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注液量的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2862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注液量的确定方法,锂电池的注液分为一次注液和二次注液,先设计不同一次注液量的实验,确定化成产气量、拆解电池确定残留电解液量来制定合适的一次注液量;再对不同二次注液量进行实验,通过拆解电池确定残留电解液量和确定后续产气量来制定合适的二次注液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快捷,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电池,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确定不同电池的适合注液量,对于动力电池而言,可快速安全的制定出合适的注液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注液量的确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的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锂电池注液量的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锂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其使用性能备受关注,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更是直接推动了动力锂电池的发展,这也对锂电池的使用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用户对锂电池的使用性能最关注的地方包括容量、寿命和安全性能,而注液量则与上诉几点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来说,锂电池由于化成工艺的存在而包括一次注液和二次注液,如果一次注液不足,则会导致电池化成不充分,产气不充分,导致电池容量低,容易鼓胀;如果二次注液量不足,则会导致电池在后期使用中的容量衰减加快,寿命降低。此外,不论是一次注液还是二次注液,电解液量的不足都容易产生“析锂”现象,导致容量迅速衰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但注液量也不易过多,除了增加电池本身重量,降低能量密度外,过多的电解液使电池内部剩余空间减小,导致电池内压增大,也容易引发事故。因此,合适的注液量对于锂电池是十分重要的。当前一般会有不同材料电池的注液系数作为参考,但对于不同结构和尺寸的电池,显然需要更为系统、精细的方法来确定合适注液量,本专利技术主要综合考虑卷芯吸液能力和产气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注液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1)、根据锂电池的类型和容量选择合适的注液系数,并初步计算锂电池的总注液量m,m = C*x,其中,C代表电池的容量,x代表不同类型电池的注液系数,一次注液量m1为总注液量m的80‑85%,总注液量m中剩余的为二次注液量m2;(2)、将步骤(1)中的确定的一次注液量m1进行梯度实验设计,设计完成后每个梯度的一次注液量m1均进行一次注液然后制作成静置后的锂电池和化成后的锂电池;其中,梯度区间为一次注液量m1的2.5‑3%,分为4‑5个梯度;(3)、将步骤(2)中制作成的锂电池进行拆解并测量其壳体内残留电解液的质量m3,拆解的锂电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注液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1)、根据锂电池的类型和容量选择合适的注液系数,并初步计算锂电池的总注液量m,m=C*x,其中,C代表电池的容量,x代表不同类型电池的注液系数,一次注液量m1为总注液量m的80-85%,总注液量m中剩余的为二次注液量m2;(2)、将步骤(1)中的确定的一次注液量m1进行梯度实验设计,设计完成后每个梯度的一次注液量m1均进行一次注液然后制作成静置后的锂电池和化成后的锂电池;其中,梯度区间为一次注液量m1的2.5-3%,分为4-5个梯度;(3)、将步骤(2)中制作成的锂电池进行拆解并测量其壳体内残留电解液的质量m3,拆解的锂电池包括两种:一次注液后静置完成的锂电池和化成后的锂电池,当某一梯度下的一次注液量m1,在两种拆解锂电池下均满足m3≥1%*m1时,即确定此梯度下的一次注液量m1是满足条件1的;(4)、将步骤(2)中制作成的静置后的锂电池进行化成,同时测试化成过程中的产气量,检测不同梯度一次注液量m1下的化成最大产气量,当一次注液量m1增加不再导致化成最大产气量明显变化时,即确定此梯度下的一次注液量m1是满足条件2的;(5)、同时满足条件1和2的最小一次注液量m1,即确定为锂电池的一次注液量;(6)、一次注液量确定后,将步骤(1)中的确定的二次注液量m2进行梯度实验设计,设计完成后每个梯度的二次注液量m2均进行二次注液然后制作成静置后的锂电池和分容后的锂电池;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天汪亚军厉运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