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连接器连接状态的装置、通信设备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218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检测连接器连接状态的装置、通信设备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组连接触点,第一组连接触点包括至少两个长度不同的连接触点,第一组连接触点与高电平连接,第二连接器中第二组连接触点与低电平连接,第二组连接触点为与第一组连接触点对应连接的连接触点;装置还包括处理器,用于检测第一组连接触点中各连接触点的电平值;当第一连接触点的电平值和第二连接触点的电平值均为高电平时,确定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处于异常连接状态;当第一连接触点的电平值为低电平时,确定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处于正常连接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准确的检测通信设备运行过程中连接器之间连接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连接器连接状态的装置、通信设备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连接器连接状态的装置、通信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设备的通信能力,信号的传输速率也越来越快。但信号传输速率提升的同时,高速信号传输链路上的损耗也大大增加,对信号质量的影响更加严重。通信设备中通常采用连接器连接各电路板,连接器中设置用于连接的触点,两个相互配合的连接器连接时,触点相互连接,形成信号传输的链路,从而使电路板之间信号可以进行传输。通过连接器连接形成的链路中,连接器之间连接状态直接影响了到信号传输链路的损耗,例如,连接器之间连接距离未达到预设标准,即连接器之间未连接等状态,将会导致信号传输链路的阻抗提高,从而影响信号传输链路阻抗的一致性,对信号传输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了避免信号传输因连接器之间未正常连接而导致信号质量下降,需要对通信设备中连接器之间连接状态进行检测。目前,可以采用百分表笔检测连接器之间连接距离的方式来确定连接器的连接状态,但是,百分表笔检测的方法耗时较长、效率较低,只能在设备离线时进行检测。而连接器之间连接距离通常会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压力等因素产生变化,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将导致信号传输因连接器之间未正常连接而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检测连接器连接状态的装置、通信设备及方法,能够准确的检测通信设备运行过程中连接器之间连接状态。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连接器连接状态的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其中,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组连接触点,第一组连接触点包括至少两个长度不同的连接触点,第一组连接触点与高电平连接,第二连接器中第二组连接触点与低电平连接,第二组连接触点为与第一组连接触点对应连接的连接触点,所述第一组连接触点包括第一连接触点和第二连接触点,所述第一连接触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触点的长度;装置还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检测第一组连接触点中各连接触点的电平值;以及当第一连接触点的电平值和第二连接触点的电平值均为高电平时,确定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处于异常连接状态;当第一连接触点的电平值为低电平时,确定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处于正常连接状态。本申请中,将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组连接触点的长度互不相同,并且第一组连接触电与高电平连接,第二连接器中与第一组连接触点连接的第二组连接器与低电平连接,所以第一组连接触点中的连接触点与第二组连接触点中的触点连接时,第一组连接触点中的连接触点的电平会转变成低电平。因此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对接时,处理器通过检测第一组连接触点中各连接触点的电平值,可以确定出第一组连接触点中各连接触点与第二组连接触点中的触点连接情况,进而可以确定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状态。本申请中处理器通过检测第一组连接触点中各触点的电平值来确定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状态,由于处理器可以检测第一组连接触点中各触点的电平值,所以处理器可以实施确定出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状态,从而可以及时检测出连接器之间的异常连接的状态并进行处理,进而避免信号传输时因连接器之间未正常连接而导致信号质量下降的情况。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组连接触点包括与第一连接触点对应连接的第四连接触点,以及与第二连接触点对应连接的第五连接触点;第一连接触点与第四连接触点未连接时,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的连接距离大于安全范围的最大值;第一连接触点与第四连接触点连接时,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的连接距离小于或等于安全范围的最大值;第二连接触点与第五连接触点未连接时,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的连接距离大于安全范围的最小值;第二连接触点与第五连接触点连接时,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的连接距离等于安全范围的最小值;其中,安全范围表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处于正常连接状态时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连接距离所处的范围。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组连接触点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连接触点,至少一个第三连接触点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接触点的长度,且小于第一连接触点的长度;正常连接状态包括临界状态,临界状态表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状态临近异常连接状态;处理器还用于:当第二连接触点的电平值为低电平且至少一个第三连接触点中长度最大的连接触点的电平值为高电平时,确定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处于临界状态。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正常连接状态包括临界状态,所述过度连接状态表示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连接的距离大于预设值;处理器还用于:当第二连接触点的电平值为低电平时,确定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处于过度连接状态。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组连接触点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连接触点,至少一个第三连接触点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接触点的长度,且小于第一连接触点的长度;处理器还用于:当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处于正常连接状态时,根据第一组连接触点中各连接触点的电平值和第一组连接触点中各连接触点的长度,并根据第一距离和/或第二距离计算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连接距离所处范围,第一距离表示第一连接触点的电平值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时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表示第二连接触点的电平值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时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距离。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根据第一组连接触点中各连接触点的电平值和第一组连接触点中各连接触点的长度,并根据第一距离计算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连接距离所处范围时,具体用于:确定第一组连接触点中电平值为低电平且长度最短的第一目标连接触点,以及第一组连接触点中电平值为高电平且长度最长的第二目标连接触点;计算第一目标连接触点与第一连接触点之间长度的第一差值,以及第二目标连接触点与第一连接触点之间长度的第二差值;确定第一距离减去第一差值的值为连接距离所处范围的最大值,以及确定第一距离减去第二差值的值为连接距离所处范围的最小值。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根据第一组连接触点中各连接触点的电平值和第一组连接触点中各连接触点的长度,并根据第二距离计算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连接距离所处范围时,具体用于:确定第一组连接触点中电平值为低电平且长度最短的第一目标连接触点,以及第一组连接触点中电平值为高电平且长度最长的第二目标连接触点;计算第一目标连接触点与第二连接触点之间长度的第一差值,以及第二目标连接触点与第二连接触点之间长度的第二差值;确定第二距离与第一差值之和为连接距离所处范围的最大值,以及确定第一距离与第二差值之和为连接距离所处范围的最小值。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检测连接器连接状态的装置。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第一连接器设置于第一电路板,第二连接器设置于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通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连接。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检测连接器连接状态的方法,用于通信设备中,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连接器连接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组连接触点,所述第一组连接触点包括至少两个长度互不同的连接触点,所述第一组连接触点与高电平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中第二组连接触点与低电平连接,所述第二组连接触点为与所述第一组连接触点对应连接的连接触点,所述第一组连接触点包括第一连接触点和第二连接触点,所述第一连接触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触点的长度;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组连接触点中各连接触点的电平值;以及,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触点的电平值和所述第二连接触点的电平值均为高电平时,确定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处于异常连接状态;当所述第一连接触点的电平值为低电平时,确定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处于正常连接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连接器连接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组连接触点,所述第一组连接触点包括至少两个长度互不同的连接触点,所述第一组连接触点与高电平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中第二组连接触点与低电平连接,所述第二组连接触点为与所述第一组连接触点对应连接的连接触点,所述第一组连接触点包括第一连接触点和第二连接触点,所述第一连接触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触点的长度;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组连接触点中各连接触点的电平值;以及,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触点的电平值和所述第二连接触点的电平值均为高电平时,确定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处于异常连接状态;当所述第一连接触点的电平值为低电平时,确定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处于正常连接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连接触点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连接触点,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连接触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触点的长度,且小于所述第一连接触点的长度;所述正常连接状态包括临界状态,所述临界状态表示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状态临近所述异常连接状态;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触点的电平值为低电平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连接触点中长度最大的连接触点的电平值为高电平时,确定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处于临界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连接触点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连接触点,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连接触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触点的长度,且小于所述第一连接触点的长度;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处于正常连接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一组连接触点中各连接触点的电平值和所述第一组连接触点中各连接触点的长度,并根据第一距离和/或第二距离计算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的连接距离所处范围,所述第一距离表示所述第一连接触点的电平值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距离表示所述第二连接触点的电平值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组连接触点中电平值为低电平且长度最短的第一目标连接触点,以及所述第一组连接触点中电平值为高电平且长度最长的第二目标连接触点;计算所述第一目标连接触点与所述第一连接触点之间长度的第一差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连接触点与所述第一连接触点之间长度的第二差值;确定所述第一距离减去所述第一差值的值为所述连接距离所处范围的最大值,以及确定所述第一距离减去所述第二差值的值为所述连接距离所处范围的最小值。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组连接触点中电平值为低电平且长度最短的第一目标连接触点,以及所述第一组连接触点中电平值为高电平且长度最长的第二目标连接触点;计算所述第一目标连接触点与所述第二连接触点之间长度的第一差值,以及所述第二目标连接触点与所述第二连接触点之间长度的第二差值;确定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第一差值之和为所述连接距离所处范围的最大值,以及确定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差值之和为所述连接距离所处范围的最小值。6.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连接器连接状态的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8.一种检测连接器连接状态的方法,用于通信设备中,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安湖许健华李杰袁帅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