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用材料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2855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用材料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用材料,包括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所述掺杂材料通过在环丙烷的主体结构中连接芳基、杂芳基或芴烯等基团,一方面增大了化合物的分子量,使之具有高玻璃化温度,另一方面提高了化合物的导电率,增加了载流子的迁移速率,进而降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提高其寿命。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掺杂材料与具有特定结构的联苯胺主体材料组合,可以整体上提高电导率以及整体的热稳定性,降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进而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用材料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用材料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是指有机发光材料在电流或电场的作用下发光的二极管,它能够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1987年Kodak公司的Tang等专利技术了三明治型有机双层薄膜发光器件,这一突破性进展,让人们看到了OLED技术走向实用化、走向商业市场的巨大潜力,掀起了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研究热潮。30年来,OLED技术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从实验室研究走向工业化生产。OLED技术的全固态、主动发光、高对比度、超薄、可柔性显示、低功耗、宽视角、响应速度快、工作温度范围宽、易于实现3D显示等诸多优点,被业内人士称为“梦幻般的显示器”,将成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显示技术。但就当前有机电致发光产业的实际需求而言,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展落后于面板制造企业的要求,因此作为材料型企业,开发具有更高性能的有机功能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所述主体材料具有式(I)所示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所述主体材料具有式(I)所示结构:其中,Ar1、Ar2独立地选自如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R1、R2、R3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m选自1至4的自然数,a、b、c独立地选自0至4的整数,A、B独立地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Ar3、Ar4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杂芳基;n选自1至4的自然数;所述掺杂材料具有式(II)所示结构:其中,R6~R11独立地选自卤素、硝基、氰基、三氟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芳基或中的一种,或者R6与R7、R8与R9、R10与R11之间独立地稠合成环;R15、R16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硝基、氰基、三氟甲基、C1~C1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p、q独立地选自0至4的整数;R12~R14独立地选自卤素、硝基、氰基或三氟甲基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式(I)所述主体材料中,Ar1、Ar2中至少一个选自如下所示基团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式(I)所述主体材料中,Ar3、Ar4至少一种选自如下所示基团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式(II)所示掺杂材料中,R6~R11独立地选自卤素、硝基、氰基、三氟甲基、取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明珠蔡辉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