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486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数据线,数据线沿第一方向延伸;透光区;边框区,边框区包括外部边框区和内部边框区,其中,外部边框区环绕显示面板边缘设置;在第二方向上,在透光区与外部边框区之间设置走线区,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部分数据线经走线区走线;内部边框区围绕透光区除与走线区邻接一侧的其它侧设置;显示区,设置有多个与数据线耦接的显示像素,其中,显示区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位于走线区两侧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在第一方向上位于透光区两侧的第三显示区和第四显示区以及在第一方向上两端均与外部边框区相邻的第五显示区。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面屏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带有显示面板的电子装置,已经普及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各类电子装置中,特别是移动终端类产品中,为了满足用户对显示区域的要求,在显示面板的框架设计中不断压缩边框,以追求高屏占比。现有技术提出了一些异形显示面板的设计,例如,带有缺口区(Notch)的全面屏显示面板成为当下异形显示面板的主流。但是,在显示面板上设置缺口后,需要对显示面板上的数据线或扫描线等信号线进行调整,以适配缺口。因此,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针对显示面板包括缺口区的情况,以更好地设置显示面板上的信号线,成为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数据线,所述数据线沿第一方向延伸;透光区;边框区,所述边框区包括外部边框区和内部边框区,其中,所述外部边框区环绕所述显示面板边缘设置;在第二方向上,在所述透光区与所述外部边框区之间设置走线区,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部分所述数据线经所述走线区走线;所述内部边框区围绕所述透光区除与所述走线区邻接一侧的其它侧设置;显示区,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数据线耦接的显示像素,其中,所述显示区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走线区两侧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透光区两侧的第三显示区和第四显示区以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两端均与所述外部边框区相邻的第五显示区。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在显示面板上设置有透光区,从而可将显示装置的一些功能模块设置于该透光区,有利于显示面板实现窄边框的全面屏。在此基础上,设置透光区以后,会形成对部分数据线的阻隔,影响这部分数据线的正常走线,使得这部分数据线需要在透光区的周边走线而绕过透光区,为此,在透光区与面板的外部边框区之间,设置一个走线区,使得部分数据线可通过该走线区走线,该走线区的设置,可提供数据线绕线的空间,并且走线区与边框区独立而不影响边框区封装的均一性。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有机发光材料的膜层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透光区TA、走线区LA和边框区BA。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根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数据线D。具体地,边框区BA包括外部边框区BAO和内部边框区BAI,其中,外部边框区BAO环绕显示面板的外端边缘设置。在与上述第一方向y垂直的第二方向x上,走线区LA位于透光区TA与外部边框区BAO之间,内部边框区BAI围绕透光区TA除与走线区LA邻接一侧的其它侧以及走线区LA在第一方向y上相对的两侧,也即,透光区TA一侧与走线区LA邻接,其他侧与内部边框区BAI邻接。走线区LA一侧与透光区TA邻接,一侧与外部边框区BAO邻接,另外两侧与内部边框区BAI邻接。从而,外部边框区BAO的小部分和内部边框区BAI包围透光区TA和走线区LA,外部边框区BAO的另外大部分和内部边框区BAI包围显示区AA。其中,显示区AA用于图像的显示,具体地,显示区AA内设置有多个与数据线D耦接的显示像素SP,通过数据线D可向显示像素SP传输数据驱动信号,以实现显示区AA内的图像显示。对应透光区TA的位置,可设置摄像头、听筒以及传感器装置等功能模块,该透光区TA具有较高的光线透过率,可以为无物理挖孔的透明区或有物理挖孔的盲孔和通孔;边框区BA包括封装区(图中未示出),封装区设置对显示区AA中显示材料实现封装的结构,例如,封装区可以为环形且围绕显示区AA设置,封装区中设置有框胶。如图1所示,对于外部边框区BAO,在第一方向y上位于底部的部分可包括绑定区FA,该绑定区FA用于绑定集成电路芯片或柔性电路板(图中未示出),用于向数据线D提供数据驱动信号;在第一方向y上位于顶部的部分可仅设置封装结构,使得外部边框区BAO位于顶部的部分具有较窄的边框,在视觉上呈现出“无边框”的效果;在第二方向x上位于左右两侧的部分,任意一侧或两侧,还包括位于显示区AA与封装区之间的电路区(图中未示出),其中,电路区设置向显示区AA提供扫描信号的扫描驱动电路以及时钟信号线和其他控制信号线等。走线区LA不进行图像的显示,仅用于设置走线,部分数据线D经走线区LA走线。具体地,根据显示区AA与走线区LA和透光区TA之间的位置关系,显示区AA可以进行如下的划分:显示区AA包括在第一方向y上位于走线区LA两侧的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在第一方向y上位于透光区TA两侧的第三显示区AA3和第四显示区AA4以及在第一方向y上两端均与外部边框区BAO相邻的第五显示区AA5。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显示区AA1至第五显示区AA5仅仅是逻辑上的划分,并没有次序限定的作用,在实体上也没有物理界线。根据显示区AA的逻辑划分,将显示面板上的数据线D进行如下的逻辑定义:多条数据线D包括与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内的显示像素SP耦接的多条第一数据线D1、与第三显示区AA3和第四显示区AA4内的显示像素SP耦接的多条第二数据线D2以及与第五显示区AA5内的显示像素SP耦接的多条第三数据线D3(图1中只示出了部分)。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区AA中显示像素SP的排布和个数、第一至第五显示区AA5的大小、数据线D的个数等,仅用于示意性的表示出各部分,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数据线,所述数据线沿第一方向延伸;透光区;边框区,所述边框区包括外部边框区和内部边框区,其中,所述外部边框区环绕所述显示面板边缘设置;在第二方向上,在所述透光区与所述外部边框区之间设置走线区,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部分所述数据线经所述走线区走线;所述内部边框区围绕所述透光区除与所述走线区邻接一侧的其它侧设置;显示区,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数据线耦接的显示像素,其中,所述显示区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走线区两侧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透光区两侧的第三显示区和第四显示区以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两端均与所述外部边框区相邻的第五显示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数据线,所述数据线沿第一方向延伸;透光区;边框区,所述边框区包括外部边框区和内部边框区,其中,所述外部边框区环绕所述显示面板边缘设置;在第二方向上,在所述透光区与所述外部边框区之间设置走线区,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部分所述数据线经所述走线区走线;所述内部边框区围绕所述透光区除与所述走线区邻接一侧的其它侧设置;显示区,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数据线耦接的显示像素,其中,所述显示区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走线区两侧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透光区两侧的第三显示区和第四显示区以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两端均与所述外部边框区相邻的第五显示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数据线包括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显示像素耦接的多条第一数据线、与所述第三显示区和所述第四显示区内的显示像素耦接的多条第二数据线以及与所述第五显示区内的显示像素耦接的多条第三数据线;各条所述第一数据线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数据线经所述走线区走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外部边框区包括与所述走线区相邻接的第一外部边框区;所述内部边框区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相对设置的第一内部边框区和第二内部边框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扫描驱动电路以及与所述扫描驱动电路电连接的用于驱动所述显示像素的扫描线,其中,所述扫描驱动电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外部边框区的第一扫描单元组,所述扫描线包括与所述第一扫描单元组电连接的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一扫描线经所述第一内部边框区和/或所述第二内部边框区走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边框区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透光区远离所述走线区一侧的第三内部边框区;多条所述第二数据线中的一部分经所述走线区走线、另一部分经所述第三内部边框区走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边框区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相邻接的第二外部边框区,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二显示区相邻接的第三外部边框区;所述扫描驱动电路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外部边框区的第二扫描单元组和位于所述第三外部边框区的第三扫描单元组,所述第二扫描单元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扬昭胡天庆曹兆铿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