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变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487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相变存储器,自下而上包括衬底、掺杂层、二极管和相变电阻,其中,所述衬底的上方为掺杂层,所述掺杂层和衬底中包括至少两个浅沟槽隔离;所述二极管位于两个浅沟槽隔离之间,所述二极管包括第一二维晶体膜和第二二维晶体膜,所述第二二维晶体膜位于所述第一二维晶体膜的上方,所述相变电阻包括下电极、具有相变能力的硫化物和上电极,其中,所述下电极、硫化物和上电极依次位于所述第二二维晶体膜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相变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二维晶体制备的二极管和相变电阻组成的1D1R结构的相变存储器器件单元,其单元尺寸很小,可以提升相变存储器的存储密度,同时采用石墨烯作为下电极,能降低器件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变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相变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一系列的新型信息技术的出现,对存储器提出了高读写速度、低功耗、高存储密度、长使用寿命和高可靠性等要求。目前内存的存储方式主要是DRAM+Flash,NANDFlash的集成度高、成本低,但是速度慢、寿命短。DRAM虽然速度快,寿命长,但是掉电后会丢失数据且成本高。因此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存储技术成为业界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类新型存储技术须同时拥有DRAM和NANDFlash的优点,即读写速度可与DRAM相匹敌,在成本和非易失性方面与NANDFlash相似,而相变存储器正是这类新型存储技术中的一员。目前的相变存储器采用的结构一般是1T1R结构即1个三极管加上1个相变材料电阻,三极管作为相变材料电阻的选通器。但是,由于受到三极管的尺寸限制,无法进一步提高相变存储器的单元密度。近几年,出现1D1R的结构即采用1个二极管加上1个相变材料电阻的结构,采用垂直型二极管替代三极管作为选通器,可以大大降低相变存储器器件单元的尺寸,提高存储器的存储密度。但是,一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变存储器,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包括衬底、掺杂层、二极管和相变电阻,其中,所述衬底的上方为掺杂层,所述掺杂层和衬底中包括至少两个浅沟槽隔离,所述浅沟槽隔离的深度大于所述掺杂层的深度;所述二极管位于两个浅沟槽隔离之间,所述二极管包括第一二维晶体膜和第二二维晶体膜,且所述第一二维晶体膜与所述掺杂层接触,所述第二二维晶体膜位于所述第一二维晶体膜的上方,所述相变电阻包括下电极、具有相变能力的硫化物和上电极,其中,所述下电极、硫化物和上电极依次位于所述第二二维晶体膜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变存储器,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包括衬底、掺杂层、二极管和相变电阻,其中,所述衬底的上方为掺杂层,所述掺杂层和衬底中包括至少两个浅沟槽隔离,所述浅沟槽隔离的深度大于所述掺杂层的深度;所述二极管位于两个浅沟槽隔离之间,所述二极管包括第一二维晶体膜和第二二维晶体膜,且所述第一二维晶体膜与所述掺杂层接触,所述第二二维晶体膜位于所述第一二维晶体膜的上方,所述相变电阻包括下电极、具有相变能力的硫化物和上电极,其中,所述下电极、硫化物和上电极依次位于所述第二二维晶体膜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维晶体膜为硅烯,磷烯,黑磷,锗烯、锡烯、三嗪基石墨相氮化碳或过渡金属硫化物中的一种;所述第二二维晶体膜为硅烯,磷烯,黑磷,锗烯、锡烯、三嗪基石墨相氮化碳或过渡金属硫化物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相变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硫化物为MoTe2、MoS2、MoSe2、WSe2、ReSe2、TaS2、TaSe2、TaTe2、NbS2、NbSe2、NbTe2、MoS2、WTe2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维晶体膜具有N型半导体性质,所述第二二维晶体膜具有金属性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维晶体膜具有N型半导体性质,所述第二二维晶体膜具有P型半导体性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变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相变能力的硫化物为GeTe-Sb2Te3体系、GeT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旻陈寿面李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