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辊冷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773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多辊冷却机,其能解决传统炼胶产线因设置专门的贴膜设备而存在的产线长、占地面积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其包括底座、轴向平行且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座上的一排上冷却辊和一排下冷却辊、以及冷却辊驱动装置,相邻的两个上冷却辊之间的下方均设有一个下冷却辊,一排上冷却辊包括进料端冷却辊、出料端冷却辊以及分布于进料端冷却辊与出料端冷却辊之间的中间冷却辊,待冷却处理的片状胶料沿着进料方向依次在上冷却辊、下冷却辊之间绕走行进;其还包括隔离膜贴合装置,隔离膜贴合装置包括隔离膜放卷机构和隔离膜下压机构,隔离膜放卷机构、隔离膜下压机构沿着进料方向依次地设置于上冷却辊中相邻的两个中间冷却辊的上方。

Multi-roll Cool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ulti-roll cooler, which can solve the problems of long production line, large area occupation and low production efficiency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rubber refining production line due to the installation of special film-stick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base, a row of upper cooling rollers and a row of lower cooling rollers installed on the base axially parallel and rotatably, and a cooling roll driving device. A lower cooling roll is arranged below the adjacent two upper cooling rollers. A row of upper cooling rollers includes a cooling roll at the feeding end, a cooling roll at the feeding end and an intermediate cooling roll distributed between the cooling roll at the feeding end and the cooling roll at the feeding end. Roller, the sheet rubber to be cooled moves in turn between the upper cooling roll and the lower cooling roll along the feeding direction; it also includes the isolation film fitt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the isolation film unwinding mechanism and the isolation film underpressing mechanism, and the isolation film unwinding mechanism and the isolation film underpressing mechanism are arranged successively in the two adjacent intermediate cooling rolls in the upper cooling roll along the feeding direction. Ab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辊冷却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炼胶设备领域,具体为多辊冷却机。
技术介绍
通常生胶或胶料经过开炼机炼胶后形成带状的热片料需要由冷却机进行冷却,再对片状胶料的一表面贴隔离膜后进行分切收料;这就需要在冷却机与分切机之间加设专门的贴膜设备,这也导致传统炼胶产线具有产线长、占地面积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多辊冷却机,其能解决传统炼胶产线因设置专门的贴膜设备而存在的产线长、占地面积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为,多辊冷却机,其包括底座、轴向平行且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一排上冷却辊和一排下冷却辊、以及冷却辊驱动装置,每相邻的两个所述上冷却辊之间的下方均设有一个所述下冷却辊,所述上冷却辊、下冷却辊内分别通有冷却水,所述一排上冷却辊包括进料端冷却辊、出料端冷却辊以及分布于进料端冷却辊与出料端冷却辊之间的中间冷却辊,待冷却处理的片状胶料沿着进料方向依次在上冷却辊、下冷却辊之间绕走行进,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隔离膜贴合装置,所述隔离膜贴合装置包括隔离膜放卷机构和隔离膜下压机构,所述隔离膜放卷机构、隔离膜下压机构沿着进料方向依次地设置于上冷却辊中相邻的两个中间冷却辊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纵向两端沿横向均布设有立柱,所述立柱包括上冷却辊立柱和下冷却辊立柱,所述上冷却辊立柱与下冷却辊立柱等间距地间隔设置,所述上冷却辊的两端、下冷却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可转动支承于相应的上冷却辊立柱、下冷却辊立柱上,每一个所述下冷却辊与位于其上方的两个上冷却辊之间均辊面相切。进一步的,用于支承位于隔离膜放卷机构下方的中间冷却辊的两根上冷却辊立柱的顶部分别固设有等高的第一支柱,两个第一立柱上分别设有支撑座,所述隔离膜放卷机构包括料卷轴与放料电机,隔离膜料卷套于所述料卷轴上,所述料卷轴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承于所述支撑座上并且轴向平行地位于一中间冷却辊的正上方,所述放料电机的电机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料卷轴传动连接。进一步的,一所述第一支柱的外侧的顶部固设有支撑板,所述放料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安装于所述放料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料卷轴的一端穿过相应一侧的所述支撑座后套接有所述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装配有滚动轴承,所述驱动齿轮的齿轮轴与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装配。进一步的,所述料卷轴上套设有一对可沿料卷轴轴向移动的端部夹头,所述端部夹头与所述料卷轴之间通过径向锁紧螺丝紧固。进一步的,所述端部夹头设有锥形定位端,隔离膜料卷套于所述料卷轴上时所述端部夹头的锥形定位端伸入隔离膜料卷的端部内孔内,所述一对端部夹头的锥形定位端相向设置。进一步的,用于支承位于隔离膜下压机构下方的中间冷却辊的两根上冷却辊立柱的顶部分别固设有等高的第二支柱,两根所述第二支柱对称地设有竖向延伸的滑道,所述隔离膜下压机构包括下压辊和下压气缸,两根所述第二支柱的顶部分别安装有一所述下压气缸,所述下压辊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滑块安装于相应侧的第二支柱的滑道内,两个所述下压气缸的导杆分别向下穿过所述第二支柱的顶板后与相应的滑块固接。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辊驱动装置包括两个齿轮减速电动机,每个所述上冷却辊的同侧轴向伸出端上均安装有一齿轮盘,且相邻两个上冷却辊的齿轮盘啮合连接,两个齿轮减速电动机的输出端分别安装有一主动齿轮,两个所述主动齿轮分别与一排上冷却辊中的进料端冷却辊的齿轮盘、出料端冷却辊的齿轮盘啮合传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设置的隔离膜贴合装置,使得冷却机在对片状胶料进行冷却的同时进行隔离膜的贴合作业,从而在冷却机的后端无需再配置单独的贴膜设备,不仅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降低设备成本、缩短整体产线长度、节约产线占用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辊冷却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隔离膜放卷机构沿图1中A向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隔离膜下压机构沿图1中B向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多辊冷却机的俯视向平面布置图。附图标记:1-底座,2-上冷却辊,2a-进料端冷却辊,2b-中间冷却辊,2c-出料端冷却辊,3-下冷却辊,4-齿轮减速电动机,5-隔离膜放卷机构,51-第一支柱,52-支撑座,53-料卷轴,54-放料电机,55-支撑板,56-电机座,57-驱动齿轮,58-从动齿轮,59-轴承座,510-滚动轴承,511-端部夹头,512-径向锁紧螺丝,513-锥形定位端,6-隔离膜下压机构,61-第二支柱,62-滑道,63-下压辊,64-下压气缸,65-滑块,7a-上冷却辊立柱,7b-下冷却辊立柱,8-轴承组件,9-齿轮盘,10-主动齿轮,11-罩壳。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本专利技术多辊冷却机,其包括底座1、轴向平行且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座1上的一排上冷却辊2和一排下冷却辊3、以及冷却辊驱动装置,每相邻的两个上冷却辊2之间的下方均设有一个下冷却辊3,上冷却辊2、下冷却辊3内分别通有冷却水,一排上冷却辊2包括进料端冷却辊2a、出料端冷却辊2c以及分布于进料端冷却辊2a与出料端冷却辊2c之间的中间冷却辊2b,待冷却处理的片状胶料沿着进料方向依次在上冷却辊2、下冷却辊c之间绕走行进;本专利技术还包括隔离膜贴合装置,隔离膜贴合装置包括隔离膜放卷机构5和隔离膜下压机构6,隔离膜放卷机构5、隔离膜下压机构6沿着进料方向A依次地设置于上冷却辊2中相邻的两个中间冷却辊2b的上方。本实施例中,上冷却辊2设有六个,下冷却辊3设有五个,即为十一辊冷却机;根据实际生产规模要求,上冷却辊2和下冷却辊3的数量可以成对的增加或减少,例如上冷却辊2设五个的同时下冷却辊3设四个形成九辊冷却机,同理上冷却辊2设七个的同时下冷却辊六个,形成十三辊冷却机。见图1~图4,底座1的纵向两端沿a向均布设有立柱,立柱包括上冷却辊立柱7a和下冷却辊立柱7b,上冷却辊立柱7a与下冷却辊立柱7b等间距地间隔设置,上冷却辊2的两端、下冷却辊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8可转动支承于相应的上冷却辊立柱7a、下冷却辊立柱7b上,每一个下冷却辊3与位于其上方的两个上冷却辊2之间均辊面相切;冷却辊驱动装置包括两个齿轮减速电动机4,每个上冷却辊2的同侧轴向伸出端上均安装有一齿轮盘9,且相邻两个上冷却辊2的齿轮盘9啮合连接,两个齿轮减速电动机4的输出端分别安装有一主动齿轮10,两个主动齿轮10分别与一排上冷却辊2中的进料端冷却辊2a的齿轮盘、出料端冷却辊2c的齿轮盘9啮合传动连接,从而两个齿轮减速电动机4转动能够通过两个主动齿轮10驱动整个一排上冷却辊2的齿轮盘9转动,既而所有上冷却辊2转动,由于每一个下冷却辊3与位于其上方的两个上冷却辊2之间均辊面相切,因此上冷却辊2的转动同时又带动下冷却辊3的同步反向转动,片状胶料依次在上冷却辊、下冷却辊之间绕走行进,则每一个内部通有冷却水的上冷却辊、下冷却辊均与片状胶料发生热交换,实现对片状胶料的冷却作业。见图2,用于支承位于隔离膜放卷机构5下方的中间冷却辊2b的两根上冷却辊立柱7a的顶部分别固设有等高的第一支柱51,两个第一立柱51上分别设有支撑座52,隔离膜放卷机构5包括料卷轴53与放料电机54,隔离膜料卷套于料卷轴53上,料卷轴53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辊冷却机,其包括底座、轴向平行且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一排上冷却辊和一排下冷却辊、以及冷却辊驱动装置,每相邻的两个所述上冷却辊之间的下方均设有一个所述下冷却辊,所述上冷却辊、下冷却辊内分别通有冷却水,所述一排上冷却辊包括进料端冷却辊、出料端冷却辊以及分布于进料端冷却辊与出料端冷却辊之间的中间冷却辊,待冷却处理的片状胶料沿着进料方向依次在上冷却辊、下冷却辊之间绕走行进,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隔离膜贴合装置,所述隔离膜贴合装置包括隔离膜放卷机构和隔离膜下压机构,所述隔离膜放卷机构、隔离膜下压机构沿着进料方向依次地设置于上冷却辊中相邻的两个中间冷却辊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辊冷却机,其包括底座、轴向平行且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一排上冷却辊和一排下冷却辊、以及冷却辊驱动装置,每相邻的两个所述上冷却辊之间的下方均设有一个所述下冷却辊,所述上冷却辊、下冷却辊内分别通有冷却水,所述一排上冷却辊包括进料端冷却辊、出料端冷却辊以及分布于进料端冷却辊与出料端冷却辊之间的中间冷却辊,待冷却处理的片状胶料沿着进料方向依次在上冷却辊、下冷却辊之间绕走行进,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隔离膜贴合装置,所述隔离膜贴合装置包括隔离膜放卷机构和隔离膜下压机构,所述隔离膜放卷机构、隔离膜下压机构沿着进料方向依次地设置于上冷却辊中相邻的两个中间冷却辊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辊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纵向两端沿横向均布设有立柱,所述立柱包括上冷却辊立柱和下冷却辊立柱,所述上冷却辊立柱与下冷却辊立柱等间距地间隔设置,所述上冷却辊的两端、下冷却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可转动支承于相应的上冷却辊立柱、下冷却辊立柱上,每一个所述下冷却辊与位于其上方的两个上冷却辊之间均辊面相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辊冷却机,其特征在于:用于支承位于隔离膜放卷机构下方的中间冷却辊的两根上冷却辊立柱的顶部分别固设有等高的第一支柱,两个第一立柱上分别设有支撑座,所述隔离膜放卷机构包括料卷轴与放料电机,隔离膜料卷套于所述料卷轴上,所述料卷轴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承于所述支撑座上并且轴向平行地位于一中间冷却辊的正上方,所述放料电机的电机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料卷轴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辊冷却机,其特征在于:一所述第一支柱的外侧的顶部固设有支撑板,所述放料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燕黄振芳戴胄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兰航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