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5980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3:13
提供一种抑制密封凸缘部发生变形的情况下的外侧壁部的变形而提高密封性的孔塞。该孔塞(10)具有:主体部(20);以及密封凸缘部(30),其在内表面(37)侧设置有抵接部(47),主体部(20)具有堵塞部(21)、内侧壁部(23)、外侧壁部(25)以及卡合部(27),在密封凸缘部(30)的外表面(35)设置有在密封凸缘部(30)的整周相连续的呈凹状的第1凹部(39),在该第1凹部(39)形成有薄壁部(40),该薄壁部(40)的最小厚度T2比外侧壁部(25)的比卡合部(27)更靠另一端(25b)侧的部位的厚度T1薄,该薄壁部(40)配置为比抵接部(47)的最接近外侧壁部(25)的位置更靠密封凸缘部(30)的径向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孔塞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设置于规定部件的孔堵塞的孔塞。
技术介绍
例如,有时在汽车的车体面板、盖根据各种目的而形成孔。如果使得这种孔保持原样,则有时会在密封性、外观美观性等方面产生问题,因此通常利用孔塞将孔堵塞。作为当前的这种孔塞,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孔塞,即,该孔塞具有:主体部,其将孔堵塞且具有向孔插入的插入部;以及密封凸缘部,其从上述主体部外周以裙状伸出,与孔的表面侧周缘抵接,在密封凸缘部的伸出方向前端的背面侧形成有呈双重环状的外侧环状凸部和内侧环状凸部。所述插入部由如下部位构成:堵塞部;内周壁,其从堵塞部的周缘垂直设置;以及外周壁,其从上述内周壁前端折返而在内周壁外侧以同心状立起,所述密封凸缘部从外周壁的前端外周伸出。所述外周壁配置于孔的内侧,在该外周壁的外侧设置有与孔的里侧周缘卡合的卡合部。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449556号公报上述专利文献1的孔塞在插入于孔时,如果密封凸缘部与规定部件抵接而变形,则外周壁随着该密封凸缘部的变形而向孔内侧挠曲。因此,有可能在外周壁与孔之间产生间隙而使得孔塞相对于孔的密封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孔塞,其能够抑制密封凸缘部变形的情况下的外侧壁部的变形而提高密封性。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用于将设置于规定部件的孔堵塞的孔塞,其特征在于,具有:主体部,其插入于所述孔;以及密封凸缘部,其与所述孔的表面侧周缘抵接,所述主体部具有:堵塞部,其配置于所述孔的表面侧;内侧壁部,其从该堵塞部伸出而插入于所述孔;外侧壁部,其在该内侧壁部的径向外侧分离地配置,并且从所述内侧壁部的伸出方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延伸儿插入于所述孔;以及卡合部,其设置于该外侧壁部的外周且与所述孔的里侧周缘卡合,所述密封凸缘部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从所述外侧壁部的另一端侧向外侧延伸,且在其内表面侧与所述孔的表面侧周缘抵接,在所述密封凸缘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在所述密封凸缘部的整周相连续的呈凹状的第1凹部,在该第1凹部形成有薄壁部,该薄壁部的最小厚度比所述外侧壁部的比所述卡合部更靠另一端侧的部位的厚度薄,该薄壁部配置为比所述抵接部的最接近所述外侧壁部的位置更靠所述密封凸缘部的径向内侧。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密封凸缘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在密封凸缘部的整周相连续的呈凹状的第1凹部,在该第1凹部形成有薄壁部,该薄壁部的最小厚度比所述外侧壁部的比所述卡合部更靠另一端侧的部位的厚度薄,该薄壁部配置为比所述抵接部的最接近所述外侧壁部的位置更靠所述密封凸缘部的径向内侧,因此如果为了将孔塞安装于孔而将主体部插入于孔、并使得密封凸缘部的抵接部与孔的表面侧周缘抵接,则密封凸缘部经由薄壁部而变形,因此能够容易地使密封凸缘部挠曲,其结果,能够抑制外侧壁部向孔内侧的变形,能够限制外侧壁部外周与孔内周之间的间隙扩大,能够提高外侧壁部和孔的贴合性而提高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孔塞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斜视图。图2(a)是该孔塞的放大斜视图,图2(b)是该孔塞的、从与图2(a)不同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放大斜视图。图3(a)是该孔塞的俯视图,图3(b)是该孔塞的仰视图。图4是该孔塞的剖面图。图5(a)是该孔塞安装于孔的状态的剖面图,图5(b)是该孔塞安装于比图5(a)更厚的规定部件的孔的状态的剖面图。图6是从图5(a)的状态起将该孔塞压入的状态的剖面图。标号的说明1、1A规定部件,5孔,10孔塞(塞),20主体部,21堵塞部,23内侧壁部,25外侧壁部,27卡合部,30密封凸缘部(凸缘部),31基端,33前端,35外表面,37内表面,39第1凹部,40薄壁部,41凸部,43第2凹部,45第3凹部,47抵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孔塞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该孔塞10例如用于将设置于汽车的车体面板等规定部件1的孔5堵塞。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孔5形成为圆形,但也可以是矩形孔、椭圆形、长圆状的长孔等。此外,作为规定部件1,也可以是汽车的货箱的盖、行李箱盖、车门、挡泥板等,并不特别限定。而且,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孔塞10(下面,也简称为“塞10”)具有:主体部20,其插入于所述孔5;以及密封凸缘部30,其与孔5的表面侧周缘抵接。如图2、图4所示,所述主体部20具有:堵塞部21,其配置于孔5的表面侧;内侧壁部23,其从上述堵塞部21伸出且插入于孔5;外侧壁部25,其在上述内侧壁部23的径向外侧分离地配置,并且从内侧壁部23的伸出方向的一端23a侧朝向另一端23b侧延伸而插入于孔5;以及卡合部27,其设置于上述外侧壁部25的外周、且与孔5的里侧周缘卡合。本实施方式中的堵塞部21形成为圆形板状,形成为筒状的内侧壁部23从上述堵塞部21的周缘部伸出(参照图2(b)及图4)。折返部24从上述内侧壁部23的伸出方向的一端23a(表示伸出方向前端侧的端部)朝向外径方向伸出。形成为筒状的外侧壁部25经由该折返部24而在内侧壁部23的径向外侧以同心状分离,朝向内侧壁部23的另一端23b侧(表示与伸出方向相反的端部侧)延伸。此外,在内侧壁部23与外侧壁部25之间形成有堵塞部21侧开口的环状的槽部29,能够使外侧壁部25进行挠曲变形。另外,如图4所示,外侧壁部25的一端25a侧(表示与内侧壁部23的作为伸出方向前端侧的端部的一端23a相同的朝向的端部侧)的外表面形成为朝向折返部24而逐渐缩径的锥面26。并且,如图2(b)、图3(b)所示,所述卡合部27在外侧壁部25的锥面26的顶部沿周向以均等的间隔而设置有多个。这里设置有4个卡合部27,但卡合部27的个数并不特别限定。另外,卡合部27可以形成为环状或者圆弧状。所述密封凸缘部30从主体部20的外侧壁部25的另一端25b侧(表示与内侧壁部23的作为伸出方向的相反侧的端部的另一端23b相同的朝向的端部侧)向外侧延伸。本实施方式中的密封凸缘部30(下面,也简称为“凸缘部30”)从外侧壁部25的另一端25b侧朝向堵塞部21的相反侧以朝斜向外侧扩展为裙状的方式伸出。另外,该凸缘部30在其内表面37侧具有与孔5的表面侧周缘抵接的抵接部47。具体而言,该凸缘部30的伸出方向的基端31与外侧壁部25的另一端25b侧连结,在其内表面37侧、且在伸出方向的前端33侧设置有与孔5的表面侧周缘抵接的抵接部47。而且,如图4~图6所示,在凸缘部30的外表面35,从凸缘部30的基端31侧起按顺序设置有第1凹部39、凸部41、第2凹部43,另一方面,在凸缘部30的内表面37设置有第3凹部45,在内表面37的前端33侧设置有以剖面为圆弧状的方式鼓出的厚壁的抵接部47。下面,对各结构要素进行详细叙述。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凸缘部30的外表面35是指凸缘部30的从孔5的表面侧离开的一侧的面,凸缘部30的内表面37是指凸缘部30的与孔5的表面侧接近的那侧的面。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槽部、外侧壁部、第1凹部、凸部、第3凹部的“外周”是指密封凸缘部的径向外侧,“内周”是指密封凸缘部的径向内侧。如图3(a)所示,所述第1凹部39在凸缘部30的外表面35形成为在其整个周向上连续的环状,在所述槽部29的外周设置为同心状。另外,如图4所示,第1凹部39的剖面形状形成为从凸缘部3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孔塞,其用于将设置于规定部件的孔堵塞,所述孔塞的特征在于,具有:主体部,其插入于所述孔;以及密封凸缘部,其与所述孔的表面侧周缘抵接,所述主体部具有:堵塞部,其配置于所述孔的表面侧;内侧壁部,其从该堵塞部伸出而插入于所述孔;外侧壁部,其在该内侧壁部的径向外侧分离地配置,并且从所述内侧壁部的伸出方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延伸而插入于所述孔;以及卡合部,其设置于该外侧壁部的外周且与所述孔的里侧周缘卡合,所述密封凸缘部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从所述外侧壁部的另一端侧向外侧延伸,且在其内表面侧与所述孔的表面侧周缘抵接,在所述密封凸缘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在所述密封凸缘部的整周相连续的呈凹状的第1凹部,在该第1凹部形成有薄壁部,该薄壁部的最小厚度比所述外侧壁部的比所述卡合部更靠另一端侧的部位的厚度薄,该薄壁部配置为比所述抵接部的最接近所述外侧壁部的位置更靠所述密封凸缘部的径向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5 JP 2017-1831851.一种孔塞,其用于将设置于规定部件的孔堵塞,所述孔塞的特征在于,具有:主体部,其插入于所述孔;以及密封凸缘部,其与所述孔的表面侧周缘抵接,所述主体部具有:堵塞部,其配置于所述孔的表面侧;内侧壁部,其从该堵塞部伸出而插入于所述孔;外侧壁部,其在该内侧壁部的径向外侧分离地配置,并且从所述内侧壁部的伸出方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延伸而插入于所述孔;以及卡合部,其设置于该外侧壁部的外周且与所述孔的里侧周缘卡合,所述密封凸缘部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从所述外侧壁部的另一端侧向外侧延伸,且在其内表面侧与所述孔的表面侧周缘抵接,在所述密封凸缘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在所述密封凸缘部的整周相连续的呈凹状的第1凹部,在该第1凹部形成有薄壁部,该薄壁部的最小厚度比所述外侧壁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本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百乐仕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