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504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打开和关闭在车辆中或车辆上的盖子的致动装置,其具有与盖子相互作用的推‑推运动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致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打开和关闭在车辆中或上的盖子的致动装置,其具有与盖子相互作用的推-推运动机构。
技术介绍
这种致动装置例如由DE102008057933B4,DE102009060119A1,DE102011101838A1或DE102012004078A1已知。在由DE102009060119A1已知的致动装置中,推-推运动机构与推杆的同时的旋转运动相结合。这通过推杆的至少一个螺旋线形的槽和在致动装置的壳体的内圆周上的至少一个凸起在该槽中的接合来实现。已知的致动装置的特征在于部件数量少并且因此结构稳固且成本有利。同时,它任何时候都可靠地确保例如油箱或加注口门的合乎需要的锁定和解锁。此外,它还可以与中央锁定系统功能相结合。然而,已知的致动装置有时具有相对大的空间需求。在一些应用中,特别小的空间需求是所期望的。此外需要更加可靠地避免水或灰尘的侵入,在致动装置的运行中这种水或灰尘的侵入可能导致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从所解释的现有技术出发,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之前所述类型的致动装置,其在紧凑的结构下以简单的方式实现致动装置的在任何时候可靠的运行。本专利技术通过权利要求1的主题来解决该问题。有利的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找到。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种用于打开和关闭在车辆中或上的盖子的致动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该致动装置具有与盖子相互作用的推-推运动机构,包括:-壳体,其适合于安装在车辆中,-在所述壳体中围绕其纵轴线可旋转地并且可轴向运动地安装的推杆,所述推杆具有在每个轴向位置上通过壳体开口从所述壳体中突出的外致动端和与所述外致动端相对置的、在每个轴向位置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内致动端,-在所述壳体中的弹簧,所述弹簧将所述推杆预加载到从所述壳体中最远地伸出的位置上,-与所述盖子或承载所述盖子的部件可连接的或连接的致动套筒,所述推杆的外致动端可引入到所述致动套筒中,并且在所述致动套筒的内侧面上构造有至少一个致动槽,所述致动槽至少部分地以螺旋方式围绕所述致动套筒的纵轴线延伸,在所述推杆被引入到所述致动套筒中时所述推杆的至少一个致动突起部接合到所述致动槽中,使得在所述致动套筒和所述推杆之间的轴向相对运动期间所述推杆也围绕其纵轴线旋转,其中,在所述推杆被引入到所述致动套筒中时,在所述推杆的旋转期间,所述弹簧对抗其预加载力被扭转,-在所述壳体中布置成不可旋转的并且可轴向移动的控制套筒,所述推杆的所述内致动端与所述控制套筒共同作用,以使得当所述推杆在所述壳体中轴向地运动时所述控制套筒与所述推杆一起轴向运动,其中,所述推杆可以相对于所述控制套筒旋转,以及-至少在所述推杆的轴向调节区域的一部分上围绕所述控制套筒的控制环,所述控制环轴向固定地并且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中,并且所述控制环在其内圆周上具有至少一个控制突起部,所述控制突起部接合到形成在所述控制套筒的外侧面上的推-推控制曲面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致动装置用于打开和关闭被安装在车辆,例如轿车或卡车中或上的盖子。盖子被可运动地,例如可枢转地安装在车辆上,例如安装在车辆的外侧。盖子可以是门,例如油箱和/或加注口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致动装置的壳体例如被固定在车辆的车身上。它可以布置在例如车辆的油箱凹腔和/或加注口凹腔中。致动装置包括推杆,该推杆例如可以具有圆柱形的基本形状。推杆可旋转地并且可在两个终点位置之间轴向移动地安装在壳体中。在盖门上布置有致动套筒,当关闭盖子时推杆被插入到该致动套筒中。另一方面,在门被打开时,致动套筒与推杆脱开。例如杯形的致动套筒在其内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螺旋形的致动槽。当推杆被插入到致动套筒中并且在致动套筒中被相对于致动套筒轴向运动时,推杆的至少一个致动突起部被在该致动槽中引导。螺旋形状意味着推杆在这种轴向相对运动期间也被强制进行旋转运动。例如可以规定,推杆在最大轴向行程路径上在致动套筒中被旋转过90°。接合到致动套筒的至少一个致动槽中的至少一个致动突起部在此情况下尤其被布置在推杆的外致动端的区域中。致动套筒可以固定在盖子或承载盖子的部件上或者与该盖子或该部件一体地连接。这种承载盖子的部件例如可以是承载盖子的铰链臂或者是承载盖子的并与铰链臂连接的转接板。铰链臂以熟悉的方式例如可枢转地安装在壳体上,例如安装在油箱凹腔和/或加注口凹腔上。通过这种枢转安装,盖子然后可以相应地在被打开的位置和被关闭的位置之间进行枢转。此外在壳体中布置有弹簧,该弹簧将推杆预加载到其从壳体中伸出的最远的位置上。在推杆插入到致动套筒的过程中,与推杆在致动套筒中的旋转同时发生的是弹簧对抗弹簧的预加载力的扭转。因此弹簧随后尝试将推杆转回到起始位置。此外,与将推杆压入壳体同时发生的是弹簧的压缩并且因此也是在抵抗弹簧的预加载力下进行的。因此弹簧尝试将被推入壳体中的推杆再次从壳体中推回到最大伸出位置。因此该弹簧特别是一种组合式压缩和扭转弹簧。该弹簧例如可以是螺旋弹簧,例如金属螺旋弹簧。该弹簧可以通过其第一端部连接到推杆上和通过其第二端部连接到壳体上。它可以通过一个端部支撑在推杆上和通过其另一个端部支撑在壳体上。例如,推杆可以以中空圆柱体方式进行设计,其具有中心轴颈,螺旋弹簧围绕该中心轴颈。此外在壳体中布置有控制套筒,推杆的内致动端与该控制套筒共同作用,例如与其连接。控制套筒可以具有中空圆柱体的基本形状。在推杆在壳体中的轴向运动期间,控制套筒被推杆轴向地带动,并且反之亦然。因此,在推杆和控制套筒之间的轴向的相对位置是恒定的。此外,控制套筒不可旋转地布置在壳体中并且推杆可以相对于控制套筒旋转。为了在壳体中的不可旋转的布置,控制套筒例如可以具有定位突起部或定位容纳部,该定位突起部或定位容纳部与壳体的相应的定位容纳部或相应的定位突起部处于形状配合的接合状态中,由此阻止控制套筒的旋转运动。此外控制套筒进一步至少在推杆的轴向调节区域的一部分上并且因此在控制套筒的轴向调节区域的一部分上被布置在壳体中的控制环包围。该控制环在壳体中被安装成轴向固定的并且可旋转的。优选地,控制环在控制套筒和推杆的每个轴向位置上包围控制套筒。例如,控制环可以在轴向方向上固定在壳体的两个定位突起部之间。控制环在其内圆周上具有至少一个控制突起部,该控制突起部与形成在控制套筒的外侧面上的推-推控制曲面接合。由此,根据通过推-推控制曲面与控制环的至少一个控制突起部的共同作用所规定的推-推运动机构,控制套筒并且推杆与控制套筒一起从最远地从壳体中伸出的位置通过过压入壳体中并作一个短的返回行程首先以熟知的方式被锁定在壳体中并且通过进一步压入壳体中以同样熟知的方式被解锁并且到达最远地从壳体中伸出的位置上。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致动装置中,特别地,对于推杆的整个轴向行程路径,只有推杆的外致动端从壳体中突出,。推杆的其余部件,特别是它的内致动端,以及致动装置的其他部件,特别是控制套筒和控制环,任何时候都被位于壳体内。因此,所有功能上关键的接口特征都容纳在紧凑的壳体内并且被保护而免受负面的环境影响,特别是污物或湿气的侵入。同时,可以随时实现简单并且可靠的锁定和解锁。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致动装置允许以推杆的小的行程实现锁定和解锁。这又在推杆从壳体中移走时仅仅导致微小的真空并且因此减少污物或湿气的吸入。除了紧凑和节省结构空间的尺寸外,致动装置的模块化结构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打开和关闭在车辆中或车辆上的盖子的致动装置,所述致动装置具有与所述盖子相互作用的推‑推运动机构,所述致动装置包括:‑壳体(10,110),所述壳体适合于安装在车辆中,‑推杆(14,114),所述推杆被安装在所述壳体(10,110)中以围绕所述推杆的纵轴线可旋转并且可轴向运动,所述推杆具有在每个轴向位置上通过壳体开口(12)从所述壳体(10,110)突出的外致动端和与所述外致动端相对置的、在每个轴向位置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内致动端(42),‑在所述壳体(10,110)中的弹簧(38,138),所述弹簧(38,138)将所述推杆(14,114)预加载到从所述壳体(10,110)中伸出最远的位置上,‑与所述盖子或承载所述盖子的部件可连接的或连接的致动套筒(20),所述推杆(14)可以通过其外致动端引入到所述致动套筒中,并且在所述致动套筒的内侧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致动槽(22),所述致动槽(22)至少部分地以螺旋方式围绕所述致动套筒(20)的纵轴线延伸,在所述推杆(14)被引入到所述致动套筒(20)中时,所述推杆(14,114)的至少一个致动突起部(16,116)接合到所述致动槽(22)中,使得在所述致动套筒(20)和所述推杆(14,114)之间的轴向相对运动期间,所述推杆(14,114)也围绕其纵轴线旋转,其中,在所述推杆(14,114)被引入到所述致动套筒(20)中的同时,所述推杆(14,114)在其旋转的过程中对抗其预加负载被扭转,‑控制套筒(44,144),所述控制套筒(44,144)以不可旋转但可轴向位移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壳体(10,110)中,所述推杆(14,114)的所述内致动端(42)与所述控制套筒(44,144)共同作用,以使得当所述推杆(14,144)在所述壳体(10,110)中轴向地运动时所述控制套筒(44,144)与所述推杆(14,144)一起轴向运动,其中,所述推杆(14,144)可以相对于所述控制套筒(44,144)旋转,以及‑控制环(46,146),所述控制环(46,146)至少在所述推杆(14,144)的轴向调节区域的一部分上围绕所述控制套筒(44,144),所述控制环(46,146)以轴向固定但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10,110)中,并且所述控制环(46,146)在其内圆周上具有至少一个控制突起部(48),所述控制突起部接合到在所述控制套筒(44,144)的外侧面上形成的推‑推控制曲面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7 DE 102017122395.91.一种用于打开和关闭在车辆中或车辆上的盖子的致动装置,所述致动装置具有与所述盖子相互作用的推-推运动机构,所述致动装置包括:-壳体(10,110),所述壳体适合于安装在车辆中,-推杆(14,114),所述推杆被安装在所述壳体(10,110)中以围绕所述推杆的纵轴线可旋转并且可轴向运动,所述推杆具有在每个轴向位置上通过壳体开口(12)从所述壳体(10,110)突出的外致动端和与所述外致动端相对置的、在每个轴向位置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内致动端(42),-在所述壳体(10,110)中的弹簧(38,138),所述弹簧(38,138)将所述推杆(14,114)预加载到从所述壳体(10,110)中伸出最远的位置上,-与所述盖子或承载所述盖子的部件可连接的或连接的致动套筒(20),所述推杆(14)可以通过其外致动端引入到所述致动套筒中,并且在所述致动套筒的内侧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致动槽(22),所述致动槽(22)至少部分地以螺旋方式围绕所述致动套筒(20)的纵轴线延伸,在所述推杆(14)被引入到所述致动套筒(20)中时,所述推杆(14,114)的至少一个致动突起部(16,116)接合到所述致动槽(22)中,使得在所述致动套筒(20)和所述推杆(14,114)之间的轴向相对运动期间,所述推杆(14,114)也围绕其纵轴线旋转,其中,在所述推杆(14,114)被引入到所述致动套筒(20)中的同时,所述推杆(14,114)在其旋转的过程中对抗其预加负载被扭转,-控制套筒(44,144),所述控制套筒(44,144)以不可旋转但可轴向位移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壳体(10,110)中,所述推杆(14,114)的所述内致动端(42)与所述控制套筒(44,144)共同作用,以使得当所述推杆(14,144)在所述壳体(10,110)中轴向地运动时所述控制套筒(44,144)与所述推杆(14,144)一起轴向运动,其中,所述推杆(14,144)可以相对于所述控制套筒(44,144)旋转,以及-控制环(46,146),所述控制环(46,146)至少在所述推杆(14,144)的轴向调节区域的一部分上围绕所述控制套筒(44,144),所述控制环(46,146)以轴向固定但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10,110)中,并且所述控制环(46,146)在其内圆周上具有至少一个控制突起部(48),所述控制突起部接合到在所述控制套筒(44,144)的外侧面上形成的推-推控制曲面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推控制曲面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偏转面(74),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偏转面(74)相对于所述控制套筒(44,144)的轴线倾斜地延伸,当所述控制套筒(44,144)与所述推杆(14,114)一起以预定的第一行程移动到所述壳体(10,110)中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偏转面(74)与所述控制环(46,146)的至少一个控制突起部(48)共同作用并且使所述控制环(46,146)在一个旋转方向上旋转过预定的角度,-所述推-推控制曲面还包括至少一个锁定凹槽(76),所述至少一个锁定凹槽(76)朝着所述推杆(14,114)的外致动端开口、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偏转面(74)间隔开一周向距离,当所述推杆(14,114)在所述第一行程之后被释放时,所述锁定凹槽(76)容纳所述控制环(46,146)的所述至少一个控制突起部(48),由此所述推杆(14,114)与所述控制套筒(44,144)一起在通过所述弹簧(38,138)的预加载力引起的返回行程之后被锁定在所述壳体(10,110)中的锁定位置上,以及-所述推-推控制曲面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偏转面(78),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偏转面(78)相对于所述控制套筒的轴线倾斜地延伸、与所述至少一个锁定凹槽(76)间隔开一周向距离,当所述控制套筒(44,144)与所述推杆(14,114)一起从所述锁定位置以第二行程被进一步移动到所述壳体(10,110)中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偏转面(78)与所述控制环(46,146)的所述至少一个控制突起部(48)共同作用,由此所述控制环(46,146)在所述旋转方向上旋转过预定的第二角度进入一个旋转位置,在所述旋转位置上,所述控制套筒与所述推杆(14,114)一起可以通过所述弹簧(38,138)的预加载力移动到从所述壳体(10,110)中伸出最远的位置上。3.根据前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烈斯·施瓦布托马斯·莱希纳瓦泽里克朱利安·费舍尔
申请(专利权)人: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