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气泡贴壁细胞培养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4009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气泡贴壁细胞培养瓶,包括瓶身、瓶颈以及位于瓶身和瓶颈之间的接合部,瓶颈上配合连接有瓶盖;所述瓶身外壁上设置有可调节支撑机构;接合部内倾斜设置有导流机构,导流机构包括底板、连接在底板上的后板以及连接在底板两侧且与后板两侧连接的侧板,且底板、后板及侧板相互连接形成有供试剂流经的渠道;渠道与瓶身内壁相连通;两侧板及后板分别紧贴于接合部两侧内壁及后内壁上,底板与接合部前内壁之间具有缝隙;通过导流机构及可调节支撑机构,使得加入到培养瓶中的试剂能够沿瓶身内壁流入,有效的减少了气泡的产生,同时降低试剂的污染风险,保留了细胞培养瓶的操作空间,为细胞的生长提供了较温和的生长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气泡贴壁细胞培养瓶
本技术涉及干细胞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防气泡贴壁细胞培养瓶。
技术介绍
干细胞的人体内最原始的细胞,就有较强的分化再生能力,21世纪以来被列为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对干细胞的研究不断的深入,干细胞体现出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和医学价值。干细胞生产过程是干细胞研究的基础,如何生产出稳定符合要求的细胞产品成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前提。在实验室细胞生产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细胞操作过程中,如提取、换液、传代等操作均涉及将培养基加入培养瓶中的操作,由于大多数试剂不会根据实际用量进行独立分装,如细胞培养基,则出现需反复吸液、加液的操作,尤其在批量操作过程中。为避免操作中的交叉污染,移液管应悬浮在培养瓶口上方将试剂打入培养瓶中,由于培养基成分中多含血清或类似血清成分,在加入过程中易产生气泡,当加入细胞后,所产生的气泡消除过程中对细胞的创伤较大,影响细胞状态。为了减少气泡的产生,现有通过人工倾斜培养瓶,将移液管的一端抵在培养瓶,使试剂沿培养瓶壁流下,但此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加剧了非一次性试剂污染的风险,且长时间操作容易使工作人员产生疲劳,增加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气泡贴壁细胞培养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身(1)、瓶颈(2)以及位于瓶身(1)和瓶颈(2)之间的接合部(3),所述瓶颈(2)上配合连接有瓶盖(4);所述瓶身(1)外壁上设置有可调节支撑机构;所述接合部(3)内倾斜设置有导流机构(5),所述导流机构(5)包括底板(6)、连接在底板(6)上的后板(7)以及连接在底板(6)两侧且与后板(7)两侧连接的侧板(8),且所述底板(6)、后板(7)及侧板(8)相互连接形成有供试剂流经的渠道;所述渠道与瓶身(1)内壁相连通;两侧板(8)及后板(7)分别紧贴于接合部(3)两侧内壁及后内壁上,所述底板(6)与接合部(3)前内壁之间具有缝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气泡贴壁细胞培养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身(1)、瓶颈(2)以及位于瓶身(1)和瓶颈(2)之间的接合部(3),所述瓶颈(2)上配合连接有瓶盖(4);所述瓶身(1)外壁上设置有可调节支撑机构;所述接合部(3)内倾斜设置有导流机构(5),所述导流机构(5)包括底板(6)、连接在底板(6)上的后板(7)以及连接在底板(6)两侧且与后板(7)两侧连接的侧板(8),且所述底板(6)、后板(7)及侧板(8)相互连接形成有供试剂流经的渠道;所述渠道与瓶身(1)内壁相连通;两侧板(8)及后板(7)分别紧贴于接合部(3)两侧内壁及后内壁上,所述底板(6)与接合部(3)前内壁之间具有缝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气泡贴壁细胞培养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雪华刘杨红龚家华海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清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