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产品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7524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生产线产品搬运装置,包括装置外壳,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上端面、用于承载待加工产品的产品工装,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内部并与所述产品工装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产品工装升降的顶升机构,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下方、用于实现装置整体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装置外壳内部还固定设置有控制中心,所述产品工装、顶升机构及移动机构三者均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并由其控制驱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有利于日常维护,还可以依据不同的生产线定制化工艺需求,对装置进行配置调整,从而取代现有的产品输送线,形成柔性化生产系统。

Product Handling Device of Production L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duct handling device for a production line, including a device shell, and a product tooling for carrying the product to be processed,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device shell, is arranged inside the device shell and connected with the product tooling, a lifting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product tooling to lift, and a lifting mechanism fixed under the device shell for realizing. A control center is fixed in the outer shell of the mobile mechanism, and the product tooling, the lifting mechanism and the mobile mechanism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and driven by the control center. The invention has compact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is beneficial to daily maintenance. It can also adjust the device configuration according to the customized process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production lines, thus replacing the existing product conveyor lines and forming a flexible produ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产线产品搬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搬运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加工企业日常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线产品搬运装置,属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全球性的产能过剩日益严重,导致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类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地缩短,产品的更新换代相较之前更为频繁。在传统的加工业中,大部分工厂中的每条生产线只能用于单一产品的生产,生产线从零部件的组装上料到最终完成品的集中下料,中间阶段则通常采用夹紧机构、提升机构、输送线等辅助机构实现物料的搬运传递。显然,这种生产线的设置方式在面对日益频繁的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时显得有些灵活性不足。加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被放大,个性化、定制化产品的种类显著增加,从而导致产品种类、规格的更新换代加速,产品间的差异性增加。目前,国内很多工厂为了满足小批量快速生产的需求、适应兼容新的产品,会对旧的输送线设备进行换型和改造,但是这样的操作又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具体而言,包括如下几种:首先,这种通过对旧设备改造而获得的生产线兼容性很差,仅能够针对特定产品进行加工生产,无法兼容新的产品规格。并且由于其是通过对旧的输送线设备进行改造而获得,设备遗留问题较多且难以发现,不易后期维护。同时,在这类设备的改造过程中,设备从设计到投产间隔周期较长,设备换型操作麻烦,浪费工时,严重影响加工企业的生产效率。此外,最为重要的一点,这类通过改装而获得的生产线对每个产品的制造信息可追溯性较差,无法做到对从零部件组装上料到最终完成品下料等各个工艺阶段的实时监控,也无法存储零部件信息,并不符合目前智能化生产的发展趋势。综上所述,如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产品搬运装置,有效地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也就成为了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生产线产品搬运装置,包括装置外壳,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上端面、用于承载待加工产品的产品工装,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内部并与所述产品工装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产品工装升降的顶升机构,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下方、用于实现装置整体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装置外壳内部还固定设置有控制中心,所述产品工装、顶升机构及移动机构三者均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并由其控制驱动。优选地,所述产品工装包括工装承托板以及多个产品承托工位,所述产品承托工位固定设置于所述工装承托板的上端面,所述装置外壳的上端面开设有活动缺口,所述活动缺口的形状、规格均与所述工装承托板的形状、规格一一匹配对应,所述工装承托板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活动缺口内。优选地,所述顶升机构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底板、顶升移动板以及工装定位板,所述固定底板、顶升移动板及工装定位板三者平行设置,所述固定底板与所述装置外壳内部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工装定位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工装承托板固定连接、所述工装定位板的下端面与所述顶升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二者平行设置、且均垂直于所述固定底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端面与所述顶升移动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固定底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内还设置有多块用于保证板块间稳固连接的加固板。优选地,所述顶升机构还包括顶升驱动组件,所述顶升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及滚珠丝杆,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滚珠丝杆传动连接、且二者均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滚珠丝杆传动连接并在其带动下实现移动,所述顶升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侧面、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连接板运动方向的导向滑轨,所述导向滑轨上还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第二连接板运动行程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伺服电机及位置传感器二者均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优选地,还包括无线射频识别组件,所述无线射频识别组件包括无线射频读写芯片以及无线射频读写头,所述无线射频读写芯片固定设置于所述工装承托板的下端面,所述无线射频读写芯片内部存储有加工信息,所述无线射频读写头固定设置于所述工装定位板的上端面,所述无线射频读写头与所述无线射频读写芯片相匹配、可实现对于所述无线射频读写芯片内加工信息的读取识别,所述无线射频读写头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下方的机构主体,所述机构主体上设置有活动轮组件,所述活动轮组件包括四个用于转向的万向轮以及两个用于移动的主动轮,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构主体下方四个顶角位置,两个所述主动轮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机构主体下方中段位置,所述主动轮与设置于所述机构主体内部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借助电源线缆、编码器线缆与电机驱动器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并由其控制驱动。优选地,还包括用于装置整体防撞的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及多块触碰板,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设置于机构主体的外周侧,所述固定支架整体呈矩形、且其周侧开设有多个导向孔,所述触碰板借助导向轴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外周侧,所述导向轴的数量、规格与所述导向孔的数量、规格一一匹配对应,所述导向轴的一端与所述触碰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轴的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导向轴上还套设有用于辅助所述触碰板复位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相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触碰板相抵接。优选地,所述防撞机构还包括多个用于感应触碰板位移量的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导向轴匹配对应,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均固定套设于一根所述导向轴上、并与所述固定支架的外周侧相触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优选地,还包括用于为装置移动时提供导向的导航组件,所述导航组件为区域传感器,所述区域传感器固定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的侧面,所述区域传感器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实现状态报警及人机交互的反馈机构,所述反馈机构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并实现信息交互,所述反馈机构包括触摸屏、交互按钮、急停按钮以及状态指示灯,所述触摸屏、交互按钮以及急停按钮三者均固定嵌设于所述装置外壳的侧面,所述状态指示灯固定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的上端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生产线产品搬运装置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有利于日常维护,还可以依据不同的生产线定制化工艺需求,对装置的结构及数量进行配置调整,组成各式各样的装配线,从而取代现有的产品输送线、形成柔性化生产系统。同时,在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对于新增产品的生产加工仅需要重新设计一套工装,不需要对原生产线的整体机械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极大地降低了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了装置的兼容性。产品换型时也只需要更换工装,并在上位机或人机界面上切换产品型号即可,产品换型效率高,节约了工时。此外,本专利技术还能够实现对产品从半成品到完成品整个生产流程以及每个生产阶段制造信息的实时监控,追溯性更强,保证了产品质量。本专利技术也为同领域内的其他相关问题提供了参考,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拓展延伸,运用于同领域内其他产品搬运工装的技术方案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顶升机构收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线产品搬运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1)上端面、用于承载待加工产品的产品工装,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并与所述产品工装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产品工装升降的顶升机构,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1)下方、用于实现装置整体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还固定设置有控制中心,所述产品工装、顶升机构及移动机构三者均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并由其控制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线产品搬运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1)上端面、用于承载待加工产品的产品工装,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并与所述产品工装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产品工装升降的顶升机构,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1)下方、用于实现装置整体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还固定设置有控制中心,所述产品工装、顶升机构及移动机构三者均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并由其控制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产品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工装包括工装承托板(21)以及多个产品承托工位(22),所述产品承托工位(22)固定设置于所述工装承托板(21)的上端面,所述装置外壳(1)的上端面开设有活动缺口,所述活动缺口的形状、规格均与所述工装承托板(21)的形状、规格一一匹配对应,所述工装承托板(21)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活动缺口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线产品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底板(31)、顶升移动板(32)以及工装定位板(33),所述固定底板(31)、顶升移动板(32)及工装定位板(33)三者平行设置,所述固定底板(31)与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工装定位板(33)的上端面与所述工装承托板(21)固定连接、所述工装定位板(33)的下端面与所述顶升移动板(3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板(34)及第二连接板(35),所述第一连接板(34)及第二连接板(35)二者平行设置、且均垂直于所述固定底板(31),所述第一连接板(34)的上端面与所述顶升移动板(3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5)的下端面与所述固定底板(3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内还设置有多块用于保证板块间稳固连接的加固板(3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线产品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还包括顶升驱动组件,所述顶升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41)及滚珠丝杆(42),所述伺服电机(41)与所述滚珠丝杆(42)传动连接、且二者均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5)上,所述第一连接板(34)与所述滚珠丝杆(42)传动连接并在其带动下实现移动,所述顶升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5)侧面、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连接板(34)运动方向的导向滑轨(43),所述导向滑轨(43)上还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第二连接板(35)运动行程的位置传感器(44),所述伺服电机(41)及位置传感器(44)二者均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线产品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射频识别组件,所述无线射频识别组件包括无线射频读写芯片以及无线射频读写头,所述无线射频读写芯片固定设置于所述工装承托板(21)的下端面,所述无线射频读写芯片内部存储有加工信息,所述无线射频读写头固定设置于所述工装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佳成温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格比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