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润湿装置及电润湿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润湿装置及电润湿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微流体工学等领域,需要例如亚微升这样的小规模的流体的操作及准确的控制。因此,通过施加电场对液滴进行操作的电润湿技术受到关注。电润湿是指,通过对设置于电极上的、实施了疏水处理(防水处理)的电介质层上放置的液滴施加电压,使电介质层的表面能量变化与形成在电极与液滴之间的电容器的静电能量对应的量,由此使固液界面能量发生变化,液滴相对于介电体层表面的接触角发生变化的现象。近年来,正在开发利用了这样的电润湿的电润湿装置(还称为微小流体装置或者液滴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作为电润湿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利用了电润湿的图像显示装置。在利用了该电润湿的图像显示装置中,通过将下侧基板上的疏水性绝缘膜与上侧基板上的电极层经由密封材料而具有间隙(单元间隙)地相互粘合,由此实现在显示面板的内侧,所述疏水性绝缘膜与所述电极层面对面的显示面板。另一方面,作为经由密封材料将两张基板粘合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以隔着液相层的方式经由密封材料将两张基板粘合而成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通过在基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润湿装置,包含:有源基板,其具备:第一基板、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以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方式形成的电介质层、及表面张力比所述电介质层小且形成于所述电介质层上的第一防水层;及共用电极基板,其具备:第二基板、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电极层、及表面张力比所述第二电极层小且形成于所述第二电极层上的第二防水层,所述有源基板与所述共用电极基板以所述第一防水层与所述第二防水层相互对置的方式经由配置于密封区域的密封材料而具有间隙地粘合,所述电润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层及所述第二电极层中的至少一方在其层上,除形成有所述防水层的防水层形成区域以外还具有防水层非形成 ...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6 JP 2017-1851571.一种电润湿装置,包含:有源基板,其具备:第一基板、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以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方式形成的电介质层、及表面张力比所述电介质层小且形成于所述电介质层上的第一防水层;及共用电极基板,其具备:第二基板、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电极层、及表面张力比所述第二电极层小且形成于所述第二电极层上的第二防水层,所述有源基板与所述共用电极基板以所述第一防水层与所述第二防水层相互对置的方式经由配置于密封区域的密封材料而具有间隙地粘合,所述电润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层及所述第二电极层中的至少一方在其层上,除形成有所述防水层的防水层形成区域以外还具有防水层非形成区域,所述密封区域形成为俯视观察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防水层非形成区域重叠,所述间隙为10~500μm的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润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非形成区域为所述防水层的开口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润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非形成区域为所述防水层的一部分通过局部表面处理实施了表面改性的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润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层及所述第二电极层均在其层上具有防水层非形成区域,所述电介质层上的第一防水层非形成区域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上的第二防水层非形成区域中的任意一方,为防水层的一部分通过局部表面处理实施了表面改性的区域,另一方为防水层的开口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润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区域配置于所述有源基板及所述共用电极基板的粘合面的整周缘部,所述防水层非形成区域配置于所述有源基板及所述共用电极基板中的至少一方的粘合面的整周缘部,位于所述密封区域的基板内侧方向的端部,与位于所述防水层非形成区域的基板内侧方向的端部相比,位于基板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成千明,原猛,柴田晓彦,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