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大连铸扇形段刚度的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设备技术,涉及板坯铸造
,尤其涉及一种增大连铸扇形段刚度的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改善铸坯中心低倍组织,消除或减少铸坯中心疏松、缩孔偏析等缺陷,提高铸坯中心致密度,连铸工艺采用对铸坯的压下技术。压下技术即在连铸机扇形段某个区域内,人为调整减小辊缝,实现对铸坯的压下。压下技术分轻压下和重压下,轻压下的压下量一般为0.6~1.5mm/m。目前大方坯、宽厚板连铸机已广泛使用连铸轻压下技术,实现轻压下功能的扇形段设备技术已经较为成熟。重压下的研究与实施也一直在进行中,应用于重压下的扇形段技术还需进一步研发。连铸扇形段是连铸机组中的关键设备,其安装于弯曲段之后,作用是支承并引导铸坯或引锭杆,并在引导过程中对铸坯进行冷却、弯曲、矫直等。扇形段设备主要由内弧框架、外弧框架、夹紧及辊缝调节装置、连铸辊(驱动辊及自由辊)组成。铸坯表面及内部质量与扇形段在线辊缝精度有直接的关系。而在线辊缝精度除了与安装装配精度、机械间隙、载荷相关外,还与扇形段的刚度直接相关。在对铸坯实施压下时,扇形段连铸辊接触铸坯的面积增大,铸坯变形对连铸辊的反力也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大连铸扇形段刚度的结构,包括内弧框架、外弧框架、连铸辊、夹紧及辊缝调节装置,所述内弧框架和外弧框架上下间隔布置,所述连铸辊经所述夹紧及辊缝调节装置设于所述内弧框架与外弧框架之间,其特征在于:本结构还包括预压应力机构和预拉应力机构,所述预压应力机构设于所述内弧框架中性层以上并使内弧框架中性层以上部分的结构具有压应力,所述预拉应力机构设于所述内弧框架中性层以下并使内弧框架中性层以下部分的结构具有拉应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大连铸扇形段刚度的结构,包括内弧框架、外弧框架、连铸辊、夹紧及辊缝调节装置,所述内弧框架和外弧框架上下间隔布置,所述连铸辊经所述夹紧及辊缝调节装置设于所述内弧框架与外弧框架之间,其特征在于:本结构还包括预压应力机构和预拉应力机构,所述预压应力机构设于所述内弧框架中性层以上并使内弧框架中性层以上部分的结构具有压应力,所述预拉应力机构设于所述内弧框架中性层以下并使内弧框架中性层以下部分的结构具有拉应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大连铸扇形段刚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应力机构包括两个上安装座、螺杆、和螺母,所述两个上安装座分别设于所述内弧框架中性层以上两侧并且上安装座上开有通孔,所述螺杆穿入所述两个上安装座的通孔并且两端伸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锦岩,龚进娟,张立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