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子平衡式直流接触器
本技术涉及直流接触器
,具体提供一种动子平衡式直流接触器。
技术介绍
市场上直流接触器的常规结构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中安装有两个并排布置的静触点、一动接触片、一将壳体的内腔分成上下两个腔室的导磁板、以及一驱动机构,所述动接触片和两个所述静触点皆分别置于所述壳体的上腔室中,且所述动接触片与两个所述静触点还分别沿竖向相对布置;所述驱动机构具有线圈、动子和推杆,所述线圈定位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腔室中,所述动子活动置于所述线圈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推杆沿竖向布置,且所述推杆的下端紧配合穿置于所述动子中,所述推杆的上端与所述动接触片定位连接;当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动子和推杆一起向上运动、直至所述动子吸住所述导磁板(即所述导磁板对所述动子起到限位作用);而当所述线圈断电时,所述动子和推杆一起向下运动、直至复位。但是,在上述动子的运动过程中,一方面,所述动子会撞击所述导磁板,产生较大噪音;另一方面,所述动子的运动平衡性不好,进而使得直流接触器产品的工作稳定性欠佳。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子平衡式直流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子平衡式直流接触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外固定套设有绝缘外壳,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安装有两个并排布置的静触点(2)、一动接触片(3)和一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动接触片(3)与两个所述静触点(2)分别沿竖向相对布置,所述驱动机构具有线圈(4)、动子(5)、推杆(6)和复位弹簧(7),所述线圈(4)定位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下部处,所述动子(5)活动置于所述线圈(4)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推杆(6)沿竖向布置,且所述推杆(6)的下端紧配合穿置于所述动子(5)中,所述推杆(6)的上端与所述动接触片(3)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7)套设于所述推杆(6)的下部外;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子平衡式直流接触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外固定套设有绝缘外壳,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安装有两个并排布置的静触点(2)、一动接触片(3)和一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动接触片(3)与两个所述静触点(2)分别沿竖向相对布置,所述驱动机构具有线圈(4)、动子(5)、推杆(6)和复位弹簧(7),所述线圈(4)定位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下部处,所述动子(5)活动置于所述线圈(4)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推杆(6)沿竖向布置,且所述推杆(6)的下端紧配合穿置于所述动子(5)中,所述推杆(6)的上端与所述动接触片(3)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7)套设于所述推杆(6)的下部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5)的底端能够活动穿出所述壳体(1)外,并在所述动子(5)的底端上定位安装有一与所述动子(5)磁性隔开的第一永磁体(8);另外在所述绝缘外壳的内腔中并与所述第一永磁体(8)相对应的位置处定位设置有一第二永磁体(9),所述第二永磁体(9)与所述第一永磁体(8)的极性相同,且所述第二永磁体(9)还与所述第一永磁体(8)及所述驱动机构协同作用、以使得所述动子(5)及推杆(6)能够在直流接触器的不同工作状态下均保持平衡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子平衡式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壁上开设有一供所述动子(5)底端自由穿设的穿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子平衡式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春朋,季燕,文艳慧,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力源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