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4072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包括护板、支撑装置、固定装置与倾斜护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肋板下侧安装有过渡板,过渡板下侧安装有减压板,使得护板承受的压力可以通过肋板传递给减压板,并通过减压板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少接触面压强,可以更好的起到支撑作用,通过第一筋板上侧开有第一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通孔内螺接有固定锥,固定锥下端为尖锥形,固定锥下端插入地面内,使得固定锥下端插入地面内可以更好地防止护板在承受压力情况下的发生移动,可以有效防止岩壁的塌方,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
本技术涉及岩土护坡
,具体为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
技术介绍
边坡防护是现在工程中一种很重要的问题,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铁路建设、山区公路与交通运输工程等很多工程施工,在现实工程中,常见的护坡工程多应用于水利水电方面,多为斜坡防护,但是很多在挖基坑以及隧道工程中,垂直岩壁等垂直边坡却缺少相应的防护,有少数的防护工程也存在安装复杂、拆卸困难、支撑不稳、固定不牢、保护不够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包括护板,所述护板前侧贴在所需防护的岩壁上,所述护板左侧设置有第一滑脚,所述护板右侧开有第一滑轨,所述护板后侧开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内滑接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二滑脚,所述第二滑脚滑接于第二滑轨内,所述第二滑脚设置于肋板前侧,所述肋板下侧安装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下侧安装有减压板,所述减压板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安装于地面上,所述肋板左右两侧下部设置有第三滑脚,所述第三滑脚外滑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滑接于第三滑脚外,所述第三滑轨开设于第一筋板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筋板上侧开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内螺接有固定锥,所述固定锥下端为尖锥形,所述固定锥下端插入地面内;所述肋板上侧开有第四滑轨,所述第四滑轨内滑接有倾斜护板。优选的,所述肋板左右两侧中部安装有凸台一侧,所述凸台另一侧开有第五滑轨,所述第五滑轨内滑接有第二筋板。优选的,所述地脚螺栓的数量为六个,所述六个地脚螺栓分两列关于过渡板对称安装。优选的,所述第二滑轨与肋板的数量均为三个。优选的,所述三个肋板上侧共同滑接一个倾斜护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护板左侧设置有第一滑脚,护板右侧开有第一滑轨,使得多个护坡可以实现左右相连,并排安装,将右边护坡的第一滑脚滑接于左边护坡的第一滑轨内即可,通过护板后侧开有第二滑轨,支撑装置包括第二滑脚,第二滑脚滑接于第二滑轨内,使得支撑装置可以方便的拆卸与安装,通过肋板下侧安装有过渡板,过渡板下侧安装有减压板,使得护板承受的压力可以通过肋板传递给减压板,并通过减压板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少接触面压强,可以更好的起到支撑作用,通过减压板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安装于地面上,使得减压板在地面上的固定更加牢固,通过肋板左右两侧下部设置有第三滑脚,固定装置包括第三滑轨,使得整个固定装置可以方便的拆卸与安装,通过第一筋板上侧开有第一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通孔内螺接有固定锥,固定锥下端为尖锥形,固定锥下端插入地面内,使得固定锥下端插入地面内可以更好地防止护板在承受压力情况下的发生移动,可以有效防止岩壁的塌方,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通过肋板上侧开有第四滑轨,第四滑轨内滑接有倾斜护板,使得倾斜护板可以遮挡雨水,防止大雨对岩壁侧壁的冲刷以及冲刷后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通过本装置各个部件的装配都采用滑接或螺接,使得本装置可以很方便的拆卸与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装置与固定装置处立体图。图中:1、护板,101、第一滑脚,102、第一滑轨,103、第二滑轨,2、支撑装置,21、肋板,211、第二滑脚,212、第三滑脚,213、第四滑轨,22、过渡板,23、减压板,231、地脚螺栓,24、凸台,241、第五滑轨,25、第二筋板,3、固定装置,31、第一筋板,311、第三滑轨,312、第一螺纹通孔,32、固定锥,4、倾斜护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包括护板1,所述护板1前侧贴在所需防护的岩壁上,所述护板1左侧设置有第一滑脚101,所述护板1右侧开有第一滑轨102,使得多个护坡1可以实现左右相连,并排安装,将右边护坡1的第一滑脚滑101接于左边护坡1的第一滑轨102内即可,所述护板1后侧开有第二滑轨103,所述第二滑轨103内滑接有支撑装置2;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第二滑脚211,所述第二滑脚211滑接于第二滑轨103内,使得支撑装置2可以方便的拆卸与安装,所述第二滑脚211设置于肋板21前侧,所述肋板21下侧安装有过渡板22,所述过渡板22下侧安装有减压板23,使得护板1承受的压力可以通过肋板21传递给减压板23,并通过减压板23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少接触面压强,可以更好的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减压板23通过地脚螺栓231固定安装于地面上,使得减压板23在地面上的固定更加牢固,所述肋板21左右两侧下部设置有第三滑脚212,所述第三滑脚212外滑接有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第三滑轨311,所述第三滑轨311滑接于第三滑脚212外,使得整个固定装置3可以方便的拆卸与安装,所述第三滑轨311开设于第一筋板31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筋板31上侧开有第一螺纹通孔312,所述第一螺纹通孔312内螺接有固定锥32,所述固定锥32下端为尖锥形,所述固定锥32下端插入地面内,使得固定锥32下端插入地面内可以更好地防止护板1在承受压力情况下的发生移动,可以有效防止岩壁的塌方,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所述肋板21上侧开有第四滑轨213,所述第四滑轨213内滑接有倾斜护板4,使得倾斜护板4可以遮挡雨水,防止大雨对岩壁侧壁的冲刷以及冲刷后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另外倾斜护板4还可以抵挡一定的外力冲击,当施工过程中有重物坠落等冲击时,倾斜护板4可以对其下部的其他装置进行保护。具体而言,所述肋板21左右两侧中部安装有凸台24一侧,所述凸台24另一侧开有第五滑轨241,所述第五滑轨241内滑接有第二筋板25,使得第二筋板25可以支撑在相邻的两个肋板21中间,避免肋板21的横向移动,增强支撑装置2的支撑作用。具体而言,所述地脚螺栓231的数量为六个,所述六个地脚螺栓231分两列关于过渡板22对称安装,使得减压板23的固定更加牢固。具体而言,所述第二滑轨103与肋板21的数量均为三个,使得每个护板1上可以滑接三个肋板21,可以增强对护板1的支撑作用。具体而言,所述三个肋板21上侧共同滑接一个倾斜护板4,也可以通过倾斜护板4保证三个肋板21的安装位置,并且减少装配组件。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多应用于交通工程施工中,挖基坑或隧道等情况下对岩壁护坡的保护与支撑,首先将护坡1的前侧贴在所需防护的岩壁上,再将肋板21滑接于护坡1上,然后通过地脚螺栓231将整个支撑装置2固定,再将第一筋板31滑接与相邻的两个肋板21中间,然后将固定锥32旋入第一筋板31上的第一螺纹通孔312内,并将固定锥32底部尖端插入地面,实现固定装置3对护板1的固定作用,进而将第二筋板25滑接进相邻两个肋板21中间,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最后将倾斜护板4滑接于三个肋板21上即可完成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包括护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1)左侧设置有第一滑脚(101),所述护板(1)右侧开有第一滑轨(102),所述护板(1)后侧开有第二滑轨(103),所述第二滑轨(103)内滑接有支撑装置(2);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第二滑脚(211),所述第二滑脚(211)滑接于第二滑轨(103)内,所述第二滑脚(211)设置于肋板(21)前侧,所述肋板(21)下侧安装有过渡板(22),所述过渡板(22)下侧安装有减压板(23),所述减压板(23)通过地脚螺栓(231)固定安装于地面上,所述肋板(21)左右两侧下部设置有第三滑脚(212),所述第三滑脚(212)外滑接有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第三滑轨(311),所述第三滑轨(311)滑接于第三滑脚(212)外,所述第三滑轨(311)开设于第一筋板(31)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筋板(31)上侧开有第一螺纹通孔(312),所述第一螺纹通孔(312)内螺接有固定锥(32),所述固定锥(32)下端为尖锥形,所述固定锥(32)下端插入地面内;所述肋板(21)上侧开有第四滑轨(213),所述第四滑轨(213)内滑接有倾斜护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工程施工护坡装置,包括护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1)左侧设置有第一滑脚(101),所述护板(1)右侧开有第一滑轨(102),所述护板(1)后侧开有第二滑轨(103),所述第二滑轨(103)内滑接有支撑装置(2);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第二滑脚(211),所述第二滑脚(211)滑接于第二滑轨(103)内,所述第二滑脚(211)设置于肋板(21)前侧,所述肋板(21)下侧安装有过渡板(22),所述过渡板(22)下侧安装有减压板(23),所述减压板(23)通过地脚螺栓(231)固定安装于地面上,所述肋板(21)左右两侧下部设置有第三滑脚(212),所述第三滑脚(212)外滑接有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第三滑轨(311),所述第三滑轨(311)滑接于第三滑脚(212)外,所述第三滑轨(311)开设于第一筋板(31)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筋板(31)上侧开有第一螺纹通孔(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争锋马生元刘宏伟顾秉栋李爱青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