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陡边坡联合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工程修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和管桩的联合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交通工程修建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岩土边坡稳定性及加固问题。目前,常采用削坡排水、地表注浆、挡墙、抗滑桩、管桩和桩锚结构等处治方法。但是现有的处治方法存在环保性差、造价高、施工效率低和质量不易控制等问题。因此,一种能有效防止高陡边坡失稳的联合支挡结构和施工简便、快速高效、经济成本低的施工方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和管桩的联合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首先公开了一种高陡边坡联合支挡结构,包括管桩、框架梁、预应力锚索和边坡,所述框架梁铺设在所述边坡上,所述边坡设置有竖向设置的管桩孔和斜向设置的锚索孔,所述管桩孔和锚索孔内填充有砂浆,所述管桩的一端固接在所述管桩孔内,另一端与所述框架梁连接,所述预应力锚索的一端锚固在所述框架梁上,另一端锚固在所述锚索孔内。进一步的,所述预应力锚索包括钢锚墩、定位器和钢绞线,所述框架梁上设置有固定锚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陡边坡联合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桩(1)、框架梁(2)、预应力锚索(3)和边坡(4),所述框架梁(2)铺设在所述边坡(4)上,所述边坡(4)设置有竖向设置的管桩孔(101)和斜向设置的锚索孔(302),所述管桩孔(101)和锚索孔(302)内填充有砂浆,所述管桩(1)的一端固接在所述管桩孔(101)内,另一端与所述框架梁(2)连接,所述预应力锚索(3)的一端锚固在所述框架梁(2)上,另一端锚固在所述锚索孔(30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陡边坡联合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桩(1)、框架梁(2)、预应力锚索(3)和边坡(4),所述框架梁(2)铺设在所述边坡(4)上,所述边坡(4)设置有竖向设置的管桩孔(101)和斜向设置的锚索孔(302),所述管桩孔(101)和锚索孔(302)内填充有砂浆,所述管桩(1)的一端固接在所述管桩孔(101)内,另一端与所述框架梁(2)连接,所述预应力锚索(3)的一端锚固在所述框架梁(2)上,另一端锚固在所述锚索孔(30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边坡联合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锚索(3)包括钢锚墩(301)、定位器(303)和钢绞线(304),所述框架梁(2)上设置有固定锚台(201),所述钢绞线(304)的一端与钢锚墩(301)连接,另一端向所述锚索孔(302)的底部延伸,所述钢锚墩(301)安装在所述固定锚台(201)上,所述定位器(303)沿着所述锚索孔(302)的深度方向布置,且与所述钢绞线(304)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边坡联合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梁(2)内设置有钢筋(202),该框架梁(2)由相互交错连接的分支梁(203)组成,所述分支梁(203)交错形成多边形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陡边坡联合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1)包括与所述管桩孔(101)间隙配合的钢管(102),所述钢管(102)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的漏浆孔(103),所述漏浆孔(103)沿着所述管桩(1)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管桩(1)与所述框架梁(2)内的钢筋(202)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陡边坡联合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102)包括注浆段(106)和锥头段(107),且所述注浆段(106)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果林,邱明明,肖洪波,沈致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