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件插针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360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领域中一种塑件插针工装,包括底座和上模,所述上模中间部位设置有一个形状外凸并能与塑件需插针部位套合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上模为一个整体,所述凸台设置有方针孔,在所述上模上方针孔的另一端以方针孔为中心开设有顶柱限位导向孔,所述顶柱限位导向孔与所述方针孔相通,所述上模的四个角还开设有导向柱孔,所述底座的四个角与所述上模的四个导向柱孔对应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导向柱,至少有两个对角的导向柱外部套装有弹簧,所述底座位于上模所开设的顶柱限位导向孔的正下方固定设置有一插针顶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插针的效率还保证了插针质量,降低插针不良导致的成本浪费。

Plastic inserting needle tool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eedle insertion tooling for plastic parts in the field of injection moulding,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n upper di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upp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platform with an outer shape and can be sleeved with the needle insertion part of the plastic part. The convex platform and the upper die are integral. The convex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guiding hol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needle hole above the upp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 pin limit guide centered on the guiding hole. The guide holes of the top pillar are connected with the guide holes.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upper die are also provided with guide pillar holes.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base and the four guide pillar holes of the upper die are fixed with guide pillars at corresponding positions. At least two diagonal guide pillars are externally sleeved with springs, and the bottom seat is fixed directly below the limit guide holes of the top pillar provided by the upper die. A pin jack is arranged.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insertion needle, but also ensures the quality of the insertion needle and reduces the cost waste caused by the bad insertion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件插针工装
本技术涉及注塑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金属方针装配到塑件的工装。
技术介绍
汽车点火线圈是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也是产生发动机点火所需高压电的一种变压器,点火线圈外壳是通过注塑机成型,外壳成型后需要将一根尺寸为0.6*0.6*40mm,对角线位置尺寸0.85mm的方针穿过0.7mm的圆孔,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夹持工具夹住方针往线圈外壳的圆孔中插入,在过盈状态下通过外力作用方针非常易变形而难以插入,插针效率低下且很难保证每根都插到所需的长度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一种塑件插针工装,不仅提高插针的效率还保证了插针质量,降低插针不良导致的成本浪费。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这种塑件插针工装包括底座和上模,所述上模中间部位设置有一个形状外凸并能与塑件需插针部位套合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上模为一个整体,所述凸台设置有方针孔,在所述上模上方针孔的另一端以方针孔为中心开设有顶柱限位导向孔,所述顶柱限位导向孔与所述方针孔相通,所述上模的四个角还开设有导向柱孔,所述底座的四个角与所述上模的四个导向柱孔对应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导向柱,至少有两个对角的导向柱外部套装有弹簧,所述底座位于上模所开设的顶柱限位导向孔的正下方固定设置有一插针顶柱。优选的,为了使转配更加精确,提高装配效率,所述凸台各部位尺寸比产品需插入方针部位的尺寸小0.02mm~0.03mm。优选的,为了使方针容易插入工装的方针孔,又不会导致方针位置偏移,所述方针孔的边长比方针的边长大0.02mm~0.03mm,所述方针孔的长度至少为方针长度的二分之一。优选的,为了工装使用方便和稳定,外部套装弹簧的导向柱对应的导向柱孔设置为两段尺寸不同的直径,位于凸台一段的直径比导向柱直径大0.03mm~0.05mm,位于底座的一段的直径比弹簧直径略大,弹簧伸入导向柱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益处是:通过将方针装入方针孔以固定方针,再通过逐渐下压塑件使方针顺利装入塑件中,不仅提高插针的效率还保证了插针质量,降低插针不良导致的成本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方针插入方针孔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应用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上模,3、凸台,4、方针孔,5、顶柱限位导向孔,6、导向柱孔,7、导向柱,8、弹簧,9、插针顶柱,10、方针,11、塑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根据图1、图2所示的一种塑件插针工装,包括底座1和上模2,所述上模2中间部位设置有一个形状外凸并能与塑件需插针部位套合的凸台3,所述凸台3与所述上模2为一个整体,所述凸台3设置有方针孔4,在所述上模2上方针孔4的另一端以方针孔为中心开设有顶柱限位导向孔5,所述顶柱限位导向孔5与所述方针孔4相通,所述上模2的四个角还开设有导向柱孔6,所述底座1的四个角与所述上模2的四个导向柱孔6对应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导向柱7,至少有两个对角的导向柱7外部套装有弹簧8,所述底座1位于上模2所开设的顶柱限位导向孔5的正下方固定设置有一插针顶柱9。另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凸台3各部位尺寸比产品需插入方针部位的尺寸小0.02mm~0.03mm。另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方针孔4的边长比方针10的边长大0.02mm~0.03mm,所述方针孔4的长度至少为方针10长度的二分之一。另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外部套装弹簧8的导向柱7对应的导向柱孔6设置为两段尺寸不同的直径,位于所述凸台3一段的直径比所述导向柱7直径大0.03mm~0.05mm,位于底座的一段的直径比所述弹簧8直径略大,弹簧8伸入导向柱孔6。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件插针工装,包括底座(1)和上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中间部位设置有一个形状外凸并能与塑件需插针部位套合的凸台(3),所述凸台(3)与所述上模(2)为一个整体,所述凸台(3)设置有方针孔(4),在所述上模(2)上方针孔(4)的另一端以方针孔为中心开设有顶柱限位导向孔(5),所述顶柱限位导向孔(5)与所述方针孔(4)相通,所述上模(2)的四个角还开设有导向柱孔(6),所述底座(1)的四个角与所述上模(2)的四个导向柱孔(6)对应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导向柱(7),至少有两个对角的导向柱(7)外部套装有弹簧(8),所述底座(1)位于上模(2)所开设的顶柱限位导向孔(5)的正下方固定设置有一插针顶柱(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件插针工装,包括底座(1)和上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中间部位设置有一个形状外凸并能与塑件需插针部位套合的凸台(3),所述凸台(3)与所述上模(2)为一个整体,所述凸台(3)设置有方针孔(4),在所述上模(2)上方针孔(4)的另一端以方针孔为中心开设有顶柱限位导向孔(5),所述顶柱限位导向孔(5)与所述方针孔(4)相通,所述上模(2)的四个角还开设有导向柱孔(6),所述底座(1)的四个角与所述上模(2)的四个导向柱孔(6)对应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导向柱(7),至少有两个对角的导向柱(7)外部套装有弹簧(8),所述底座(1)位于上模(2)所开设的顶柱限位导向孔(5)的正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波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灏睿达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