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去除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的硅酸镁凝胶柱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4490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分离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去除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的硅酸镁凝胶柱的制备方法。以50~100份石英砂、50~100份5mol/L氯化镁溶液、100~200份5mol/LNaOH溶液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硅酸镁粉;取50~100份水热法制得的硅酸镁粉、5~10份的改性蒙脱石粉、0.2~2份偶联剂,加入到40~80份聚偏氟乙烯溶液以共混法制得硅酸镁凝胶复合膜材料,最后组装成硅酸镁凝胶柱。该硅酸镁凝胶柱PH为8~10,比表面积为802~835㎡.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去除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的硅酸镁凝胶柱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离柱加工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去除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的硅酸镁凝胶柱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简称AFT))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物质的总称,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主要结构为二氢呋喃环和氧杂萘邻酮(香豆素),前者为有毒物质,后者可能与致癌性有关。为了去除黄曲霉毒素中的有毒害物质,保障植物油的食用安全。植物油的黄曲霉毒素脱毒方法正在不断改善。目前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物理法是比较经济操作简单的方法。植物油中常用的黄曲霉毒素去除吸附材料包括活性炭、硅藻土、蒙脱石、硅酸镁,其中由于硅酸镁的吸附效果良好,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引起人们高度关注。中国专利(201510793730.6),公开了食用植物油黄曲霉毒素吸附降解方法。用硅酸镁盐经650℃灼烧2-3h作为吸附剂,把吸附剂和植物油混合在一起搅拌,经过滤分离得到脱毒的植物油,此方法去毒率为97%。对于硅酸镁材料的制备,如,中国专利(201510406670.8)公开了一种硅胶整体柱的制备方法。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去除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的硅酸镁凝胶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方法步骤及各组分质量份数如下:步骤1)水热反应:取50~100份石英砂放入反应釜,加入100~200份浓度为5mol/L的NaOH溶液,搅拌速度50~100r/min,搅拌时间10~20min,滴加50~100份5mol/L的MgCl2溶液,搅拌速度0~50r/min,搅拌时间20~30min,充分混合后,在反应温度为120~150℃下水热反应4~8h,经过陈化,离心分离,弃去上清液,沉淀用乙醇洗涤,并在100~120℃条件下烘干,干燥后粉碎滤饼,制得硅酸镁粉;步骤2)共混法制备硅酸镁复合膜材料:将步骤1)得到的预硅酸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去除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的硅酸镁凝胶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方法步骤及各组分质量份数如下:步骤1)水热反应:取50~100份石英砂放入反应釜,加入100~200份浓度为5mol/L的NaOH溶液,搅拌速度50~100r/min,搅拌时间10~20min,滴加50~100份5mol/L的MgCl2溶液,搅拌速度0~50r/min,搅拌时间20~30min,充分混合后,在反应温度为120~150℃下水热反应4~8h,经过陈化,离心分离,弃去上清液,沉淀用乙醇洗涤,并在100~120℃条件下烘干,干燥后粉碎滤饼,制得硅酸镁粉;步骤2)共混法制备硅酸镁复合膜材料:将步骤1)得到的预硅酸镁粉取50~100份、5~10份的改性蒙脱石粉和0.2~2份偶联剂,加入到40~80份的聚偏氟乙烯溶液中搅拌混匀成铸膜液,静置消泡12~20h,利用刮板刀在玻璃板上刮成膜,迅速将玻璃板放入到凝固浴去离子水中成膜,浸泡2~6h,于100~130℃真空干燥箱中烘干;步骤3)凝胶柱制备:将硅酸镁复合膜材料组装成硅酸镁凝胶柱。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安祺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宁胜祺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