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阻燃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5734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永久性阻燃面料;所述永久性阻燃面料的经纬纱均采用阻燃腈纶1313和阻燃粘胶纤维的混纺纱线,所述混纺纱线由50‑70%阻燃腈纶1313和30‑50%阻燃粘胶纤维混纺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面料成本低、穿着舒适性好,阻燃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永久性阻燃面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永久性阻燃面料。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有多种防护面料,包括阻燃腈纶面料、改性腈纶混纺面料、阻燃棉面料和阻燃涂层面料。各面料的优缺点如下:1)阻燃腈纶面料的各方面防护性能最好,但是手感偏硬,价格昂贵;2)改性腈纶混纺面料,穿着舒适,价格适中,但是受改性腈纶限制,阻燃性能有限;3)阻燃棉面料价格低廉,其阻燃效果是通过后整理加工制得,具有较好的防火效果,但是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面料的强力及阻燃性能会逐渐降低;4)阻燃涂层面料,是在一般的化纤面料基础上添加阻燃涂层整理,有一定的阻燃效果,但是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面料的阻燃性能会逐渐消失,且涂层较硬,穿着舒适性差。由于以上面料各有缺点,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防护面料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穿着舒适性好,阻燃效果好的永久性阻燃面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永久性阻燃面料,所述永久性阻燃面料的经纬纱均采用阻燃腈纶和阻燃粘胶纤维的混纺纱线,所述混纺纱线由50-70%阻燃腈纶和30-50%阻燃粘胶纤维混纺而成,面料规格为30支×30支/97×80,经纬纱支为30支,经纬密度为97×80。进一步的,所述永久性阻燃面料由60%阻燃腈纶和40%阻燃粘胶纤维混纺而成.进一步的,所述面料由30支混纺纱线并线织造成斜纹或破斜纹,所述斜纹的面料密度为为97×80。一种永久性阻燃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除油:将坯布放入除油剂中浸轧,去除布面杂质;(2)退浆:将坯布浸轧退浆剂、汽蒸1分钟,然后经热水洗8格,冷水洗2格、烘干;(3)汽蒸;(4)柔软拉幅:将面料浸轧亲水柔软剂,拉到规定门幅;(5)预缩整理:采用机械预缩整理法,先将织物经喷蒸汽或喷雾喷湿,再施以经向机械挤压,然后经松式干燥,制得成品;(6)在机械预缩整理法后用整理机械使用纺织助剂进行第一次浸轧,再在定型机中加入纺织助剂和光触媒剂进行第二次浸轧,最后对面料进行烘干即得。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热水温度为80-8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汽蒸温度为100-102℃,汽蒸时间为45-60分钟。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的预缩过程中缩水率在-2%以内。进一步的,所述纺织助剂包括抗菌整理剂、黏合剂;抗菌整理剂与黏合剂的配比为5-8:10-15。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整理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甲基-4-异噻唑啉-3-酮10-20份,聚羟丙基二甲基氯化铵8-12份,十二烷基羧甲基钠型咪唑啉醋酸盐8-12份,丙三醇10-20份,甜菜碱2-5份,十二烷基磺酸钠1-3份。进一步的,所述黏合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丙烯酸酯类乳液15-20份,聚丙烯酸酯乳液5-10份,聚丙烯酸酯5-10份,淀粉胶1-5份,聚乙烯醇5-15份。进一步的,所述光触媒为纳米TiO2、ZnO、CdS、WO3、Fe2O3、PbS、SnO2、ZnS、SrTiO3、SiO2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光触媒剂在第二次浸轧过程中的添加量为5-8g/L。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将阻燃腈纶与腈纶面料进行混纺,制得的复合面料具有优异的永久阻燃性能,且手感柔软,穿着舒适,此外,还能缓解阻燃腈纶面料造价过高的问题,有助于降低成本。光触媒剂可以有效地降解环境中的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TVOC等污染物,并具有高效广泛的消毒性能,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3个实施例来进一步公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永久性阻燃面料,所述永久性阻燃面料的经纬纱均采用阻燃腈纶和阻燃粘胶纤维的混纺纱线,所述混纺纱线由50%阻燃腈纶和50%阻燃粘胶纤维混纺而成,面料规格为30支×30支/97×80,经纬纱支为30支,经纬密度为97×80。其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一种永久性阻燃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除油:将坯布放入除油剂中浸轧,去除布面杂质;(2)退浆:将坯布浸轧退浆剂、汽蒸1分钟,然后经热水洗8格,冷水洗2格、烘干;(3)汽蒸;(4)柔软拉幅:将面料浸轧亲水柔软剂,拉到规定门幅;(5)预缩整理:采用机械预缩整理法,先将织物经喷蒸汽或喷雾喷湿,再施以经向机械挤压,然后经松式干燥,制得成品;(6)在机械预缩整理法后用整理机械使用纺织助剂进行第一次浸轧,再在定型机中加入纺织助剂和光触媒剂进行第二次浸轧,最后对面料进行烘干即得。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热水温度为8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汽蒸温度为100℃,汽蒸时间为60分钟。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的预缩过程中缩水率在-2%以内。进一步的,所述纺织助剂包括抗菌整理剂、黏合剂;抗菌整理剂与黏合剂的配比为5:10。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整理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甲基-4-异噻唑啉-3-酮10份,聚羟丙基二甲基氯化铵8份,十二烷基羧甲基钠型咪唑啉醋酸盐8份,丙三醇10份,甜菜碱2份,十二烷基磺酸钠1份。进一步的,所述黏合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丙烯酸酯类乳液15份,聚丙烯酸酯乳液5份,聚丙烯酸酯5份,淀粉胶1份,聚乙烯醇5份。进一步的,所述光触媒为纳米TiO2,所述光触媒剂在第二次浸轧过程中的添加量为5-8g/L。实施例2:一种永久性阻燃面料,所述永久性阻燃面料的经纬纱均采用阻燃腈纶和阻燃粘胶纤维的混纺纱线,所述混纺纱线由60%阻燃腈纶和40%阻燃粘胶纤维混纺而成,面料规格为30支×30支/97×80,经纬纱支为30支,经纬密度为97×80。一种永久性阻燃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除油:将坯布放入除油剂中浸轧,去除布面杂质;(2)退浆:将坯布浸轧退浆剂、汽蒸1分钟,然后经热水洗8格,冷水洗2格、烘干;(3)汽蒸;(4)柔软拉幅:将面料浸轧亲水柔软剂,拉到规定门幅;(5)预缩整理:采用机械预缩整理法,先将织物经喷蒸汽或喷雾喷湿,再施以经向机械挤压,然后经松式干燥,制得成品;(6)在机械预缩整理法后用整理机械使用纺织助剂进行第一次浸轧,再在定型机中加入纺织助剂和光触媒剂进行第二次浸轧,最后对面料进行烘干即得。’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热水温度为8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汽蒸温度为101℃,汽蒸时间为50分钟。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的预缩过程中缩水率在-2%以内。进一步的,所述纺织助剂包括抗菌整理剂、黏合剂;抗菌整理剂与黏合剂的配比为6:13。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整理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甲基-4-异噻唑啉-3-酮15份,聚羟丙基二甲基氯化铵9份,十二烷基羧甲基钠型咪唑啉醋酸盐9份,丙三醇15份,甜菜碱3份,十二烷基磺酸钠2份。进一步的,所述黏合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丙烯酸酯类乳液18份,聚丙烯酸酯乳液7份,聚丙烯酸酯7份,淀粉胶3份,聚乙烯醇10份。进一步的,所述光触媒为纳米TiO2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光触媒剂在第二次浸轧过程中的添加量为6.5g/L。实施例3:一种永久性阻燃面料,所述永久性阻燃面料的经纬纱均采用阻燃腈纶和阻燃粘胶纤维的混纺纱线,所述混纺纱线由70%阻燃腈纶和30%阻燃粘胶纤维混纺而成,面料规格为30支×30支/97×80,经纬纱支为30支,经纬密度为97×80。一种永久性阻燃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久性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性阻燃面料的经纬纱均采用阻燃腈纶和阻燃粘胶纤维的混纺纱线,所述混纺纱线由50‑70%阻燃腈纶和30‑50%阻燃粘胶纤维混纺而成,面料规格为30支×30支/97×80,经纬纱支为30支,经纬密度为97×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久性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性阻燃面料的经纬纱均采用阻燃腈纶和阻燃粘胶纤维的混纺纱线,所述混纺纱线由50-70%阻燃腈纶和30-50%阻燃粘胶纤维混纺而成,面料规格为30支×30支/97×80,经纬纱支为30支,经纬密度为97×8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久性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性阻燃面料由60%阻燃腈纶和40%阻燃粘胶纤维混纺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久性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由30支混纺纱线并线织造成斜纹或破斜纹,所述斜纹的面料密度为为97×80。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永久性阻燃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除油:将坯布放入除油剂中浸轧,去除布面杂质;(2)退浆:将坯布浸轧退浆剂、汽蒸1分钟,然后经热水洗8格,冷水洗2格、烘干;(3)汽蒸;(4)柔软拉幅:将面料浸轧亲水柔软剂,拉到规定门幅;(5)预缩整理:采用机械预缩整理法,先将织物经喷蒸汽或喷雾喷湿,再施以经向机械挤压,然后经松式干燥,制得成品;(6)在机械预缩整理法后用整理机械使用纺织助剂进行第一次浸轧,再在定型机中加入纺织助剂和光触媒剂进行第二次浸轧,最后对面料进行烘干即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永久性阻燃面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环中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