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的壳体结构、电池包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4898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提供一种电池包的壳体结构、电池包和车辆,其中,所述电池包的壳体结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连接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共同限定内部空间,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内部空间中并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池包的壳体结构中,通过位于内部空间内的连接部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使得上壳体和下壳体能够形成在内部空间相互关联的整体,可以通过上壳体增强整个壳体结构的抗挤压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的壳体结构、电池包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的壳体结构、电池包和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动力电池包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中,电池包的壳体应满足质量轻且具有足够的抗挤压强度等要求。现有的动力电池包的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主要用于密封,基本不承受挤压,抗挤压强度基本上取决于下壳体,整个壳体的抗挤压强度的改善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包的壳体结构,以提高抗挤压强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池包的壳体结构,其中,所述电池包的壳体结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连接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共同限定内部空间,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内部空间中并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于所述上壳体的连接梁和固定于所述下壳体的底板的下壳体加强梁,所述下壳体加强梁和连接梁彼此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电池包的壳体结构设置为以下至少一种情形:a、所述上壳体为单层壳体板,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上壳体加强梁;b、所述上壳体设置有朝向所述下壳体凹进的凹槽,所述连接梁固定于所述凹槽处;c、所述连接梁包括形成围框结构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彼此平行的上层板和下层板以及连接于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的侧板,所述连接梁还包括平行设置在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的中间板,所述上层板固定于所述上壳体,所述下层板和所述下壳体加强梁上设置有彼此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下层板和所述下壳体加强梁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紧固件彼此固定,所述上层板和中间板分别设置有允许所述紧固件通过的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优选地,所述下壳体加强梁和所述连接梁平行设置,所述连接部包括多个所述下壳体加强梁和多个所述连接)梁沿所述下壳体的长度方向排布且彼此平行以将所述内部空间划分为多个模组容纳部。优选地,所述下壳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后侧的后边梁,所述后边梁包括从下向上依次抬升的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用于固定电池模组,所述第二台阶固定于所述上壳体。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池包的壳体结构中,通过位于内部空间内的连接部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使得上壳体和下壳体能够形成在内部空间相互关联的整体,可以通过上壳体增强整个壳体结构的抗挤压强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其中,设置有电池模组和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的壳体结构,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优选地,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模组主体和从所述模组主体的侧部伸出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伸入并固定在所述下壳体加强梁和连接梁之间。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多个所述下壳体加强梁和多个所述连接梁,多个所述下壳体加强梁沿所述下壳体的长度方向排布且彼此平行以将所述内部空间划分为多个模组容纳部,每个所述模组容纳部内设置有所述电池模组。优选地,所述下壳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后侧的后边梁,所述后边梁包括从下向上依次抬升的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固定于所述上壳体,位于与所述后边梁相邻的所述模组容纳部中的电池模组包括从该电池模组的模组主体伸出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台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动力电池包,所述动力电池包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车辆与上述电池包的壳体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包的壳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具有图1中电池包的壳体结构的电池包的截面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中电池包的壳体结构的连接梁的截面图;图6为图1中电池包的壳体结构的连接梁的俯视图;图7为图1中电池包的壳体结构的下壳体的立体图;图8为图1中电池包的壳体结构的上壳体的俯视图;图9为沿图8中C-C线截取的局部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上壳体,11-上壳体加强梁,12-凹槽,20-下壳体,21-底板,22-后边梁,221-第一台阶,222-第二台阶,23-侧边梁,30-连接梁,31-上层板,311-第一过孔,312-紧固孔,32-下层板,321-第一安装孔,33-侧板,34-中间板,341-第二过孔,40-下壳体加强梁,50-电池模组,51-模组主体,52-第一安装板,53-第二安装板,S1-第一螺栓,S2-第二螺栓。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的壳体结构,其中,所述电池包的壳体结构包括上壳体10、下壳体20以及连接部,所述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共同限定内部空间,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内部空间中并连接所述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其中,设置有电池模组50和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的壳体结构,所述电池模组50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动力电池包,所述动力电池包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包。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池包的壳体结构中,通过位于内部空间内的连接部连接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使得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在内部空间能够形成相互关联的整体,可以通过上壳体10增强整个壳体结构的抗挤压强度。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结构的电池包也具有类似的有点并适于作为车辆的动力电池包。其中,连接部可以为各种适当形式,为在稳固连接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的同时加强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的强度,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于所述上壳体10的连接梁30和固定于所述下壳体20的底板21的下壳体加强梁40,所述下壳体加强梁40和连接梁30彼此固定连接。其中,下壳体加强梁40和连接梁30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固定连接,例如焊接或者如下文所述通过紧固件连接。通过将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形成相互关联的整体,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能够彼此加强。由此,所述上壳体10可以为单层壳体板,以精简结构和重量。为确保上壳体10的强度,优选地,如图8所示,所述上壳体10上可以设置有上壳体加强梁11。其中,上壳体加强梁11可以为各种适当形式,例如可以为挤压成型的腔体结构。可以理解的,为避免互相干涉,可以将连接梁30和上壳体加强梁11相互错开设置。另外,连接梁30可以通过各种适当方式连接于上壳体10,例如通过紧固件连接或焊接。优选地,如图9所示,所述上壳体10可以设置有朝向所述下壳体20凹进的凹槽12,所述连接梁30固定于所述凹槽12处。由此,在通过例如螺栓连接上壳体10和连接梁30的情况下,螺栓的头部可以容纳于凹槽12,以免突出上壳体10;在通过焊接连接上壳体10和连接梁30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凹槽12作为焊接作业的定位。另外,凹槽12可以作为加强筋,加强上壳体10。凹槽12设置为适于连接梁30的长度,例如与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的壳体结构包括上壳体(10)、下壳体(20)以及连接部,所述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共同限定内部空间,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内部空间中并连接所述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的壳体结构包括上壳体(10)、下壳体(20)以及连接部,所述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共同限定内部空间,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内部空间中并连接所述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于所述上壳体(10)的连接梁(30)和固定于所述下壳体(20)的底板(21)的下壳体加强梁(40),所述下壳体加强梁(40)和连接梁(30)彼此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的壳体结构设置为以下至少一种情形:a、所述上壳体(10)为单层壳体板,所述上壳体(10)上设置有上壳体加强梁(11);b、所述上壳体(10)设置有朝向所述下壳体(20)凹进的凹槽(12),所述连接梁(30)固定于所述凹槽(12)处;c、所述连接梁(30)包括形成围框结构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彼此平行的上层板(31)和下层板(32)以及连接于所述上层板(31)和下层板(32)之间的侧板(33),所述连接梁(30)还包括平行设置在所述上层板(31)和下层板(32)之间的中间板(34),所述上层板(31)固定于所述上壳体(10),所述下层板(32)和所述下壳体加强梁(40)上设置有彼此对应的第一安装孔(321)和第二安装孔,所述下层板(32)和所述下壳体加强梁(40)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321)和第二安装孔的紧固件彼此固定,所述上层板(31)和中间板(34)分别设置有允许所述紧固件通过的第一过孔(311)和第二过孔(341)。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包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加强梁(40)和所述连接梁(30)平行设置,所述连接部包括多个所述下壳体加强梁(40)和多个所述连接)梁(30,多个所述下壳体加强梁(40)沿所述下壳体(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磊张海建段纷纷冯冰华东波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