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挤模具入口树脂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3729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挤模具入口树脂收集装置,属于模具领域。设有拉挤模具及预成型模,拉挤模具与预成型模之间设有树脂收集装置,树脂收集装置包括一个U形支架,U形支架两个角的内侧分别固定有一个加强筋,U形支架底部位置固定有矩形框架式挡边,矩形框架式挡边中间的通孔为直树脂流道,矩形框架式挡边上端安装有梯形框架式贴模面板,梯形框架式贴模面板中间为斜树脂流道,树脂收集装置的贴模面板与拉挤模具入口下端接触,树脂收集装置另一端通过固定孔与预成型模连接。

Resin collecting device at the entrance of pultrusion di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esin collecting device at the entrance of a pultrusion di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dies. There is a pultrusion die and a pre-forming die. There is a resin collecting device between the pultrusion die and the pre-forming die. The resin collecting device includes a U-shaped bracket. The inner side of the two corners of the U-shaped bracket is fixed with a reinforcing rib. The bottom part of the U-shaped bracket is fixed with a rectangular frame-type baffle. The through hole in the middle of the rectangular frame-type baffle is a straight resin channel, and the upper end of Trapezoidal frame type die-bonding panel, trapezoidal frame type die-bonding panel with oblique resin runner in the middle, the die-bonding panel of the resin collection device contacts the lower end of the entry of the pultrusion di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resin collection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e-forming die through fixed ho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挤模具入口树脂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拉挤模具入口树脂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通常拉挤成型过程中,纤维浸渍树脂进入拉挤模具的模腔口时,多余的树脂会沿着模腔口两侧边沿挤出,并顺着模具向下流淌,在此过程中,由于模具入口端的温度较高,树脂被不断加热,至滴落时温度最高可达80~100℃,该部分回流胶受热后部分发生反应,回流至浸胶槽后影响树脂的整体使用寿命,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和效率的下降。因此,在不改变拉挤模具工艺温度的前提下,如何降低回流胶温度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拉挤模具入口树脂收集装置,降低回流胶温度,延长树脂适用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挤模具入口树脂收集装置,设有拉挤模具及预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拉挤模具与预成型模之间设有树脂收集装置,树脂收集装置包括一个U形支架,U形支架两个角的内侧分别固定有一个加强筋,U形支架底部位置固定有矩形框架式挡边,矩形框架式挡边中间的通孔为直树脂流道,矩形框架式挡边上端安装有梯形框架式贴模面板,梯形框架式贴模面板中间为斜树脂流道,树脂收集装置的贴模面板与拉挤模具入口下端接触,树脂收集装置另一端通过固定孔与预成型模连接。本技术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所述的贴模面板与拉挤模具入口端面紧密贴合,接触面高度为2~5mm。所述的斜树脂流道上端最大宽度比拉挤模具入口宽度大20~60mm,斜树脂流道与拉挤模具入口端面的侧面夹角α为20~30°角,斜树脂流道与直树脂流道的侧面夹角β为160~180°角,斜树脂流道与直树脂流道正面夹角γ为120~160°角。所述的树脂收集装置与拉挤模具下端保留10~20mm间隙。所述的挡边高度2~6mm。所述的固定孔为圆孔或长圆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树脂收集装置与拉挤模具的接触面积较小,减缓了热传递,另外由于与预成型模相连,预成型模温度较低,热量可向预成型模传递,因此可在不改变拉挤模具工艺温度的前提下,降低回流胶温度,延长树脂适用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树脂收集装置示意图。图3是树脂收集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树脂收集装置的正视图。图中1.贴模面板,2.斜树脂流道,3.直树脂流道,4.挡边,5.支架,6.加强筋,7.固定孔,8.拉挤模具入口端面,9.拉挤模具,10.树脂收集装置,11.预成型模,12.浸胶后的纤维,13.拉挤模具入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设有拉挤模具9及预成型模11,拉挤模具9与预成型模11之间设有树脂收集装置10,树脂收集装置10包括一个U形支架5,U形支架5两个角的内侧分别固定有一个加强筋6,U形支架5底部位置固定有矩形框架式挡边4,矩形框架式挡边4中间的通孔为直树脂流道3,矩形框架式挡边4上端安装有梯形框架式贴模面板1,梯形框架式贴模面板1中间为斜树脂流道2,树脂收集装置10的贴模面板1与拉挤模具入口13下端接触,树脂收集装置10另一端通过固定孔7与预成型模11连接。贴模面板1可与拉挤模具入口端面8紧密贴合,接触面高度要求为2~5mm,减少接触面面积,可有效减缓热传递。斜树脂流道2上端最大宽度要求比拉挤模具入口宽度大20~60mm,斜树脂流道2与拉挤模具入口端面8的侧面夹角α=20~30°,斜树脂流道2与直树脂流道3侧面夹角β=160~180°,斜树脂流道2与直树脂流道3正面夹角γ=120~160°,角度的调整须保证树脂收集装置与拉挤模具下端保留10~20mm间隙,以方便模具入口端面清理。为便于使用完毕后树脂收集装置表面清理,树脂流道内粘贴易脱模的四氟布材料,挡边4高度2~6mm,固定孔7为圆孔或长圆孔,优选为长圆孔。树脂收集装置10的贴模面板1与拉挤模具9入口下端接触,另一端通过固定孔7与预成型模11连接,其它部分悬空。拉挤成型过程中,浸胶后的纤维12进入拉挤模具入口13,多余的树脂挤出并沿模具端面下流,到达树脂收集装置10时,依次顺斜树脂流道2、直树脂流道3下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挤模具入口树脂收集装置,设有拉挤模具及预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拉挤模具与预成型模之间设有树脂收集装置,树脂收集装置包括一个U形支架,U形支架两个角的内侧分别固定有一个加强筋,U形支架底部位置固定有矩形框架式挡边,矩形框架式挡边中间的通孔为直树脂流道,矩形框架式挡边上端安装有梯形框架式贴模面板,梯形框架式贴模面板中间为斜树脂流道,树脂收集装置的贴模面板与拉挤模具入口下端接触,树脂收集装置另一端通过固定孔与预成型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挤模具入口树脂收集装置,设有拉挤模具及预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拉挤模具与预成型模之间设有树脂收集装置,树脂收集装置包括一个U形支架,U形支架两个角的内侧分别固定有一个加强筋,U形支架底部位置固定有矩形框架式挡边,矩形框架式挡边中间的通孔为直树脂流道,矩形框架式挡边上端安装有梯形框架式贴模面板,梯形框架式贴模面板中间为斜树脂流道,树脂收集装置的贴模面板与拉挤模具入口下端接触,树脂收集装置另一端通过固定孔与预成型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拉挤模具入口树脂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贴模面板与拉挤模具入口端面紧密贴合,接触面高度为2~5mm。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友殷飞林凤森王龙殷娇娇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光威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