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变电修理技改安全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修理技改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变电修理技改安全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变电修理技改安全管理方法,现场人员多为手工填写或记录安全隐患、问题处理情况,以班前会、周例会或邮件等方式进行沟通,导致实时性不强,信息无法及时汇报,目前的实施信息可以通过南网“6+1系统”获知,但是,再具体实施的环节,安全隐患及实施处理情况这些环节的安全、风险等方面管理过程信息,在南网“6+1”系统中无法获知或信息不全面,安全隐患或问题需要处理人员、验收人员现场观看、上报定位信息,且问题处理反馈信息获取不及时、缺失、闭环性差。上述方案的主要缺陷有(1)相关负责人无法实施整体掌握现场情况,信息采集有延时,不利于实时跟进问题处理情况;(2)安全隐患或问题定位不明确;(3)处理反馈、跟踪无法实时反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变电修理技改安全管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是解决传统安全管控中的信息交楼不畅和不易自查等缺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变电修理技改安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BIM技术为现场的设施设备构建模型;S2:通过移动端进行相关信息采集以及定位安全问题点,并将相关信息和安全问题点反馈至模型中;S3:模型对每个安全问题点设置安全灯标识,并将该安全问题点和相关信息反馈至施工负责人;S4:施工人员进行整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变电修理技改安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BIM技术为现场的设施设备构建模型;S2:通过移动端进行相关信息采集以及定位安全问题点,并将相关信息和安全问题点反馈至模型中;S3:模型对每个安全问题点设置安全灯标识,并将该安全问题点和相关信息反馈至施工负责人;S4:施工人员进行整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变电修理技改安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相关信息包括现场照片、问题描述、处理要求、施工负责人、处理方式及反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变电修理技改安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安全灯标识具有不同颜色,用于区分安全等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变电修理技改安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灯的颜色与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动态链接,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达,高明,刘玲,王彦东,罗春风,杨凯,谭志聪,李志锦,梁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