螺纹旋入到连接螺纹孔内。或者,在第一连接柱10靠近顶端的侧壁上设置第一连接部,相应的在钻杆靠近底端的侧壁设置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以实现第一连接柱10与钻杆之间的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无论第一连接柱10与钻杆之间采用何种连接方式,都需保证第一连接柱10的轴线与钻杆的轴线共线设置。具体地,第一连接柱10和第二连接柱20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或者第一连接柱10和第二连接柱20之间通过铸造的方式一体成型。优选地,导向部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管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铣刀以及导向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顶端与钻杆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底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柱的顶端连接;所述导向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柱上,所述导向部呈圆台状,所述导向部的底端直径小于尾管的内径,所述导向部顶端的直径大于尾管的内径,所述导向部上设置有切割部,以在尾管内壁上加工出定位锥面;所述铣刀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柱上,所述铣刀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部顶端的直径,所述铣刀用于对尾管的内壁进行铣削,以形成密封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管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铣刀以及导向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顶端与钻杆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底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柱的顶端连接;所述导向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柱上,所述导向部呈圆台状,所述导向部的底端直径小于尾管的内径,所述导向部顶端的直径大于尾管的内径,所述导向部上设置有切割部,以在尾管内壁上加工出定位锥面;所述铣刀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柱上,所述铣刀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部顶端的直径,所述铣刀用于对尾管的内壁进行铣削,以形成密封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管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包括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柱的第一导向段以及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柱的第二导向段,所述切割部包括:在所述第一导向段的侧壁上设置的多个第一摩擦颗粒、以及在所述第二导向段的侧壁上设置的多个第二摩擦颗粒,所述第一摩擦颗粒的粒径小于所述第二摩擦颗粒的粒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管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上沿平行于所述第二连接柱轴线的方向设置有第一排屑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尾管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延民迟军刘金龙吴双卢俊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