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主火筒的副火筒的传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341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容主火筒的副火筒的传热结构,属于油田开采机械领域,包括主火筒、副火筒及外壳,在副火筒的一端设有汇烟箱,汇烟箱的上部设有烟囱,所述的副火筒为内筒和外筒套接结构,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环形腔,所述的主火筒套接在副火筒的内筒内,副火筒外有壳体,副火筒外筒与壳体之间形成环形腔,副火筒内筒与主火筒亦形成环形腔,外筒与壳体间的环形腔和内筒与主火筒间的环形腔通过导水管相连通,在副火筒内筒和外筒间的环形腔内设有弯水管,导水管穿出副火筒外筒使管两端的环形腔形成介质循环通路,副火筒的末端由汇烟管穿过壳体的封头与汇烟箱相通。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减少金属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传热系数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容主火筒的副火筒的传热结构,包括主火筒、副火筒及外壳,在副火筒的一端设有汇烟箱,汇烟箱的上部设有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火筒为内筒和外筒套接结构,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环形腔,所述的主火筒套接在副火筒的内筒内,副火筒外有壳体,副火筒外筒与壳体之间形成环形腔,副火筒内筒与主火筒亦形成环形腔,外筒与壳体间的环形腔和内筒与主火筒间的环形腔通过导水管相连通,在副火筒内筒和外筒间的环形腔内设有弯水管,导水管穿出副火筒外筒使管两端的环形腔形成介质循环通路,副火筒的末端由汇烟管穿过壳体的封头与汇烟箱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更来张彪刘振张丽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通海纳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