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万兆以太网口接收机的存储解析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通讯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万兆以太网口接收机的存储解析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移动通信自诞生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爆发式增长,已成为连接人类社会的基础信息网络。移动通信的发展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引擎。随着4G进入成熟商用阶段,面向2020年及未来的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已成为全球研发热点。在5G愿景中,明确的典型场景包括低时延高可靠、热点高容量和高速移动、低功耗大连接等场景,这些场景的实现对基站侧和终端侧的接收机设计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在目前5G研发技术试验阶段,如何通过设计实现一类高性能的接收机及相应的关键技术方法对实现和验证5G关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由于5G通信新技术对天线数、频谱带宽和物理层新算法等方面进行改进突破,之前通常的接收机装置很难满足如此大数据、高速率处理的要求。常用接收机模型是射频、中频、基带和母版总线传输方式来进行数据处理传输,但是随着MassiveMIMO、MassivaCA等测试场景的出现,通过这种方式很难再进行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万兆以太网口接收机的存储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和后端接收机处理模块两大部分;其中,前端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包括射频接收模块、中频模块和基带处理模块;射频接收模块,包括信号处理变频模块、本振阵列模块和信号通路切换模块;本振阵列模块,被配置为用于产生本振信号,频率为400MHz‑6GHz;信号处理变频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对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后,与本振阵列产生的本振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下变频到153.6MHz频点处;信号通路切换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对下变频后的信号进行选择切换和滤波处理;中频模块,包括A/D转换模块、中频信号处理变换模块、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万兆以太网口接收机的存储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和后端接收机处理模块两大部分;其中,前端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包括射频接收模块、中频模块和基带处理模块;射频接收模块,包括信号处理变频模块、本振阵列模块和信号通路切换模块;本振阵列模块,被配置为用于产生本振信号,频率为400MHz-6GHz;信号处理变频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对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后,与本振阵列产生的本振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下变频到153.6MHz频点处;信号通路切换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对下变频后的信号进行选择切换和滤波处理;中频模块,包括A/D转换模块、中频信号处理变换模块、信号解映射转换处理模块和物理层同步预处理模块;A/D转换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对输出的8路153.6MHz中频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中频信号处理变换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对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CIC插值处理;信号解映射转换处理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对插值处理后的信号进行信号解映射处理以及FFT频域处理,转化成IQ两路信号;物理层同步预处理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对经过信号解映射转换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同步头调整和物理层预解析参考信号处理;基带处理模块,包括物理层模块、高层协议模块、调度分析控制接口模块以及解析结果参数模块;物理层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对物理层的各个信道进行解析处理,信道包括PSS、SSS、PBCH、PDSCH和PUSCH信道;高层协议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对MAC/RLC/PDCP/RRC/NAS层信令消息进行解码处理;调度分析控制接口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和中频模块进行同步控制,并对物理层模块、高层协议模块进行调度分析;解析结果参数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对物理层解析参数、协议栈侧的RRC/NAS解析信令、协议栈解析的IP数据流进行缓存存储转发处理;后端接收机处理显示模块,包括万兆网口接收机处理模块和UI界面显示模块;万兆网口接收机处理模块,包括网口接收线程模块、数据解析处理线程模块和解析结果显示更新线程模块;网口接收线程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对万兆以太网口的数据进行接收存储;数据解析处理线程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对网口数据进行解析处理;解析结果显示更新线程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对解析后的结果参数进行显示刷新,包括时域频域数据的曲线绘制和参数显示、物理层参数的参数显示、协议层的MAC/RLC/PDCP/RRC/NAS信令解码显示。2.一种基于万兆以太网口接收机的存储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万兆以太网口接收机的存储解析装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射频接收模块,接收天线采集到空间无线信号,通过本振阵列模块,产生频率为400MHz-6GHz的本振信号,输出至信号处理变频模块;信号处理变频模块,对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然后与本振阵列产生的本振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下变频到153.6MHz频点处;通过信号通路切换模块,对下变频后的信号进行选择切换和滤波处理;步骤2:中频模块,对射频接收模块传输来的153.6MHz模拟中频信号,通过A/D转换模块,进行模数转换;通过中频信号处理变换模块,对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CIC插值处理;通过信号解映射转换处理模块,对插值处理后的信号进行信号解映射处理以及FFT频域处理,转化成IQ两路信号;在转化过程中,通过物理层同步预处理模块,对经过信号解映射转换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同步头调整和物理层预解析参考信号处理;步骤3:基带处理模块,对中频模块传输来的中频数字IQ数据,首先物理层模块会配合调度分析控制接口模块进行物理层的同步处理,一旦同步上,则分别进行PSS、SSS、PBCH、PDSCH、PUSCH信道解析处理,期间,部分参数会传输到高层协议模块进行高层协议的解析处理,然后再反馈到物理层模块进行配置处理,同时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传伟,张煜,刘祖深,凌云志,王嘉嘉,布乃红,吴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