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6078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换器,包括:散热底板与设于所述散热底板上的散热侧板,所述散热底板与所述散热侧板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信号转接板腔与吸收板腔,所述信号转接板腔内设有信号转接板,所述吸收板腔内设有吸收板,所述信号转接板腔与所述吸收板腔相互隔离以将所述信号转接板与所述吸收板隔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信号转接板与吸收板会产生电磁干扰的技术问题。

Convert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verter, which comprises a heat sink bottom plate and a heat sink side plate arranged on the heat sink bottom plate. The heat sink bottom plate forms a compatible cavity with the heat sink side plate. The capacitive cavity comprises a signal transfer plate cavity and an absorption plate cavity. The signal transfer plat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signal transfer plate, and the absorption plat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n absorption plate. The absorption plate cavity is isolated from each other to isolate the signal transfer plate and the absorption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signal transfer board and the absorption board will produc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换器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变换器。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变换器作为新能源汽车重要的零部件之一,能够实现新能源汽车内部系统中电压的变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汽车的性能。然而,现有的变换器壳体内信号转接板与吸收板距离较近,信号转接板与吸收板会产生电磁干扰,极大的影响变换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换器,以解决信号转接板与吸收板会产生电磁干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变换器,包括:散热底板与设于所述散热底板上的散热侧板,所述散热底板与所述散热侧板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信号转接板腔与吸收板腔,所述信号转接板腔内设有信号转接板,所述吸收板腔内设有吸收板,所述信号转接板腔与所述吸收板腔相互隔离以将所述信号转接板与所述吸收板隔离。其中,所述变换器包括第一挡墙与屏蔽盖板,所述第一挡墙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将所述容置腔分为所述信号转接板腔与所述吸收板腔,所述屏蔽盖板密封所述吸收板腔。其中,所述变换器还包括第二挡墙与压紧盖板,所述第二挡墙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第二挡墙位于所述第一挡墙与所述散热侧板之间,并与所述散热侧板形成变压器腔,所述变压器腔内设有变压器,所述压紧盖板抵压于所述变压器腔上,用于将所述变压器定位于所述变压器腔内。其中,所述变压器腔的内表面设有固定散热胶,所述固定散热胶用于将所述变压器固定于所述变压器腔内。其中,所述变换器还包括电感与压条,所述电感装于所述容置腔外部的所述散热底板上,所述压条设于所述电感上,且所述压条将所述电感压紧于所述散热底板上。其中,所述变压器与所述电感相对的所述散热侧板上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供所述变压器的绕组伸出所述容置腔外,所述开口上设有软密封塞,所述软密封塞密封所述绕组与所述开口。其中,所述容置腔外的所述散热底板上还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支撑连接件,所述支撑连接件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变压器的绕组与所述电感。其中,所述固定散热胶的材质为有机硅。其中,所述变换器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散热侧板固定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所述信号转接板腔与所述吸收板腔相互隔离,进而置于所述信号转接板腔内的信号转接板与置于吸收板腔内的所述吸收板相互隔离,从而解决了所述信号转接板与吸收板会产生电磁干扰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所述信号转接板与吸收板的电磁兼容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变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变换器的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变换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变换器,包括:散热底板10与设于散热底板10上的散热侧板20,散热底板10与散热侧板20形成一容置腔30,容置腔30包括信号转接板腔301与吸收板腔302,信号转接板腔301内设有信号转接板(图中未示出),吸收板腔302内设有吸收板(图中未示出),信号转接板腔301与吸收板腔302相互隔离以将信号转接板与吸收板隔离。本技术的信号转接板腔301与吸收板腔302相互隔离,进而置于信号转接板腔301内的信号转接板与置于吸收板腔302内的吸收板相互隔离,从而解决了信号转接板与吸收板会产生电磁干扰的技术问题,达到了信号转接板与吸收板的电磁兼容性。具体的,变换器包括第一挡墙40与屏蔽盖板50,第一挡墙40设置于容置腔30内将容置腔30分为信号转接板腔301与吸收板腔302,屏蔽盖板50密封吸收板腔302。也就是说,第一挡墙40与散热侧板20连接以将容置腔30分为信号转接板腔301与吸收板腔302,屏蔽盖板50盖合吸收板腔302以将吸收板腔302密封,进而将信号转接板腔301与吸收板腔302相互隔离。因此,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挡墙40与散热侧板20连接以形成吸收板腔302,再通过屏蔽盖板50盖合吸收板腔302以将信号转接板腔301与吸收板腔302隔离,进而避免了信号转接板与吸收板的电磁干扰。变换器还包括第二挡墙60与压紧盖板70,第二挡墙60设于容置腔30内且位于第一挡墙40与散热侧板20之间,并与散热侧板20形成变压器腔303,变压器腔303内设有变压器(图中未示出),压紧盖板70抵压于变压器腔303上,用于将变压器定位于变压器腔303内。具体为,第二挡墙60与散热侧板20连接形成变压器腔303,压紧盖板70将变压器抵压于变压器腔303内的散热底板10上。由于变压器在运转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该热量会影响变压器的寿命,为了将变压器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则需要将变压器与散热底板10接触,而本申请通过压紧盖板70将变压器压紧于散热底板10上,使得变压器与散热底板10接触,进而使得变压器的热量通过散热底板10传输到外界,加快了变压器上热量的传导,进而提高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技术通过压紧盖板70将变压器压紧于变压器腔303内的散热底板10上,进而变压器可紧贴散热底板10,加强了变压器的散热,进而提高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了变换器的使用寿命。变压器腔303的内表面设有固定散热胶(图中未示出),固定散热胶用于将变压器固定于变压器腔303内。具体为,固定散热胶设于变压器与变压器腔303的内壁之间,进而固定散热胶将变压器固定于变压器腔303内。本申请中,虽然压紧盖板70将变压器压紧于变压器腔303内的散热底板10上,但是变压器的稳定性仍然不是太好,变压器仍然容易晃动,而且虽然变压器与散热底板10接触,但是散热底板10传导的变压器的热量仍然是不足够的,变压器上的热量仍然是较多的。本申请中,固定散热胶具有散热特性,且固定散热胶将变压器固定于变压器腔303内,进而不仅可以将变压器的热量传导出去,还可以防止变压器的震动,提高了变压器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散热胶为有机硅。有机硅具有低热膨胀的特性,进而导热性能较好。因此,本技术的固定散热胶不仅可以将变压器固定,防止变压器的震动,且可以将所受变压器的热量传导到外界,进而加强了变压器的散热,提高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变换器还包括电感100与压条110,电感100装于容置腔30外部的散热底板10上,压条110设于电感100上,且压条110将电感100压紧于散热底板10上。具体为,传统的变换器为了将电感100固定以防止电感100震动,通常在变换器内设置电感腔,在电感腔内设置电感100,并通过固定胶将电感100固定在电感腔内。然而随着变换器的体积越来越小,则电感腔的体积也越来越小,这导致在电感100需要维修时,较小体积的电感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底板与设于所述散热底板上的散热侧板,所述散热底板与所述散热侧板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信号转接板腔与吸收板腔,所述信号转接板腔内设有信号转接板,所述吸收板腔内设有吸收板,所述信号转接板腔与所述吸收板腔相互隔离以将所述信号转接板与所述吸收板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底板与设于所述散热底板上的散热侧板,所述散热底板与所述散热侧板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信号转接板腔与吸收板腔,所述信号转接板腔内设有信号转接板,所述吸收板腔内设有吸收板,所述信号转接板腔与所述吸收板腔相互隔离以将所述信号转接板与所述吸收板隔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器包括第一挡墙与屏蔽盖板,所述第一挡墙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将所述容置腔分为所述信号转接板腔与所述吸收板腔,所述屏蔽盖板密封所述吸收板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器还包括第二挡墙与压紧盖板,所述第二挡墙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第二挡墙位于所述第一挡墙与所述散热侧板之间,并与所述散热侧板形成变压器腔,所述变压器腔内设有变压器,所述压紧盖板抵压于所述变压器腔上,用于将所述变压器定位于所述变压器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竹君黎敏婷江宝迪李祥吴壬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