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铸造用防溅烫熔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356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铸造用防溅烫熔融装置,包括缓振基座、主体外壳和出料口,所述缓振基座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底座,且固定底座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螺栓,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支撑架和支撑块,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活动通道,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熔融仓,所述熔融仓的右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口和内部隔层,所述出料口的上方设置有喙头,且出料口位于内部隔层的右侧。该金属铸造用防溅烫熔融装置,与现有的普通熔融装置相比,在保证装置使用性能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了内部结构,从而降低了改装自的操作难度,使用操作起来更加简单方便,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的铁水飞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A splash-proof hot melting device for metal cast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lash-proof hot melting device for metal casting, which comprises a vibration-retarding base, a main shell and an outlet. A fixed base is arranged above the vibration-retarding base, and a connecting bolt is installed inside the fixed base. A support frame and a support block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bove the fixed base, and a movable passag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support frame, and the main body shell is arranged above the fixed base. The inner part of the melt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melting chamber. The right side of the melting chamber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guide port and an inner partition layer. The upper part of the outlet port is provided with a beak, and the outlet port is loca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inner partition layer.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ordinary melting device, the splash-proof melting device for metal casting reduce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s much as possible on the basis of en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vice, thus reducing the difficulty of refitting self-operation, making the operation more simple and convenient, avoiding the splash of molten iron in the process of use, greatly improving the working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ly meeting the needs of people. \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铸造用防溅烫熔融装置
本技术涉及金属铸造
,具体为一种金属铸造用防溅烫熔融装置。
技术介绍
熔融试验利用高温高压多功能三轴实验装置对四川省攀枝花辉长岩进行了动态和静态部分熔融实验研究,实验的围压为450-800MPa,温度区间为900-1200℃,实验表明,差应力对辉长岩动态熔融程度有一定影响,初始熔体主要分布在不同矿物的颗粒边界和三联点,变形影响熔体分布,变形与辉长岩韵律层具有一定成因联系,熔融原指纤维的着火点、燃烧热、火焰温度和限氧指数等指标,对易燃程度,火势的蔓延与扩大,有决定作用,有的纤维在燃烧的同时,受热熔化,像蜡烛油一样脱离火源,它对燃烧,起到釜底抽薪的缓解作用,但熔融物若与皮肤接触,会造成难以剥离的严重烫伤,合成纤维存在熔融问题,与纤维素纤维混纺的织物,在测试中可以做到不滴熔融物,但粘搭烫伤皮肤的问题依然存在,经过阻燃整理,或在合成纤维纺丝液中加入阻燃剂,可以使合成纤维达到阻燃要求,但融点改变不大,而对于金属同样需要使用熔融装置。一般的熔融装置由于现场环境、操作工人熟练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在熔融操作过程中出现飞溅的可能,严重影响了操作者的安全性,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一般的熔融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熔融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铸造用防溅烫熔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一般的熔融装置由于现场环境、操作工人熟练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在熔融操作过程中出现飞溅的可能,严重影响了操作者的安全性,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一般的熔融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铸造用防溅烫熔融装置,包括缓振基座、主体外壳和出料口,所述缓振基座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底座,且固定底座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螺栓,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支撑架和支撑块,且支撑块分别位于支撑架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活动通道,且支撑架的上端内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熔融仓,且主体外壳位于活动通道的上方,所述熔融仓的右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口和内部隔层,且内部隔层位于导向口的上方,所述出料口的上方设置有喙头,且出料口位于内部隔层的右侧。优选的,所述缓振基座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下层基座,且下层基座的上端内置有复合橡胶层,所述复合橡胶层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承压弹簧,且承压弹簧的上方设置有承压座,所述复合橡胶层的上方设置有上层基座。优选的,所述复合橡胶层的下端表面与下层基座的内部表面之间以及复合橡胶层的上端表面与上层基座的下端表面之间均紧密贴合,且上层基座的上端通过承压弹簧和承压座之间的配合与下层基座相连接,并且上层基座通过承压弹簧构成弹性结构。优选的,所述主体外壳设置为倒椎体中空结构,且主体外壳与喙头之间为一体式结构,同时喙头设置为倾斜状结构体。优选的,所述熔融仓的下端右侧通过导向口与出料口的下端左侧相连接,且熔融仓的中轴线与主体外壳的中轴线相互重合。优选的,所述主体外壳的前端设置有活动轴承,且活动轴承的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端连接有支撑轴套,且支撑轴套的前端连接有操作杆,所述活动轴承的上方连接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的上端后方设置有横梁。优选的,所述操作杆设置为弯折状结构体,且操作杆的下端与转轴的前端之间为焊接连接,同时操作杆和主体外壳通过转轴构成旋转结构。优选的,所述控制块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内置螺纹,且控制块位于主体外壳的上方前端,所述内置螺纹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接头,且螺纹接头的左侧连接有活动销扣,所述连接块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块位于控制块的内部右侧。优选的,所述控制块的下端与主体外壳的上端表面之间为焊接连接,且控制块通过连接块和连接杆之间的配合与操作杆的右端上方相连接,同时活动销扣通过螺纹接头和内置螺纹之间的配合与控制块构成旋转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缓振基座、下层基座、复合橡胶层、承压弹簧、承压座和上层基座的设置,通过复合橡胶层可以避免上层基座与下层基座内部的直接接触,减少使用过程中两者之间的磨损,并且通过承压弹簧和承压座的设置,可以对操作台面形成缓振效果。2.通过主体外壳和喙头的设置,倒锥形的主体外壳具有较为稳固的外部结构,可以承受较大的内部压应力,并且出料口上端的喙头在倾倒时可以有效避免飞溅的情况。3.通过熔融仓、导向口和出料口的设置,熔融仓与主体外壳之间中轴线相互重合可以保证内部压力的均匀程度,同时熔融仓内的浇铸材料可以由下方的导向口实现出料速率的控制。4.通过主体外壳、活动轴承、转轴、支撑轴套、操作杆、承重杆和横梁的设置,有效保证了转轴、操作杆以及主体外壳之间的同步性,该装置可以通过操作杆实现旋转控制,从而使该装置倾斜进行出料浇铸,并且整个控制结构均为焊接连接,有效的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5.通过控制块、内置螺纹、螺纹接头、活动销扣、连接块和连接杆的设置,通过活动销扣的旋转对主体外壳以及操作杆进行固定控制,避免在注料过程中装置产生摇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全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倾斜后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控制块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缓振基座,101、下层基座,102、复合橡胶层,103、承压弹簧,104、承压座,105、上层基座,2、固定底座,3、连接螺栓,4、支撑架,5、支撑块,6、活动通道,7、限位槽,8、主体外壳,9、熔融仓,10、导向口,11、内部隔层,12、出料口,13、喙头,14、活动轴承,15、转轴,16、支撑轴套,17、操作杆,18、承重杆,19、横梁,20、控制块,21、内置螺纹,22、螺纹接头,23、活动销扣,24、连接块,25、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金属铸造用防溅烫熔融装置,包括缓振基座1、主体外壳8和出料口12,缓振基座1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底座2,且固定底座2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螺栓3,缓振基座1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下层基座101,且下层基座101的上端内置有复合橡胶层102,复合橡胶层10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承压弹簧103,且承压弹簧103的上方设置有承压座104,复合橡胶层102的上方设置有上层基座105,复合橡胶层102的下端表面与下层基座101的内部表面之间以及复合橡胶层102的上端表面与上层基座105的下端表面之间均紧密贴合,且上层基座105的上端通过承压弹簧103和承压座104之间的配合与下层基座101相连接,并且上层基座105通过承压弹簧103构成弹性结构,通过缓振基座1、下层基座101、复合橡胶层102、承压弹簧103、承压座104和上层基座105的设置,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铸造用防溅烫熔融装置,包括缓振基座(1)、主体外壳(8)、控制块(20)、连接块(24)和出料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振基座(1)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底座(2),且固定底座(2)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螺栓(3),所述固定底座(2)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支撑架(4)和支撑块(5),且支撑块(5)分别位于支撑架(4)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架(4)的内部设置有活动通道(6),且支撑架(4)的上端内部设置有限位槽(7),所述主体外壳(8)的内部设置有熔融仓(9),且主体外壳(8)位于活动通道(6)的上方,所述熔融仓(9)的右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口(10)和内部隔层(11),且内部隔层(11)位于导向口(10)的上方,所述出料口(12)的上方设置有喙头(13),且出料口(12)位于内部隔层(11)的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铸造用防溅烫熔融装置,包括缓振基座(1)、主体外壳(8)、控制块(20)、连接块(24)和出料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振基座(1)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底座(2),且固定底座(2)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螺栓(3),所述固定底座(2)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支撑架(4)和支撑块(5),且支撑块(5)分别位于支撑架(4)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架(4)的内部设置有活动通道(6),且支撑架(4)的上端内部设置有限位槽(7),所述主体外壳(8)的内部设置有熔融仓(9),且主体外壳(8)位于活动通道(6)的上方,所述熔融仓(9)的右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口(10)和内部隔层(11),且内部隔层(11)位于导向口(10)的上方,所述出料口(12)的上方设置有喙头(13),且出料口(12)位于内部隔层(11)的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造用防溅烫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振基座(1)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下层基座(101),且下层基座(101)的上端内置有复合橡胶层(102),所述复合橡胶层(10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承压弹簧(103),且承压弹簧(103)的上方设置有承压座(104),所述复合橡胶层(102)的上方设置有上层基座(1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铸造用防溅烫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橡胶层(102)的下端表面与下层基座(101)的内部表面之间以及复合橡胶层(102)的上端表面与上层基座(105)的下端表面之间均紧密贴合,且上层基座(105)的上端通过承压弹簧(103)和承压座(104)之间的配合与下层基座(101)相连接,并且上层基座(105)通过承压弹簧(103)构成弹性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造用防溅烫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8)设置为倒椎体中空结构,且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地球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昌昊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