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法连续调节冲击频率的震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224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地震法连续调节冲击频率的震源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油缸;配流阀,其安装在油缸的配流阀腔内,配流阀的输入端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配流阀上设有多个油室;配流盘,其设在油缸的配流阀腔内,位于配流阀与油口A之间并与配流阀的结构相适配;和活塞,其设在油缸的活塞腔内;当配流阀换向到油口B进油时,活塞向配流阀腔所在端运动抵接在油缸的活塞腔上;当配流阀换向到油口A进油时,活塞向背离配流阀腔的一端冲出形成一次冲程,配流阀在一个旋转周期中高频换向形成活塞的连续往复冲击。该震源能实现连续、稳定冲击,且结构更简单、操作更方便、震源信号更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震法连续调节冲击频率的震源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挖掘
,特别涉及一种地震法连续调节冲击频率的震源装置。
技术介绍
隧道开挖工程中掌子面前方的岩体地质情况较难准确预测,对隧道施工工程带来了施工隐患,为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常需要对开挖掌子面前方的岩体中的地质情况进行超前地质预测。目前,隧道工程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有地质调查法、地震波法、地质雷达法、超前钻孔及加深炮孔法等多种手段,综合进行地质预报。其中,地震波法具有探测距离远、适用范围广(适用于极软岩至极硬岩的任何地质情况)、对隧道施工干扰小等优点,被认为是隧道施工中最有前景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隧道施工中的地震法超前地质预报时,地震波在不同岩层中以不同的速度传播,在其界面处被反射,并被高精度的接收器接收。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前方围岩性质、节理裂隙分布、软弱岩层及含水状况等,最终显示屏上显示各种围岩构造界面与隧道轴线相交呈现的角度及距掌子面的距离,并可以初步测定岩石的弹性模量、密度、泊松比等参数以供参考。隧道施工中运用地震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时,地质预报的精度与探测距离与震源信号的品质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爆炸方法产生沿隧道方向传播的球面波,但爆炸方法产生震源信号不但危险性较高,且爆炸装置产生的信号只有离散的一次,不能连续工作,且需要多人配合工作,对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需要设计一震源信号可控震法产生装置。地震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时,为提高地震法超前地质预报的精度,需要产生连续且冲击频率可调节的大量能冲击信号。目前,产生连续性震源信号的装置存在着若干种方案,如专利CN201510636950.8,其连续震源调节采用重力锤装置实现,该方案通过改变冲击物重量来调节冲击能量大小,由于冲击能量通过改变配重调节,操作麻烦,且操作时间较长。专利CN201710740797.2利用超磁方法产生地震波,即利用超磁材料的直线电机,使冲击杆在磁场中进行加速运动,从而以高能量撞击岩石壁面从而产生球面形的频率可调节的地震波信号,该方法超磁场激震器的设计和电信号处理部分较为复杂。专利CN201710544009.2采用燃料爆炸发射钢球撞击岩石壁面产生震源信号,其中,燃气源和助燃气源相连的燃烧室,燃烧室的出口端连接有发射管,发射管内设置有发射球,发射管上设置有在受力大于设定值时允许发射球通过、在受力小于设定值时可将发射球卡在待发射位置的限位装置,发射球处于待发射位置时与燃烧室围成密闭空间,但该方案同样存在着不能连续调节冲击频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的部分或者全部,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地震法连续调节冲击频率的震源装置,该震源能实现连续、稳定冲击,且结构更简单、操作更方便、震源信号更可控。为了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地震法连续调节冲击频率的震源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油缸,其内设有油口A、油口B、活塞腔以及配流阀腔,所述油口A、油口B分别与活塞腔连通,所述油口A与配流阀腔之间设有连通的液流通道;配流阀,其安装在油缸的配流阀腔内,配流阀的输入端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配流阀上设有多个油室;配流盘,其设在油缸的配流阀腔内,位于配流阀与油口A之间并与配流阀的结构相适配;和活塞,其设在油缸的活塞腔内;当配流阀换向到油口B进油时,活塞向配流阀腔所在端运动抵接在油缸的活塞腔上;当配流阀换向到油口A进油时,活塞向背离配流阀腔的一端冲出形成一次冲程,配流阀在一个旋转周期中高频换向形成活塞的连续往复冲击。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油口A靠近配流阀腔的一端设置,且油口A与配流阀腔之间设有连通的液流通道。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伺服电机带动配流阀旋转多次换向进油,从而在高压流体作用下,形成对活塞的多次往复冲击。活塞在伸出后形成对隧道岩体的连续、稳定冲击。由于伺服电机、配流阀和油液压力等更容易控制,使得对活塞的冲击频率等参数更容易控制、更稳定。而且相对于超磁方法和燃料爆炸产生地震源,本专利技术的震源装置整体结构更简单、操作也更方便、形成的震源信号的频率和大小等也更方便控制。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油缸内设有依次连通的配流阀腔、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和第三台阶孔,所述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和第三台阶孔连接形成活塞腔,所述第二台阶孔靠近第一台阶孔的一端设有油口A,所述第二台阶孔末端临接第三台阶孔处设有油口B。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台阶孔上设有朝向第二台阶孔扩张的缓冲节流槽。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活塞由四段依次连接组成,活塞的第一段的直径等于第一台阶孔小端的直径,活塞的第二段的直径大于活塞第一段的直径且小于第二台阶孔的直径,活塞的第三段的直径等于第二台阶孔的直径,活塞的第四段的直径小于活塞的第三段的直径。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台阶孔内安装有对活塞进行导向及限位的导向环,所述油缸位于第三台阶孔外侧安装有前端盖,所述活塞的第四段穿过所述导向环,导向环与活塞之间设有轴用油封,导向环与油缸的第三台阶孔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配流阀沿周向均匀布置有多个油室,所述油室设有与油口A连通的多个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在配流阀内部均与中部通道连通。在一种实施方案中,配流阀的多个油室大小相等,且沿配流阀周向均匀布置,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配流阀转动一周时配流阀完成多次从油口A到油口B的切换进油,使得活塞在一个周期内完成多次均匀、连续冲击。在一种实施方案中,配流阀每转动到油室的进油口与油缸的油口A连通的位置时,油液经油缸的油口A、配流阀中部通道流向油缸的第一台阶孔冲击活塞,使活塞形成一次冲程;当油口B进油时,推动活塞反向缩回。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配流阀远离油口A的一侧连接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与配流阀之间设有压紧弹簧,所述弹簧座外压接有后端盖,所述弹簧座与后端盖之间设有卡簧,所述后端盖与油缸固定连接。在一种实施方案中,配流阀的中部连接轴穿过弹簧座,经后端盖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弹簧座与配流阀的中部连接轴之间设有轴承油封,所述弹簧座的周面与油缸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结合了液压冲击器功率大,响应速度高的优点,冲击器激发的地震波信号能量高、传输的距离远,便于长距离、高精度的探测需求。本专利技术的冲击能量与冲击频率可通过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与流量等参数实现连续控制,工作可靠,效率高。而且具有冲击频率和能量调节操作简单,整体装置体积小的优点,容易实现以可控的不同频率信号进行自动扫描激励产生震源信号等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图中: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地震法连续调节冲击频率的震源装置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的油缸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地震法连续调节冲击频率的震源装置的工作原理图。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结合。专利技术人在专利技术过程中注意到,现有产生震源信号的装置要么存在信号离散、不能连续工作,要么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震法连续调节冲击频率的震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电机;油缸,其内设有油口A、油口B、活塞腔以及配流阀腔,所述油口A、油口B分别与活塞腔连通,所述油口A设有与配流阀腔连通的液流通道;配流阀,其安装在油缸的配流阀腔内,配流阀的输入端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配流阀上设有多个油室;配流盘,其设在油缸的配流阀腔内,位于配流阀与油口A之间并与配流阀的结构相适配;和活塞,其设在油缸的活塞腔内;当配流阀换向到油口B进油时,活塞向配流阀腔所在端运动抵接在油缸的活塞腔上;当配流阀换向到油口A进油时,活塞向背离配流阀腔的一端冲出形成一次冲程,配流阀在一个旋转周期中高频换向形成活塞的连续往复冲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法连续调节冲击频率的震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电机;油缸,其内设有油口A、油口B、活塞腔以及配流阀腔,所述油口A、油口B分别与活塞腔连通,所述油口A设有与配流阀腔连通的液流通道;配流阀,其安装在油缸的配流阀腔内,配流阀的输入端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配流阀上设有多个油室;配流盘,其设在油缸的配流阀腔内,位于配流阀与油口A之间并与配流阀的结构相适配;和活塞,其设在油缸的活塞腔内;当配流阀换向到油口B进油时,活塞向配流阀腔所在端运动抵接在油缸的活塞腔上;当配流阀换向到油口A进油时,活塞向背离配流阀腔的一端冲出形成一次冲程,配流阀在一个旋转周期中高频换向形成活塞的连续往复冲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内设有依次连通的配流阀腔、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和第三台阶孔,所述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和第三台阶孔连接形成活塞腔,所述第二台阶孔靠近第一台阶孔的一端设有油口A,所述第二台阶孔末端临接第三台阶孔处设有油口B。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孔上设有朝向第二台阶孔扩张的缓冲节流槽。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由四段依次连接组成,活塞的第一段的直径等于第一台阶孔小端的直径,活塞的第二段的直径大于活塞第一段的直径且小于第二台阶孔的直径,活塞的第三段的直径等于第二台阶孔的直径,活塞的第四段的直径小于活塞的第三段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香郑大桥易达云廖金军蒋海华祝爽徐震李胜刘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