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螺旋孔电火花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4673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间螺旋孔电火花加工装置,包括电火花机床主轴、螺旋管电极、对应螺旋管电极进给方向设置的回转工作台和回转工作台驱动装置,螺旋管电极固接于电火花机床主轴,回转工作台用于放置被加工工件,螺旋管电极随电火花机床主轴沿轴向做直线往复运动,回转工作台驱动装置驱动回转工作台旋转,回转工作台旋转一周,电火花机床主轴进给或后退一个螺旋管电极的螺距。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随着螺旋管电极的持续进给,便可以在工件上加工出整体保持比例的空间螺旋孔,为改善和优化模具等距冷却水道结构设计奠定制造技术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间螺旋孔电火花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间螺旋孔电火花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在模具等距冷却水道结构设计中,电火花加工空间螺旋孔加工的装置比较欠缺。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弯曲孔的电火花加工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的工作台、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工件、电极、电极方向控制机构、进给驱动装置以及盛有火花液的火花液箱,电极和工件浸泡在火花液箱的火花液里。电极方向控制机构能保持电极时刻指向铅垂方向,进给驱动装置则能驱动电极沿目标孔的轴线进给。要加工弯曲孔时,需在电极进给的过程中使工作台和工件不断发生转动。该装置在空间螺旋孔加工的方面仍有如下的技术问题:1.该装置需要电极方向控制机构控制电极的朝向、进给驱动装置控制电极的进给方向以及工作台控制工件的转动,结构和控制均比较复杂;2.由于电极的进给和工件的转动分别由不同装置控制,当电极的进给速度和工件的转动速度中的某一个速度发生变化时,另外一个速度无法相应地变化,导致加工出来的空间螺旋孔无法整体上保持比例,无法应用于模具等距冷却水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间螺旋孔电火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间螺旋孔电火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火花机床主轴、螺旋管电极、对应螺旋管电极进给方向设置的回转工作台和回转工作台驱动装置,螺旋管电极固接于电火花机床主轴,回转工作台用于放置被加工工件,螺旋管电极随电火花机床主轴沿轴向做直线往复运动,回转工作台驱动装置驱动回转工作台旋转,回转工作台旋转一周,电火花机床主轴进给或后退一个螺旋管电极的螺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螺旋孔电火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火花机床主轴、螺旋管电极、对应螺旋管电极进给方向设置的回转工作台和回转工作台驱动装置,螺旋管电极固接于电火花机床主轴,回转工作台用于放置被加工工件,螺旋管电极随电火花机床主轴沿轴向做直线往复运动,回转工作台驱动装置驱动回转工作台旋转,回转工作台旋转一周,电火花机床主轴进给或后退一个螺旋管电极的螺距。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螺旋孔电火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回转工作台驱动装置包括固接于电火花机床主轴的齿条,与齿条啮合的齿轮以及齿轮换向装置,齿条的长度方向与电火花机床主轴的运动方向相同,电火花机床主轴运动驱动齿轮转动,齿轮经过换向装置驱动回转工作台旋转。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间螺旋孔电火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换向装置包括第一锥齿轮和与之啮合的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传动连接于齿轮,回转工作台固接于第一锥齿轮上端面,Z21=Z22,i=(m12×Z12×π)/L,其中,Z21为第一锥齿轮的齿数,Z22为第二锥齿轮的齿数,i为第一锥齿轮和齿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派龙赵战峰潘朝邓庚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