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阀式防溢流的注射塑料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7728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阀式防溢流的注射塑料模具,包括注塑装置、底座、上模板、定位环、拉料杆,注塑装置底部与底座上方相焊接,上模板顶部与定位环底端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设有的针阀式注射装置对注塑口进行封堵,通过气缸带动针阀与密封塞相互配合,实现将注塑口中残留的原料推出并且对其进行封堵,避免原料溢流出来造成模具内部损坏,有效地降低模具维护次数和成本,利用设有的破碎机构利用过滤网对原料进行筛选,将未溶塑料颗粒带入破碎机构内,通过锯齿状的破碎刀片对其进行切割、破碎,防止塑料颗粒进入注射管道造成注塑口堵塞现象,避免原料在内部积累,有效地对注射嘴与注射头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产品的生产效率。

A Needle-valve Type Injection Plastic Mold for Overflow Preven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edle valve type injection plastic mould for preventing overflow, which comprises an injection device, a base, an upper template, a positioning ring and a pulling rod. The bottom of the injection device is welded above the base, and the top of the upper tem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positioning ring. The injection moulding mouth is sealed by a needle valve type injection device, and the needle valve and the sealing plug are driven by a cylinder to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Now the residual material in the injection moulding mouth is pushed out and blocked to avoid material overflow causing internal damage of the mould,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maintenance times and cost of the mould. The raw material is screened by using the filter screen with the crushing mechanism, the undissolved plastic particles are brought into the crushing mechanism, and the plastic particles are cut and broken through the serrated crushing blade to prevent them from being broken. The blockage of injection moulds caused by particles entering the injection pipeline prevents the accumulation of raw materials in the injection moulds, effectively protects the injection nozzles and heads, and improves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阀式防溢流的注射塑料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具体为一种针阀式防溢流的注射塑料模具。
技术介绍
塑料模具作为塑料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成为塑料模具中最普遍的成型方法,在质量精度、制造周期以及注射成型过程中的生产效率等方面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产量、成本及产品的更新。目前,现有的注射塑料模具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塑料模具在注塑时原料中容易因温度变化而产生固化现象,使原料中存在一部分塑料颗粒未能溶解,一旦进入注射管道中,容易导致注塑口堵塞的现象发生,导致原料在内部积累,造成注射嘴以及注射头损坏,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2、在注塑时原料通过注塑口后没有及时对注塑口进行封堵,容易导致原料溢流,流入模具内部结构中造成部件损坏,维修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阀式防溢流的注射塑料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由于塑料模具在注塑时原料中容易因温度变化而产生固化现象,使原料中存在一部分塑料颗粒未能溶解,一旦进入注射管道中,容易导致注塑口堵塞的现象发生,导致原料在内部积累,造成注射嘴以及注射头损坏,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在注塑时原料通过注塑口后没有及时对注塑口进行封堵,容易导致原料溢流,流入模具内部结构中造成部件损坏,维修麻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针阀式防溢流的注射塑料模具,其结构包括:注塑装置、底座、上模板、定位环、拉料杆,所述注塑装置底部与底座上方相焊接,所述上模板顶部与定位环底端相连接,所述上模板底部与注塑装置顶部相贴合,所述拉料杆共设有两个并且与注塑装置相嵌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塑装置包括模腔、针阀式注射装置、破碎机构、小马达、针阀、气缸、流道、进料斗、定模板,所述模腔固定安装于注塑装置内部下方,所述模腔上方两端设有针阀式注射装置,所述针阀式注射装置嵌入在定模板内部,所述破碎机构后端与小马达前端相连接,所述针阀设于气缸下端且与其贯穿相连接,所述针阀下端嵌入在针阀式注射装置内部,所述进料斗右端固定连接有破碎机构,所述流道两端设有气缸,所述流道下端与进料斗上端固定套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阀式注射装置包括注塑口、电热管、注射装置外壳、注射管道、密封塞,所述注塑口顶部与注射装置外壳底部相焊接,所述注射装置外壳两端设有电热管,所述针阀的一端贯穿注射装置外壳并与密封塞固定连接,所述注射管道安装在注射装置外壳内部,所述注塑口内部与密封塞相适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破碎机构包括出料口、搅拌装置、从动轴、壳体、过滤网,所述出料口安装于壳体下方,所述从动轴的一端嵌入在壳体侧方并与搅拌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固定安装于进料斗内部并与壳体相连接,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所述从动轴一端与小马达前端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轴套、转杆、破碎刀片、固定槽,所述轴套内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分布有多个破碎刀片,所述破碎刀片下端与固定槽上端固定套接,所述轴套上方设有多个固定槽,所述转杆后端与从动轴前端相对固定,结成一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塑口呈空心圆柱体结构,且其内部与密封塞直径大小相适配,实现对注塑口进行封堵,防止塑胶液体溢流出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槽内部呈空心结构且下端与转杆相焊接,实现对破碎刀片进行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斗直径呈上宽下窄结构,防止注胶时流量大,充填速度过快。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破碎刀片的一端为锯齿状结构,有利于对塑胶颗粒进行切割、粉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网为圆形网状结构,并与破碎机构连接,实现对塑胶颗粒的阻挡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设有的针阀式注射装置对注塑口进行封堵,通过气缸带动针阀与密封塞相互配合,实现将注塑口中残留的原料推出并且对其进行封堵,避免原料溢流出来造成模具内部损坏,有效地降低模具维护次数和成本。本专利技术设有的破碎机构利用过滤网对原料进行筛选,将未溶塑料颗粒带入破碎机构内,通过锯齿状的破碎刀片对其进行切割、破碎,防止塑料颗粒进入注射管道造成注塑口堵塞现象,避免原料在内部积累,有效地对注射嘴与注射头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产品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针阀式防溢流的注射塑料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注塑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针阀式注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破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搅拌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中:注塑装置-1、底座-2、上模板-3、定位环-4、拉料杆-5、模腔-11、针阀式注射装置-12、破碎机构-13、小马达-14、针阀-15、气缸-16、流道-17、进料斗-18、定模板-19、注塑口-121、电热管-122、注射装置外壳-123、注射管道-124、密封塞-125、出料口-131、搅拌装置-132、从动轴-133、壳体-134、过滤网-135、轴套-1321、转杆-1322、破碎刀片-1323、固定槽-13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阀式防溢流的注射塑料模具,其结构包括:注塑装置1、底座2、上模板3、定位环4、拉料杆5,所述注塑装置1底部与底座2上方相焊接,所述上模板3顶部与定位环4底端相连接,所述上模板3底部与注塑装置1顶部相贴合,所述拉料杆5共设有两个并且与注塑装置1相嵌套。如图2所示,所述注塑装置1包括模腔11、针阀式注射装置12、破碎机构13、小马达14、针阀15、气缸16、流道17、进料斗18、定模板19,所述模腔11固定安装于注塑装置1内部下方,所述模腔11上方两端设有针阀式注射装置12,所述针阀式注射装置12嵌入在定模板19内部,所述破碎机构13后端与小马达14前端相连接,所述针阀15设于气缸16下端且与其贯穿相连接,所述针阀15下端嵌入在针阀式注射装置12内部,所述进料斗18右端固定连接有破碎机构13,所述流道17两端设有气缸16,所述流道17下端与进料斗18上端固定套接。如图3所示,所述针阀式注射装置12包括注塑口121、电热管122、注射装置外壳123、注射管道124、密封塞125,所述注塑口121顶部与注射装置外壳123底部相焊接,所述注射装置外壳123两端设有电热管122,所述针阀15的一端贯穿注射装置外壳123并与密封塞125固定连接,所述注射管道124安装在注射装置外壳123内部,所述注塑口121内部与密封塞125相适配。如图4所示,所述破碎机构13包括出料口131、搅拌装置132、从动轴133、壳体134、过滤网135,所述出料口131安装于壳体134下方,所述从动轴133的一端嵌入在壳体134侧方并与搅拌装置132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135固定安装于进料斗18内部并与壳体134相连接,所述壳体134内部设有搅拌装置132,所述从动轴133一端与小马达14前端相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阀式防溢流的注射塑料模具,其结构包括:注塑装置(1)、底座(2)、上模板(3)、定位环(4)、拉料杆(5),所述注塑装置(1)与底座(2)相焊接,所述上模板(3)与定位环(4)相连接,所述上模板(3)与注塑装置(1)相贴合,所述拉料杆(5)与注塑装置(1)相嵌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阀式防溢流的注射塑料模具,其结构包括:注塑装置(1)、底座(2)、上模板(3)、定位环(4)、拉料杆(5),所述注塑装置(1)与底座(2)相焊接,所述上模板(3)与定位环(4)相连接,所述上模板(3)与注塑装置(1)相贴合,所述拉料杆(5)与注塑装置(1)相嵌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阀式防溢流的注射塑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装置(1)包括模腔(11)、针阀式注射装置(12)、破碎机构(13)、小马达(14)、针阀(15)、气缸(16)、流道(17)、进料斗(18)、定模板(19),所述模腔(11)固定安装于注塑装置(1)内部下方,所述模腔(11)上方两端设有针阀式注射装置(12),所述针阀式注射装置(12)嵌入在定模板(19)内部,所述破碎机构(13)与小马达(14)相连接,所述针阀(15)设于气缸(16)下端且与其贯穿相连接,所述针阀(15)嵌入在针阀式注射装置(12)内部,所述进料斗(18)固定连接有破碎机构(13),所述流道(17)两端设有气缸(16),所述流道(17)与进料斗(18)固定套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阀式防溢流的注射塑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阀式注射装置(12)包括注塑口(121)、电热管(122)、注射装置外壳(123)、注射管道(124)、密封塞(125),所述注塑口(121)与注射装置外壳(123)相焊接,所述注射装置外壳(123)两端设有电热管(122),所述针阀(15)与密封塞(125)固定连接,所述注射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琪瑞妮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