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缸体最终试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6232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最终试漏机,采用集成式封堵工装在一台设备上将发动机缸体型腔、水道、油道同时进行封堵,减少了需要单独封堵的工装夹具;定位基板和集成式气缸封堵机构上的弹性定位机构将发动机缸体准确进行定位,多个升降气缸、变距辊道机构的配合使用将发动机缸体定位基准进行统一,减少了定位基准变换带来的设备数量增加,提高设备的稳定性,降低了设备成本;双阻挡机构和辊轮的组合使用解决了发动机缸体到位停止时的偏摆,提高了定位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一台设备上同时测试发动机缸体型腔水道、油道的密封性,减少测试设备,减轻工厂设备投入成本和厂房空间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缸体最终试漏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最终试漏机,尤其是一种多通道集成式全自动的发动机缸体最终试漏机。
技术介绍
现有在线式发动机缸体试漏机多采用一对一工位式,即每个工位或者设备只能测试一个通道,例如发动机缸体的型腔、水道、油道目前大多数采用三个工位或者设备分别进行测试的方式。由于发动机缸体的复杂性,每个工位或者设备测试时采用的定位基准不同,导致从上工位输送到下工位时需要进行上下表面定位基准的切换,目前现有技术多采用在两台设备之间装一台翻转机对发动机缸体进行翻转。上述检测方式中工位或者设备较多,导致测试效率较低,同时设备制作成本增高,由于进行在线式方式测试不需要人工上下料,故所有设备和输送线体连接在一起,导致设备占地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发动机缸体最终试漏机,提高了检测效率、节约了检测设备制作成本以及节省了检测设备占地面积。为实现上述功能,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缸体最终试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机架、水平贯穿该设备机架下部且用于输送待检发动机缸体的变距辊道机构、设于该变距辊道机构上且用于限位所述待检发动机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缸体最终试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机架(1)、水平贯穿该设备机架(1)下部且用于输送待检发动机缸体(16)的变距辊道机构(4)、设于该变距辊道机构(4)上且用于限位所述待检发动机缸体(16)的双阻挡机构(7),所述变距辊道机构(4)之间具有可升降的定位基板(3),该定位基板(3)上具有对所述待检发动机缸体(16)底部分型面进行定位及封堵的第一定位部(18),所述设备机架(1)上具有可升降且处于所述定位基板(3)上方的上压紧板(2),该上压紧板(2)下端具有对所述待检发动机缸体(16)顶部分型面进行定位及封堵的第二定位部(15),所述上压紧板(2)下端还具有分别对所述待检发动机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缸体最终试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机架(1)、水平贯穿该设备机架(1)下部且用于输送待检发动机缸体(16)的变距辊道机构(4)、设于该变距辊道机构(4)上且用于限位所述待检发动机缸体(16)的双阻挡机构(7),所述变距辊道机构(4)之间具有可升降的定位基板(3),该定位基板(3)上具有对所述待检发动机缸体(16)底部分型面进行定位及封堵的第一定位部(18),所述设备机架(1)上具有可升降且处于所述定位基板(3)上方的上压紧板(2),该上压紧板(2)下端具有对所述待检发动机缸体(16)顶部分型面进行定位及封堵的第二定位部(15),所述上压紧板(2)下端还具有分别对所述待检发动机缸体(16)的钢球、碗堵装配部位进行水平横向封堵、水平纵向封堵的集成式气缸封堵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最终试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机架(1)具有竖向设置的导向杆、套设于该导向杆上且可沿该导向杆轴向升降的辊道基板(17)、驱动该辊道基板(17)升降的第一气缸(8),所述变距辊道机构(4)设于该辊道基板(17)上,其中,该变距辊道机构(4)包括定位于所述辊道基板(17)上的轨道、滑动设置于该轨道上且相互平行设置的,两辊枕(21)、驱动该两辊枕(21)相向或背向移动的第二气缸(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缸体最终试漏机,其特征在于:两辊枕(21)相对内侧具有若干辊轮、相对外侧具有若干驱动所述辊轮的链轮(12),并于所述辊道基板(17)上具有伺服电机(11),该伺服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链条链轮机构与所述链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福伦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